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2021-02-26 06:16李新霞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精神分裂症优质依从性

李新霞

(岑溪市第三人民医院,广西 岑溪)

0 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精神科疾病,发病原因与情绪压力等紧密相连,依据相关数据调查,目前国内患上精神分裂症的人数依然处于上升态势。国内精神分裂症的发病率达到5.69%,大部分患者接受系统治疗后,其预后恢复效果都无明显变化,老年患者的恢复效果更差,临床症状不减退反加重[1-3]。因此在后期的护理中,应采用护理效果显著的优质护理干预,改变传统的护理观念及方式,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提升整体的护理效果。本次研究主要探究优质护理服务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我院经过伦理委员会批准,准许选取收治的100 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病例作为研究样本,纳入时间为2017 年4 月至2019 年4 月,按照随机数表的方式,分为研究组(50 例)和参照组(50 例)。其中参照组中男35 例,女15 例,年龄21~60岁,平均(39.17±4.61)岁,病程1~7 年,平均(3.73±0.81)年;研究组男37 例,女13 例,年龄20~62 岁,平均(38.72±4.83)岁,病程1~8 年,平均(3.61±0.84)年。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可知,两者并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 护理方法

参照组实行常规护理,对患者进行常规用药,健康宣教等。

研究组才用优质护理,具体护理措施为:①组建优质护理小组:选择优质护理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组成优质护理组,选出组长及副组长,按照专业度分配具体工作,每名护理人员照看4 位患者。并建立监督机制,明确护理人员的职责及任务,知道督促护理工作进度,安心照顾好患者的情绪及日常生活等[4-5]。②病情观察:护理人员应严密观察自己照看患者的日常行动及行为,分析患者病情及临床症状,按照适合的护理手段予以配合干预。③心理干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情绪本就比较复杂,因此在进行干预时,要先了解患者的情绪变化,并及时予以安慰及鼓励,使患者保持放松的心态接受治疗,提升整体的护理效果。针对有自杀及暴力倾向的患者,应该采取更加激进的手段,随时观察、调整患者的心理状态,若发现任何情绪波动,应立即告知医师。④环境护理:保持病房的清洁、舒适,控制正常的温度,保持光线充足。⑤生活护理:让患者回归社会,体现社会相处模式,并对其进行社会能力训练,提高患者的社会能力[6-7]。

1.3 观察标准

分析两组的治疗依从性,依照依从性的评测等级分为完全依从、基本依从、不依从。依从性=(完全依从+基本依从)/总例数×100%。观察比较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不良反应包括自杀或自伤、暴力倾向、不合作、出走,不良反应发生率=(自杀或自伤+暴力倾向+不合作+出走)/总例数×100%。对比两组临床症状评分,临床症状包括思维障碍、攻击性、抑郁、偏执,分值越高,临床症状越严重。对比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按照满意度的评测等级可分为A、B、C 三个等级。A:患者在优质护理模式下,恢复效果明显,生活质量提高;B:患者的临床症状于先前的情况有所改善,疗后有所恢复,但恢复效果不明显;C:病情反复,临床症状及情绪压力无任何改善。护理满意度=(A+B)/总例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两组对比数据用SPSS 18.0 软件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s),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临床症状评分

研究组与参照组对比,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参照组,两组数据差异明显,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果见表1。

表1 临床症状评分(±s, 分)

表1 临床症状评分(±s, 分)

组别 例数 思维障碍 攻击性 抑郁 偏执研究组 50 5.32±0.84 2.21±1.03 1.51±0.32 3.19±1.25参照组 50 7.93±1.63 6.53±2.39 5.29±2.00 9.02±2.51 t 10.064 11.737 13.327 14.701 P 0.000 0.000 0.000 0.000

2.2 治疗依从性及不良反应发生率

依据两组数据的对比结果可知,两组对比数据形成明显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果见表2。

研究组与参照组例数均为50 例,研究组患者完全依从42 例,基本依从6 例,不依从2 例,依从性=(42+6)/50×100%=96%,参照组完全依从31 例,基本依从8 例,不依从11 例;依从性=(31+8)/50×100%=78%,χ2=14.323,P=0.0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不良反应发生率(n,%)

2.3 对比护理满意度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研究组显著高于参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对比结果见表3。

表3 护理满意度(n,%)

3 讨论

精神分裂症主要的临床症状表现为行为、情感、思维的分裂,患者在发病时,必须给予用药治疗,平复患者精神压力,缓解患者激动的情绪波动,并予以优质护理干预,消除负面情绪及暴动行为等,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保障[8]。本次研究将优质护理和常规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依据对比结果可知,研究组的治疗依从性明显高于参照组,与其产生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发生不良反应(自杀或自伤、暴力倾向、不合作、出走)的概率明显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临床症状(思维障碍、攻击性、抑郁、偏执)评分低于参照组,两组评分差距相差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的家属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参照组,满意度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将优质护理应用到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护理中,能明显减轻患者不良反应的发生概率,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改善患者对社会及大众的恐惧感,强化患者焦急情绪的护理,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猜你喜欢
精神分裂症优质依从性
果桑优质轻简高效栽培技术
应用PDCA循环法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对医院感染的影响
食品防腐剂治疗精神分裂症,靠谱吗
奥氮平在老年期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中的成效分析
夏季管得好 酥梨更优质
计划行为理论在药物依从性方面的应用
蔬菜桑优质高效栽培技术
中药药学服务对患者依从性的干预作用研究
阿立哌唑与利培酮在难治性精神分裂症治疗中的应用
健康教育对改善癫痫患儿治疗依从性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