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生长抑素预防ERCP 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及胰腺炎的价值

2021-02-26 06:16成红娟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造影术生长抑素淀粉酶

成红娟

(临汾市人民医院 药剂科,山西 临汾)

0 引言

随着近年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对于肝胆胰等疾病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1]。根据相关临床报告指出,将生长抑素应用于ERCP 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等相关疾病的预防中,效果较为显著[2]。有利于减少患者术后不良情况的发生,提高疗效。但此方面报告仍然不多,在本次研究中,对研究组和对照组40 例ERCP 术后患者进行观察评价,研究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通过生长抑素预防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和价值,现将此次研究结果进行于下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于2017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收治的ERCP术后患者40 例,将所有患者根据治疗方案差异均分为对照组(20 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与研究组(20 例,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措施)。研究组患者中女性18 例,男性22 例,年龄20~76 岁,平均(51.47±5.62)岁,对照组患者中女性17 例,男性23 例,年龄21~77 岁,平均(51.84±5.39)岁,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常规资料通过采用统计学进行研究,结果得出(P>0.05),可进行对比和讨论。所有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患者均已知情同意,并自愿纳入此次研究中,且经由我社区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20 例,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给予患者抗生素、静脉营养支持、质子泵抑制剂制酸和禁食等常规治疗措施。研究组(20 例,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措施),通过泵入方式进行治疗,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开始前,将3 mg 生长抑素(国药准字H20067476;海南双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混合于48 mL 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泵入治疗,泵速控制在4 mL/h 左右。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6 h、24 h,仔细观察患者的腹痛情况和血清淀粉酶变化情况。若发生异常情况,需及时进行对症处理。

1.3 观察指标

通过记录患者的术后6 h、12 h 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等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 软件处理ERCP 术后患者的相关指标资料和有关数据,计量资料比较通过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通过χ2检验,并以(%)表示,采用生长抑素治疗和采用常规治疗措施的比较,P<0.05 表示两组间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0 例患者的术后6 h、12 h 血清淀粉酶水平比较

经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6 h、12 h 血清淀粉酶水平进行对比观察,两组术后6 h、12 h 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术后6 h、12 h 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详情如表1 所示。

表1 ERCP 术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对比(±s)

表1 ERCP 术后患者的血清淀粉酶水平对比(±s)

组别 例数 6 h 血清淀粉酶水平 12 h 血清淀粉酶水平研究组 20 218.47±20.32 132.25±12.54对照组 20 395.76±20.47 212.76±21.68 t 27.489 14.376 P 0.001 0.001

2.2 40 例患者的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比较

经过对研究组和对照组的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组患者的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详情如表2 所示。

表2 ERCP 术后患者的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对比[n(%)]

3 讨论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广泛应用于临床相关疾病的治疗中,对于肝胆胰等疾病均有良好的临床疗效,为患者相关疾病的治疗带来了极大的便利[3]。但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作为一种侵袭性操作,即使医院医疗器械完善以及主治医师内镜技术娴熟,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完成后并发的不良症状依然不能被完全克服[4]。其中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是ERCP 术后最为多发的并发症[5]。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中的化学性和机械性刺激,可能会造成患者出现微生物感染,凝切过程中的热量刺激容易引发患者在ERCP 术后出现高淀粉酶血症,同时术中操作不当和括约肌功能不良等,可能会增加ERCP 术后并发胰腺炎的风险[6]。

ERCP 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等不良情况的发生率较高,容易对患者的临床疗效产生不良影响[7]。因此,应寻求积极有效的ERCP 术后不良情况预防方案[8]。常规治疗措施对ERCP 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等不良情况有一定的预防作用,但不能完全杜绝胰腺炎的发生,疗效不佳。生长抑素治疗作为个性化的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后并发疾病治疗措施,其主要通过在经内镜逆行性胰胆管造影术开始前,将适量生长抑素混合于生理盐水中进行静脉泵入治疗,同时将生长抑素的泵速控制在合适范围。

此次研究对ERCP 术后患者进行观察评价,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措施,对患者症状的控制效果欠佳,研究组采用生长抑素治疗措施,临床疗效显著。通过记录患者的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等对研究组与对照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两组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均有一定程度的降低,研究组术后血清淀粉酶水平明显比对照组更低,说明生长抑素治疗方式具备良好的临床疗效,对于患者相关症状的改善具有良好作用。研究组患者的胰腺炎发生率和高淀粉酶血症发生率明显比对照组更低(P<0.05),说明生长抑素治疗对ERCP 术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具有良好的预防效果。

研究结果表示,生长抑素在ERCP 术后比常规治疗方式的作用更佳,对于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预防具有较为理想的效果。研究ERCP 术后通过生长抑素预防胰腺炎和高淀粉酶血症的效果和价值。值得临床更多的推广和研究。

猜你喜欢
造影术生长抑素淀粉酶
泮托拉唑与生长抑素联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当中的治疗有效性及不良反应探讨
奥美拉唑、血凝酶联合生长抑素治疗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分析全脑血管造影术后舒适护理的应用效果
奥曲肽联合生长抑素在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中的治疗效果
经桡动脉途径与经股动脉途径全脑血管造影术应用效果的对比分析
奥美拉唑联合生长抑素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效果及对止血成功率的影响
淀粉酶与肺癌关系的研究进展
小麦萌发种子淀粉酶酶学性质研究
淀粉酶升高就是胰腺炎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