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行剖宫产的围手术期护理

2021-02-26 06:17王葆芳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剖宫产产妇发生率

王葆芳

(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内蒙古 呼伦贝尔)

0 引言

心力衰竭是心脏系统疾病发展的后期阶段,当该疾病发生在产妇妊娠、分娩过程中时,其会导致产妇不良妊娠分娩结局的出现,最终危及产妇性命和产儿健康。随着我国妊娠率的提高,妊娠合并心力衰竭的概率愈来愈高,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女性群体的健康水平[1-3]。本文通过对围手术期护理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意在为提高剖宫产手术成功率提出可行性方案。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7 年1 月至2019 年1 月行剖宫产治疗的妊娠合并心力衰竭患者100 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比组,两组各50 例产妇,其中研究组产妇年龄24~35 岁,平均(31.5±2.4)岁,平均体重(59.7±6.6)kg。对比组产妇年龄25~35 岁,平均(31.4±2.5)岁,平均体重(59.5±7.2)kg。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对比不具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入选标准:(1)两组患者均符合剖宫产治疗标准且符合心力衰竭临床诊断标准;(2)两组患者均知道此次实验研究的目的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患有其他脏器疾病者;(2)合并循环疾病者;(3)认知存在缺陷或障碍者。

1.2 方法

1.2.1 对比组

对比组行常规护理干预治疗,其中包括:(1)健康知识宣传: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后对其展开疾病知识和分娩知识宣传教育,发放疾病手册,引导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学习,通过对疾病的病因、病程、分娩过程以及剖宫产手术前后注意事项进行宣传教育,以此提高患者及其家属的认知度。(2)体征监测:患者进入围产期需加强对其生命体征的监测,实时记录患者心率、呼吸、血压等指标参数,在患者相关指标参数发生较大波动时,需立即告知医师,以此便于剖宫产手术方案的改动。

1.2.2 研究组

研究组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治疗,其中包括:(1)术前护理:产妇在术前的临产阶段往往会出现消极的情绪,且由于合并心力衰竭,产妇更易出现焦虑、抑郁、烦躁等负性情绪。因此,产前阶段需对产妇展开心理干预护理。护理人员需加强与产妇之间的沟通,告知产妇手术的安全性以及临床治疗方案的科学性,以此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此外还可通过联合家属陪护的方式,给予产妇充足的鼓励,帮助患者舒缓紧张的情绪。术前还需对产妇讲解剖宫产具体流程,提高产妇对手术的认知度,以此加强术中的医患配合度。(2)术中护理:术中需严密监测产妇体征指标,在产妇心率等指标发生异常时需立即告知医师,并联合医师展开及时应对措施。依据产妇详情,给予其适量止痛、镇静药物,减低产妇术中疼痛程度。在行剖宫产手术治疗前,护理人员需给予产妇身体护理,调整患者体位状态,并检查手术设备。(3)术后护理:术后给予产妇持续的体征监测,并实时记录相关数据。严格控制治疗室环境,保持安静、整洁的室内环境,使产妇能够快速进入康复治疗状态。严格控制室内温度和湿度,其中温度控制在25 °C,湿度控制在80%。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产妇接受护理干预治疗后出血、感染以及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并发症发生率严格参考临床资料,确保数据统计的准确性。观察两组产妇SDS 抑郁评分和SAS焦虑评分,SDS 抑郁评分参考SDS 抑郁自评量表展开统计,分值与产妇抑郁程度程负相关,SAS 焦虑评分参考SAS 焦虑自评量表展开统计,分值与产妇焦虑程度程负相关。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 19.0 软件对研究中数据进行分析处理,用t检验计量资料,用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1,两组产妇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产妇出血、感染以及胎儿窘迫等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对比组患者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两组产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n(%)]

2.2 两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

具体对比数据见下表2,两组产妇经过不同护理干预治疗后统计得知,研究组产妇SAS 焦虑评分和SDS 抑郁评分均低于对比组产妇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s, 分)

表2 两组产妇焦虑和抑郁评分对比(±s, 分)

组别 例数 SAS 焦虑评分 SDS 抑郁评分研究组 50 1.21±0.41 1.08±0.13对比组 50 3.69±0.24 3.51±0.44 t 36.912 37.451 P 0.001 0.001

3 讨论

心力衰竭是临床医学中常见的心内科疾病,该疾病病发后不仅会导致患者循环系统机能降低,还易诱发多种并发症,以此危及患者性命。心力衰竭主要病发群体为中老年群体,但女性在妊娠期间,患心力衰竭的概率会大幅度上升,且该疾病的病发会对产妇妊娠、分娩结局造成较大的影响,因此需要考虑使用护理的措施,提高产妇剖宫产分娩的成功率[4-7]。

围手术期护理是临床护理中重要的护理方案,其通过针对患者手术过程给予其针对性护理干预,以此降低手术风险,提高手术疗效。将其应用在妊娠合并心力衰竭产妇剖宫产手术中,其能有效规避并发症的发生,帮助产妇舒缓负性情绪,使产妇能以最佳状态接受剖宫产治疗,以此降低心力衰竭对其分娩的不良影响[8]。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行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治疗的研究组产妇,其并发症发生率以及SDS 抑郁评分和SAS 焦虑评分均低于对比组产妇且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的应用,有效地提高了剖宫产手术的成功率,患者接受护理治疗后,术后康复效率得到显著提升。此外,围手术期护理的应用还能降低术中风险,以此减少医疗事故的发生率,减低医患矛盾的发生概率,进一步促进良好医患关系的建立。因此,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剖宫产产妇发生率
衰弱老年人尿失禁发生率的meta分析
麦角新碱联合缩宫素在高危妊娠剖宫产术中的应用
剖宫产后怎样加强护理
护理干预对吸附百白破疫苗接种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影响
自然分娩产妇的产房心理护理及实施对产妇不良情绪的改善探讨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剖宫产和顺产,应该如何选择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围产期预防保健干预对高危孕妇妊娠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观察
一胎剖宫产,二胎必须剖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