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应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分析

2021-02-26 06:16贾海涛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贾海涛

(山西省翼城县人民医院,山西 临汾)

0 引言

慢性鼻窦炎是临床常见病症,此病诱因多为鼻窦内多种细菌感染,引起患者头痛、嗅觉功能退化、头晕鼻塞等临床病症[1]。慢性鼻窦炎病程长,病情发作反复,治疗难度较大,并且并发症较多,易诱发鼻息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慢性鼻窦炎息肉以手术切除为主要临床治疗手段,但传统的手术切除无法保留鼻腔鼻窦的完整性,无法保证患者术后良好的通气和引流效果,治疗效果欠佳。由于病因与多种因素有关,传统的鼻息肉切除手术,治疗效果得不到保障,还会引发不同程度的并发症,损害患者鼻腔内部结构。虽然微创性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也无法彻底根治慢性鼻窦炎,但微创性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因与鼻腔、鼻窦生理性符合的特点,能最大限度保证手术治疗时不损伤患者鼻腔内其他结构而得到广泛推广和认可[2]。本文就以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使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的临床治疗效果展开探讨,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2 月接收的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50 例纳入本研究,所有患者一般资料差异均不明显(P>0.05),根据随机分配法分为两组,参照组男14 例,女11 例,平均年龄(46.51±2.31)岁;研究组男12 例,女13例,平均年龄(45.97±3.15)岁。我院伦理委员会对本研究完全知情,并批准研究。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经X 线检测确诊为患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病症;所有患者均了解本研究细节,自愿加入研究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有急性呼吸道感染;精神障碍患者;有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手术相关禁忌。

1.2 方法

1.2.1 参照组

对所有患者进行术前CT 检查,了解患者病变程度,确定患者鼻息肉范围大小。对参照组使用常规治疗方式,局部麻醉患者鼻腔,使患者为半坐卧位,于患者唇龈部位做切口,通过凿开尖牙窝对窦腔炎病变组织进行切除。

1.2.2 研究组

对患者进行术前常规检查,对研究组患者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使用鼻内窥镜确保患者鼻腔内部视野,使患者侧面结构情况与鼻腔筛窦结构充分暴露,确定患者息肉及附近病变组织位置[3]。对患者所有病变组织机鼻息肉病灶进行手术切除,必要时为患者鼻道进行开窗手术,以便保留患者正常的鼻窦粘膜,以利于术后恢复鼻引流功能,待全部切除后查看患者鼻中隔是否受到损伤,如有损伤可对患者实施鼻中隔矫正[4]。采用NS(生理盐水)冲洗患者鼻腔,在患者鼻腔内填塞纱条和海绵止血。为患者进行常规抗感染止血,在手术24~48 h 根据患者情况酌情取出鼻腔填塞物,再使用类固醇激素喷雾剂给药治疗,严密观测患者术后鼻腔出血情况,对患者进行专业护理干预,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5]。患者出院后,定时电话通知患者归院复查,复查时对患者鼻腔恢复程度观察,调整抗感染药物剂量,直至手术区域上皮化愈合。

1.3 观察指标

统计患者围术期内相关指标(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进行对比,对比两组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进行分析。显效:围术期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病症消失,无任何不良反应;有效:围术期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病症有显著改善;无效:围术期结束后,患者的临床症状并未改善或者病症加重。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记录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鼻塞、鼻涕倒流、头晕/头痛、嗅觉减退)。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2.0 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围术期内相关指标分析

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围术期内相关指标均优于参照组,差异显著(P<0.05),如表1。

2.2 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分析

参照组患的总治疗有效率为48%(12/25),明显低于研究组80%(20/2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2。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围术期内相关指标对比(±s)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住院时间(min)手术时长(min )参照组 25 76.45±7.84 6.87±0.12 216.46±10.57研究组 25 52.97±5.48 5.21±0.09 120.18±19.47 t 15.088 67.196 23.034 P 0.000 0.000 0.000

表2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治疗有效率对比[n(%)]

2.3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分析

研究结果表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几率为16%(4/25),明显低于参照组56%(14/25),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如表3。

表3 参照组和研究组的并发症发生几率对比[n(%)]

3 讨论

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是鼻窦粘膜的特异性化脓性炎症,作为临床常见病症,在病情发作后常出现鼻塞、流脓、头痛等临床症状[6]。此病病程长,病情易反复,极难根治,该疾病在经过长期发展过程中,患者可能会因相关并发症影响患者正常生活和身体健康。

目前手术切除病灶及其病变组织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但鼻腔内部结构复杂,其空间狭小,若使用传统的手术方式治疗,容易增加对患者的鼻腔伤害、增加患者术中出血量,由于手术期间无法确保视野,不能保证手术能完全切除息肉及附近病变组织。因此,另寻一种能有效规避传统手术治疗方式局限的合理治疗方案迫在眉睫。

近年来,随着微创医疗技术的发展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能有效克服传统切除手术的缺点,随着微创技术的不断完善,功能性鼻内镜手术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广泛认可。在慢性鼻窦炎手术的应用及推广中鼻内镜大大提高了鼻息肉和慢性鼻窦炎的治疗效果。鼻内镜手术不只是一个简单的医疗器械的改进,更重要的是创新的手术理念和手术方式,传统的切除鼻窦息肉方式不易控制术后息肉复发,很大程度上无法保证患者的最终治疗效果。作为微创型手术,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措施均在内镜下进行,操作便宜且能保障手术操作环境清晰,操作精细能彻底切除病灶及相关病变组织。功能性鼻内镜手术能准确掌握周围病变组织及鼻息肉情况,准确辨别患者病况,清楚患者鼻腔和鼻窦结构,减少对患者鼻腔结构损伤,仅切除病灶及相关病变组织最大保留患者鼻窦功能且创伤小不留疤。功能性鼻内镜手术专业的术前准备和精准操作能减少患者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风险,保障患者治疗效果,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风险与对促进患者快速恢复有积极的意义。

根据研究结果表明,对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并保障患者的治疗有效率,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发生几率,能有效改善患者病情,缩短手术时长,增加患者手术耐受程度,安全性较高,促进患者尽快恢复身体机能,有较高的临床推广效果。

综上所述,在采用功能性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时,能有效保障患者的手术治疗疗效,促进患者身体机体恢复,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等不良反应几率,值得应用推广。

猜你喜欢
鼻息肉鼻窦鼻窦炎
儿童慢性鼻窦炎的细菌学分布与血清学指标的相关性
SMARCA4在鼻腔鼻窦畸胎癌肉瘤中高频性丢失
鼻窦内窥镜在耳鼻喉病变临床诊治中的应用分析
缓解鼻窦疼痛,试试盐水冲洗
鼻内镜手术治疗老年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探讨
鼻息肉不起眼,但别小觑
飞行人员鼻窦影像学炎性改变与系统性免疫炎症的相关研究
鼻息肉到底要不要切
保守与手术治疗鼻咽癌放疗后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比较
抗生素(阿奇霉素)与鼻窦炎口服液治疗小儿慢性鼻窦炎的效果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