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腹部手术患者实施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的效果观察

2021-02-26 06:16洪永柱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硬膜外全身腹部

洪永柱

(吉林省图们市人民医院,吉林 图们)

0 引言

临床上对于接受上腹部手术患者则需要在术中进行麻醉操作,其中常用的包括全身麻醉与硬膜外阻滞,这两种麻醉方式均有利有弊,故近几年来临床也逐渐在两者优缺点上寻求突破口,发现在结合其优势、效果会优于单一麻醉方式[1]。鉴于此,本次研究对上腹部手术患者采用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方式展开分析,报道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回顾性分析我院于2018 年8 月至2019 年8 月收治的行上腹部手术100 例患者临床资料,按照选择不同的麻醉方式划分为了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50 例,男性31 例,女性19 例,年龄20~72 岁,平均(41.05±2.74)岁。对照组50 例,男性32 例,女性18 例,年龄21~73 例,平均(41.78±2.4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可比性成立(P>0.05)。入院患者经临床相关检查均符合上腹部手术指证,且知情同意,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观察组予以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方案:在手术开展前半小时则注射0.5 mg 阿托品,在椎间间隙硬膜外进行穿刺,之后注入5 mL 罗哌卡因(0.37%)与利多卡因(1%),若未出现全脊麻醉情况则逐渐加大注射剂量,全身麻醉需先予以麻醉诱导,给予患者维库溴铵(0.1 mg/kg)、芬太尼(4 μg/kg)、丙泊酚(1.5 mg/kg),之后则行气管插管,将麻醉剂连接,维持呼吸频率在10~15 次/min,潮气量维持在10 mL/kg,手术期间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按照患者的具体情况,适当的增加维库溴铵、芬太尼与丙泊酚剂量,同时吸入异氟醚(1%)。

对照组予以全身麻醉,具体操作与观察组全身麻醉方法相同。

1.3 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患者在手术期间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麻醉恢复情况以及发生的不良反应。

表1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对比(±s)

表1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对比(±s)

组别 例数 异氟醚(%) 丙泊酚(m/mg) 芬太尼(m/mg) 维库溴铵(m/mg)观察组 50 0.68±0.20 120.25±29.74 0.39±0.10 2.19±1.65images/BZ_76_641_466_642_469.png对照组 50 1.21±0.23 285.12±58.41 0.73±0.27 11.05±2.78 t 15.241 25.457 13.258 11.022 P 0.000 0.000 0.000 0.000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纳入SPSS 22.0 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中各类麻醉药物用量均比对照组更低(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情醒时间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拔管时间、清醒时间及自主呼吸恢复时间上均比对照组更短(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情醒时间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对比(±s, min)

表2 两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情醒时间与自主呼吸恢复时间对比(±s, min)

组别 例数 拔管时间 清醒时间 自主呼吸恢复时间观察组 50 8.25±2.15 14.75±2.30 4.38±0.57对照组 50 12.64±2.76 27.55±3.75 8.05±1.34 t 12.245 25.014 26.359 P 0.000 0.000 0.000

2.3 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

观察组患者在术后躁动与呼吸困难发生率均比对照组更低,但低血压发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麻醉后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对比[n(%)]

3 讨论

通常情况下临床行上腹部手术需要较长的手术时间,术中切口较大,且手术动作也较多,因此在麻醉方式选择上要求严格,前者主要是经呼吸道、肌肉注射以及静脉注射麻醉药物[2-3],暂时抑制中枢神经系统运作,但易使得血流动力学异常波动,后者则是在硬膜外腔内注入局部麻醉药物,通过对脊神经根进行阻滞,暂时性的麻痹该神经所支配的区域,不过易引起血液循环系统功能紊乱[4],两者单用均无法达到理想的麻醉恢复效果。

本次研究观察组采用了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方式在麻醉药物用量、术后麻醉恢复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这与杨金生等[5]研究结果类似,可见该方案的可行性与有效性。硬膜外阻滞麻醉不会过大的影响到患者肝肾功能,并且操作方便,可有效抑制麻醉部位的交感神经运作,但还是难以获得理想效果,而全身麻醉在单用上会抑制到大脑皮质投射系统[6],则会使得患者出现应激反应,促使交感神经兴奋度异常,导致血流动力学出现异常改变,但通过结合两组优势则能够取得较为理想的麻醉效果,首先硬膜外阻滞麻醉科抑制手术部位交感神经[7],再通过全身麻醉使其保持完全麻醉状态,此时则能够减少麻醉药物的用量,也就使得患者体内残留的麻醉药物降低,术后则能够快速的恢复意识,降低了躁动、呼吸困难等不良反应,不过本次研究中此方式容易使患者产生低血压情况,主要是由于全身麻醉会大范围阻滞外周交感神经,快速扩张下半身血管,使得回心血量循环受阻,进而引起低血压现象,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需要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按照具体表现合理给予麻醉剂量,确保麻醉的有效性与安全性,使患者能够成功完成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将硬膜外阻滞复合浅全身麻醉应用于上腹部手术中具有显著的效果,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硬膜外全身腹部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硬膜外分娩镇痛对催产素引产孕妇妊娠结局的影响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腰硬联合麻醉与持续硬膜外麻醉应用在全子宫切除术中的作用
石榴全身都是宝
全身总动员——写话其实很简单
改良硬膜外导管用于分娩镇痛的临床研究
根据雾气现象判断硬膜外腔导管位置的临床研究
小恐龙全身都是伤,发生了什么可怕的事
祝您健康处方(6) 上腹部饱胀、隐痛、嗳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