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对缺血性脑血管病脑保护的必要性与可行性

2021-02-26 06:16秦翀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短暂性原位脑缺血

秦翀毅

(内蒙古兴安盟科右前旗人民医院,内蒙古 兴安盟)

0 引言

临床上对于缺血性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尤其是对受损伤的神经元的有效保护,至今尚无高效的手段。

为积累经验,与同行交流分享,以达到相互促进、共同提高的目的,现选取自2018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在我院接受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治疗的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共150 例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患者共300 例,按照是否采取肢体远隔预适应治疗方式,分为适应组、普通组各150 例。适应组:男86 例,女64 例,年龄35~76 岁,平均(57.6±3.2)岁。普通组:男83 例,女67例,年龄38~75 岁,平均(58.3±2.8)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方面没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明显差异,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符合[1]:(1)过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或脑梗死病史;(2)经规范的药物治疗后,血糖、血脂、高血压等危险因素已控制在正常范围;(3)患者的临床症状表现为:头痛、头晕、身体无力或麻木、视物不清、言语障碍等症状;(4)超声或磁共振检查可见多发性脑动脉或颈动脉狭窄,且狭窄率≥50%的至少有一处;(5)不能实施颈动脉内膜切除术或支架成形术的患者;(6)排除潜在的心源性脑栓塞、精神疾病、恶性肿瘤、严重肝肾功能受损的患者。

1.2 主要方法

所有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均按照美国卒中和TIA 二级预防指南(2011 版)服用药物[2],将血糖、血脂、血压等高危因素控制在正常范围内。同时,适应组的患者给予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练习: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人员操作,使用双臂血压计,加压至180~200 mmHg,保持5 min,然后排放气体休息5 min 后进入下一次循环,以5 个循环为1 次,1 次/d,连续治疗180 d。

观察、分析患者的神经功能改善情况、再梗死发生率、脑血流及代谢改善情况。

1.3 治疗效果判定标准

改善:经180 d 的治疗,未复发短暂性脑缺血。按照NIHSS 评分标准,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90% 以上(含90%)的脑梗死患者,为基本痊愈;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46%~89%的脑梗死患者,为显著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在18%~45%的脑梗死患者,为有进步;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减少或增加<18%的脑梗死患者,为无变化;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增加18%以上的脑梗死患者,为恶化[3]。改善=基本痊愈+显著进步+有进步。

核磁灌注成像及颅脑MRI 检查结果的判定[4]:由至少1名副主任以上医师共3 人进行定性判断,并通过MR 信号的变化来测定局部微循环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将实验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 进行分析处理,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表示,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以(±s)表示,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治疗后,适应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有126例(84.00%),普通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有100 例(66.67%),两组比较,P<0.05;再梗死发生方面,适应组的患者有5 例(3.33%),普通组的患者有20 例(13.33%),两组比较,P<0.05;脑血流及代谢改善方面,适应组有124 例(82.67%)得到改善,普通组有75 例(50.00%)得到改善,两组比较,P<0.05,详见表1。适应组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血压改变、心率改变及其他不适感症状。

表1 两组患者临床指标改善情况对比[n(%)]

3 讨论

提前反复对患者进行短暂的缺血性练习,能够延缓或减轻组织后续严重缺血导致的对患者的损害,该治疗方式被称为缺血预适应[5]。当前,对于缺血预适应对脑血管疾病的研究尚停留在实验阶段,通过动物实验,可以证实原位缺血预适应能够对脑部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但是由于原位缺血预适应能够对人类大脑的敏感性和神经系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临床上还没有开展原位缺血预适应的研究。但有相关资料证实,患者在发生脑梗死之前,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人员梗死体积明显小于之前未发生过短暂性脑缺血的患者,表明短暂性脑缺血的发生对于日后减少脑梗死的体积有积极作用[6]。

受到原位缺血预适应对相关脏器伤害的限制,近年来远隔部位缺血预适应对脑保护的作用逐渐引发人们的重视。相关动物实验研究证实,肢体缺血预适应能够抑制脑缺血引起的神经元的死亡[7]。从而对患者的脑部起到相应的保护作用,但是保护的确切机制尚不清楚。由于远隔缺血预适应操作简单,不会对患者造成机体创伤,安全性高、成本低廉,已经成为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8]。

本组研究资料证实,经治疗后,适应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有126 例(84.00%),普通组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改善的有100 例(66.67%),两组比较,P<0.05;再梗死发生方面,适应组的患者有5 例(3.33%),普通组的患者有20 例(13.33%),两组比较,P<0.05;脑血流及代谢改善方面,适应组有124 例(82.67%)得到改善,普通组有75 例(50.00%)得到改善,两组比较P<0.05。适应组的患者治疗过程中,未发生血压改变、心率改变及其他不适感症状。

综上所述,对患者采取肢体远隔缺血预适应,能够显著改善由于缺血性卒中导致的神经功能损伤,对患者的脑血流及代谢起到明显的改善作用,减少脑梗死的再次发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短暂性原位脑缺血
手指复合组织块原位再植20例疗效分析
针刺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大鼠大脑皮质细胞焦亡的影响
内源性NO介导的Stargazin亚硝基化修饰在脑缺血再灌注后突触可塑性中的作用及机制
间歇性低氧干预对脑缺血大鼠神经功能恢复的影响
原位热脱附修复污染土壤加热效果模拟和试验研究
过去进行时考点梳理一表清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定向凝固Ni—Si原位自生复合材料的发展研究
解放还是奴役
急性短暂性精神障碍是什么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