比较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全麻手术中的应用

2021-02-26 06:16贺芳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插管芬太尼血流

贺芳萍

(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江苏 镇江)

0 引言

我们医院是一个以儿科为专长的二级综合医院,在小儿麻醉方面,由于小儿生理机能发育的特殊性,对麻醉用药,手术方式的选择都有更高的要求,麻醉方式基本上以全身麻醉为主,在麻醉过程中,选择更为安全、科学的麻醉药物在全身麻醉中的使用开始受到越来越多麻醉医生的关注,麻醉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以及其作用时间不仅能有效降低患儿麻醉并发症的发生概率,对于提供患儿手术预后、保障其生命安全也具有极其重要的现实意义[1]。小儿气管插管全麻手术具有特殊的气道潜在风险,对麻醉要求更高。在本研究中,作者选择60 例在我院进行的阑尾切除术、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术等患儿为研究对象,旨在比对静吸复合麻醉和全凭静脉麻醉在小儿全麻手术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分析对象为2015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于我院进行的60 例外科、五官科手术患儿。具体手术方式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鼻内窥镜鼻窦手术和低温等离子扁桃体腺样体切除手术等,按照麻醉方案的不同,将其分成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中,其男女比例为18:12;年龄为3~11 岁,平均(6.82±1.07)岁;体重13~35 kg,平均(27.12±1.35)kg。观察组中,其男女比例为20:10;年龄为4~12 岁,平均(6.71±1.12)岁;体重14~38 kg,平均(27.33±1.68)kg。经统计,上述两组患儿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麻醉方案

所有手术患儿入手术室前约30 min 均常规肌肉注射剂量为0.015 mg/kg 的阿托品,进入手术室后常规采用心电监护仪监测患儿血压、心率、脉搏血氧饱和度以呼末二氧化碳等生命指标的变化情况,为患儿开放静脉通道。

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者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具体用药如下:对照组采用丙泊酚联合芬太尼或者舒芬太尼进行全凭静脉麻醉,即以0.1 mg/kg 维库溴铵、1~2 mg/kg 丙泊酚、芬太尼2~4 μg/kg(或者舒芬太尼0.1~0.5 μg/kg)行麻醉诱导,选择合适大小的带钢丝气管导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手术过程中保持瑞芬太尼0.25~0.5 μg/(kg·min)、丙泊酚4~7 mg/(kg·h)泵注维持。观察组则采用七氟醚静吸复合麻醉,入室后先开放静脉通道,然后给予其6%~7%七氟醚面罩加压吸入至患儿入睡,停止吸入给药,以0.1 mg/kg 维库溴铵、1~2 mg/kg 丙泊酚、芬太尼(或者舒芬太尼)同观察组量行静脉注射诱导,同样选择合适大小的带钢丝气管导管插管保持气道通畅,继续开放七氟醚吸入,其氧流量控制在4 L 左右,在患儿麻醉维持期间,其七氟醚吸入浓度可依照患儿实际情况调整为2%~4%。术中予以瑞芬太尼0.25~0.5 μg/kg/min 静脉泵注维持麻醉。在手术结束前约10 min,静吸复合组停吸入麻醉,全凭静脉组减少静脉麻醉药泵入浓度,同时均于静脉给予少量镇痛药提前镇痛(芬太尼0.001 mg/kg 或者舒芬太尼0.0001 mg/kg),可以减少患儿术后躁动的发生。

两组患儿在手术结束前约5 min 停止所有用药。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儿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等血流动力指标在麻醉诱导前、手术过程中以及手术结束后的相关情况。同时,对比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运用SPSS 20.0 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量资料行t检验,以(±s)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以(%)表示,当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指标对比

对比结果见表1,观察组患儿各时间点各项血流动力学指标相对平稳,且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指标波动情况明显较小,且P<0.05。

表1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患儿血流动力指标对比(±s)

组别 时间点 MAP(mmHg) HR(次/min) SpO2(%)观察组诱导前 76.26±5.24 80.76±5.52 98.15±4.71术中 72.37±4.12 79.33±5.14 98.26±4.58术后 75.81±4.79 78.42±5.63 98.17±4.93对照组诱导前 76.34±5.18 80.22±5.46 98.10±3.45术中 69.22±4.13 66.52±4.91 95.63±5.82术后 75.41±5.29 80.12±5.38 98.33±5.14

2.2 两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对比

经统计,对照组患儿意识消失时间为(47.83±9.18)s,插管时间为(136.74±18.45)s,明显短于观察组的(56.23±9.66)s、(178.92±18.38)s,且P<0.05。

2.3 两组患儿清醒时间对比

对照组清醒时间(30.5±10.2)min,观察组清醒时间(21.8±9.5)mi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不同时间点的MAP、HR、SpO2血流动力学指标都相对稳定,波动较小,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儿血流动力指标波动情况明显较小,且P<0.05。而说明静吸复合麻醉更有助于维持术中血流动力学稳定,麻醉状态对患儿手术过程中生命体征波动的影响相对较小。从患儿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上看,对照组意识消失时间、插管时间明显较短,且P<0.05,说明应用全凭静脉麻醉,该方案起效快。从苏醒时间来看,静吸复合麻醉比单纯静脉全麻要快。

小儿手术麻醉,陌生环境、麻醉以及手术创伤都会使患儿产生焦虑、恐惧等消极应激状态[2],出现术后不适应行为,如苏醒期躁动,术后做噩梦、夜间惊醒等,影响康复和人格形成[3]。所以小儿手术麻醉前访视显得十分重要。我们一般会安排当班麻醉医生亲自去访视患儿,预先取得患儿信任,手术当天大多数患儿都比较配合输液和麻醉诱导。在实际工作过程中,我们发现解决小儿入手术室困难时,七氟醚诱导麻醉的给药方法比静脉麻醉效果更明显,不良反应更少,患儿更安全。手术结束前的预给镇痛药也非常重要,大大减少了患儿术后谵妄烦躁的发生,五官科手术麻醉还需特别关注小儿气道的保护。

总之,两种麻醉方案各有优势,麻醉医生可以根据患儿具体情况,特别是体质发育情况与身心特点,采用不同的麻醉方案。通过比对,我本人更倾向于推广静吸复合麻醉。

猜你喜欢
插管芬太尼血流
瑞芬太尼与芬太尼在全身麻醉术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瑞芬太尼、芬太尼复合丙泊酚麻醉在淋巴结结核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防控的研究进展
超微血流与彩色多普勒半定量分析在慢性肾脏病肾血流灌注中的应用
地塞米松联合可视喉镜在气管插管中的应用
CT肺叶血流分布造影在诊断肺栓塞中的应用价值
血清白蛋白和膈肌移动度与二次插管的相互关系
基于系统论SPO模型的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干预实践
舒芬太尼在剖宫产术中对寒战和牵拉痛的预防作用
急诊内科危重患者气管插管时机与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