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性化舒适护理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围术期中的应用价值

2021-02-26 06:16孙伟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孙伟娜

(河北省河间市人民医院,河北 河间)

0 引言

股骨颈骨折是常见多发性骨折疾病,在老年患者中发病率极高,其主要是发生在股骨头下至股骨颈基底部的骨折[1]。老年人骨骼松脆、骨质疏松,股骨颈骨折风险明显增加,加上老年患者多合并存在高血压、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疾病,临床治疗期间有必要加强护理配合,确保治疗操作顺利开展,并积极预防并发症促进骨折愈合[2-3]。现就我院收治的380例股骨颈骨折老年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资料进行归纳,详细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7 年2 月至2019 年2 月我院收治的380 例股骨颈骨折患者作为本组的研究资料,入选者都是股骨颈新鲜骨折患者,意识清楚,都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合并神经病、代谢性疾病所致骨折、髋关节置换手术史患者。其中对照组:男性105 例,女性85 例;年龄50~86 岁,平均(56.8±0.2)岁;骨折位置:左侧骨折101例、右侧骨折89 例;合并疾病:高血压31 例、糖尿病23 例、慢性支气管炎19 例、高血脂12 例、冠心病11 例。观察组:男性99 例,女性91 例;年龄52~83 岁,平均(57.1±0.5)岁;骨折位置:左侧骨折89 例、右侧骨折101 例;合并疾病:高血压25 例、糖尿病26 例、慢性支气管炎15 例、高血脂11 例、冠心病13 例。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手术方法

两组患者都进行股骨头置换术,术前做好相关检查及准备工作,X 线拍摄骨盆平片及患侧髋关节正位片,积极处理合并症,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取健侧卧位或仰卧位,在硬膜外麻醉下,在髋外侧做Hardinge 切口,从臂中肌及阔筋膜处肌间隙进入,切开关节囊后充分暴露股骨颈,修整股骨颈残端,取出股骨颈、清除髋臼窝内软组织,扩大髓腔,置入合适大小的人工股骨头,手法复位,生理盐水冲洗、关闭和缝合切口。

1.3 护理方法

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入院时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住院制度等,观察患肢肿胀、血运等情况,严密监测血压、呼吸、脉搏、瞳孔、神志等基本生命体征。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应用个性化优质护理,详细方法如下。

①心理干预:充分考虑患者心理情绪变化,给予疏导、鼓励、安慰、支持,最大程度满足患者身心需求,详细讲解股骨头置换术相关知识,让其了解手术目的、流程、注意事项等,能从心理上更好地接受手术治疗的现实。试图让患者更多地说明自己内心的疑问事项,护理人员耐心倾听,解答患者内心的疑问。确保患者能保持最佳的身心状态来接受股骨头置换术治疗。

②术中护理:陪同患者进入手术室,向患者详细说明手术室内布置、手术及麻醉相关事项,让患者更进一步全面了解手术治疗情况,缓解其内心的紧张和不安。术中积极配合手术操作,协助医师摆好体位,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采取保暖措施。

③术后护理:结束手术操作后,采取舒适措施让患者感觉舒适,整理患者物品,告知患者手术完成得很顺利,缓解其生理及心理痛苦。以温热的水将患者身上的血渍擦干净,叮嘱家属术后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康复的信心。

1.4 观察指标

观察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出血量等)、临床效果、术后3 个月时Harris 评分等,以Harris 评分方法评估术后关节畸形、活动度、疼痛、功能等项目。Harris 评分高于90分为优;介于80~89 分为良;介于70~79 分为可;低于70 分为差。

2 结果

①观察组手术时间(78.9±2.5)min 明显短于对照组,出血量(256.8±12.7)mL 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术后Harris 评分(85.6±2.9)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③观察组手术治疗优良率85.26%明显高于对照组优良率77.37%,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观察指标比较(±s)

组别 例数 手术时间(min)出血量(mL)Harris 评分(分)观察组 190 78.9±2.5 256.8±12.7 85.6±2.9对照组 190 82.6±1.8 268.9±13.7 80.2±1.8 t 16.5556 8.9282 21.8076 P<0.05 <0.05 <0.05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

3 讨论

由于近些年社会人口老龄化加剧,骨科老年骨折患者人数逐渐增多,股骨颈骨折患者以老年人为主,且股骨头血液循环及解剖结构特殊,股骨头置换术后股骨头坏死、局部骨不连等远期并发症问题一直困扰着骨外科医生[4]。对于这类老年患者治疗的关键是要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合并疾病等综合考虑后选择合理的治疗方案、护理配合方案,以确保手术顺利进行、预防术后并发症发生,达到预期理想的疗效[5]。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手术时间短、出血量少、创伤小,对耐受性较差的老年患者更适用[6]。股骨头置换术以股骨头假体替代,可减少术后疼痛和功能障碍,效果良好[7]。围手术期科学的护理配合必不可少,且对护理要求较高[8]。

我院在这类患者围手术期采用个性化舒适护理措施,这种新的护理模式更讲究护理的整体性、创造性、个性化及有效性,从各方面保证患者生理、心理处于最舒适状态,有效缓解老年患者置换术期疼痛,减少创伤,促进康复。我院在实施个性化舒适护理过程中关注患者自身舒适度感受及自身特征,强调服务个性化理念,让患者围手术期都处于舒适状态,能更好的配合治疗、护理。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手术指标、术后关节功能评价及临床疗效等均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在老年股骨头置换术围手术期应用个性化舒适护理的临床价值肯定,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置换术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关节镜治疗:不是良好的治疗措施/LOVRO L R,KANG H P,BOLIA I K,et al//J Arthroplasty,2020,35(12):3575-3580.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全髋关节置换术与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治疗老年股骨颈骨折的分析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评价X线、CT及MRI对髋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诊断意义
肩关节置换术后并发感染的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