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不同尿检时间对尿路感染患者尿常规检查的影响

2021-02-26 06:16张静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尿常规尿路感染尿液

张静

(江苏省连云港市灌云县中医院 检验科,江苏 连云港)

0 引言

尿路感染是人体尿路上皮对细菌入侵导致的炎症反应,常见病因是由于单一细菌所引起的,临床主要症状表现为尿急、尿频、阴部不适及尿道灼热感等,若不及时接受治疗容易引起肾炎,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了重大的压力[1]。对尿路感染患者行尿常规检查,通过采集新鲜尿液进行尿路常规检查发现人体存在的异常情况,能够有效诊断和治疗疾病[2]。尿液标本的正确、合理以及规范化的采集和处理,是保证尿液分析准确的前提[3]。在实际的尿液采集过程中,由于存在采集时间不统一,采集方法不规范,致使尿液采集工作没有做到位,尿液容易受到污染,滋生细菌、尿的pH 值升高,有形成分被破坏,不符合标准的检验规程。因此,本次研究就对尿路感染患者在不同尿检时间行尿常规检查,对尿检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6 年3 月至2018 年3 月收治的尿路感染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男性36 例,女性64 例,年龄26~68 岁,平均(38.14±3.43)岁,两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存在可比性。

1.2 方法

进行尿液采集前,护理人员在采集前1 d 及时告知相关注意事项,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等刺激性食物,同时也应该避免剧烈运动。采集时注重对男性患者生殖器、尿道口以及周围皮肤的清洁,对女性患者采取尿液应提前询问是否处于月经期,避免经血污染尿液从而造成检测结果不准确[4]。于清晨8 点取晨尿,使用一次性有盖尿杯作为储尿容器,并均匀分成3 份,分别于40 min、100 min、180 min 三个时间段进行尿检。由经验丰富的检验师根据说明书要求运行uF-100i 尿沉渣分析仪和HT-2000 尿液干化学分析仪。同时采用镜检法,混合均匀尿液10 mL 于尿液离心管内1500 r/min 离心5 min,残留尿和沉渣0.2 mL,充分混匀后滴注载玻片0.02 mL 进行镜检,并结合高倍显微镜下观察细胞计数[5]。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三组时间段的尿常规检验指标,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尿比重以及pH 值,对检验结果进行分析和比较。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 21.0 统计软件中进行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经过检查后发现,三组尿检结果差异并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大部分人群患有尿路感染的原因多是因为不注重个人清洁卫生、免疫力低下等,临床上女性患有尿路感染的几率较高,由于女性患者对疾病并不加以重视,容易引发疾病迁移。目前对尿路感染疾病大多使用血常规、尿常规、肾功能检查、超声等检查方式。对尿路感染患者行尿常规检测,有效判断患者的新陈代谢功能以及肾功能是否处于异常状况,为后续的诊断治疗提供可靠的诊断依据,能够有效反映患者的身体状况。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对临床常用的检测方式也提出了相应的高要求和高标准[6]。在临床尿检过程中以清晨第一次中段尿液为最佳标本,为防止细菌滋生、腐生菌使尿液中的pH 值增高从而致使病理性糖尿病减少,干扰尿蛋白的检测,故而在3 h 内完成检测能够有效提取疾病信息。这是因为一旦尿液标本放置时间过长,容易滋生霉菌和腐生菌,增高尿液标本中的pH 值,且随着时间的延长造成尿液成分被破坏,最终造成尿液解析错误,严重影响尿液标本质量[7]。因此临床医护人员要意识到尿液采集完后及时送到实验室进行检测的重要性,能够帮助医生准确判断病情,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提供科学诊断依据。

表1 三组尿检结果比较比较(±s)

表1 三组尿检结果比较比较(±s)

检测时间 红细胞(×1012/L) 白细胞(×109/L) 尿比重 pH 40 min 1.38±6.31 2.13±0.82 1.017±0.009 5.77±0.86 100 min 1.37±6.23 1.98±0.81 1.018±0.008 5.74±0.79 180 min 1.38±6.05 1.92±0.75 1.016±0.008 5.78±0.76 t 0.183 0.906 1.868 1.597 P 0.913 0.636 0.393 0.450

本次研究通过收集我院两年来患有尿路感染患者100 例为研究对象,采集前及时告知患者相关采集注意事项,能够有效保证采集尿液的质量,分别于清晨尿液收集后40 min、100 min、180 min 后行尿常规检查,于清晨后采集尿液标本,能够有效避免因长期搁置导致尿液中的红细胞和白细胞加速分解现象,能够有效的提取相应的细胞信息,从而有效为后续诊断提供价值性依据。陈力[8]的研究报告中提及,于上午十点半左右收集的尿液,尿量较多,尿胆原、胆红素、蛋白等有形成分无明显差异,pH 值升高,尿比重明显下降。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对患者所收集的晨尿进行分时间段检测,3 h内尿检结果无明显差异,但随着时间不断发生变化,可明显观察到白细胞与红细胞溶解反应逐渐加剧,这是由于一旦尿液标本滞留时间过长,白细胞计数不会发生改变,但红细胞溶解现象十分明显,且数量不断上升,时间一旦长达5 h 左右,可能受到渗透压等因素的影响,红细胞明显发生皱缩、异型增生现象,对尿检结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9]。王晶红[10]的报道中指出,对患者采集新鲜尿液在30 min 内检测结果没有发生改变,分别于1 h 和2 h 后进行尿常规检测,发现随着时间的不断延长,尿蛋白和葡萄糖始终没有发生明显改变。这是基于时间过长,尿液中的细菌大量繁殖,尿中尿酸盐结晶析出使葡萄糖升高。故而在3 h 内将收集到的新鲜尿液送去检测,能够有效避免细菌污染,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治提供精准信息。

综上所述,为更好地对患者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应在清晨及时采取新鲜尿液后3 h 内进行尿常规检测,有效保证尿液质量,避免对检验结果造成严重影响,为医生更好地判断患者的病情以及后续接受治疗提供强有力的证据。

猜你喜欢
尿常规尿路感染尿液
综合护理干预对手术后留置导尿管减轻尿路感染的效果
没听错吧?用污泥和尿液制水泥
导尿管相关性尿路感染的预防与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阴道分泌物对尿常规临床检验结果的影响及对策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尿液检验标本留取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女性多喝水尿路感染风险小
跟踪导练(三)
尿路感染 用药不同
C反应蛋白相比尿常规检验方法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急性阑尾炎诊断中的效果和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