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学在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中的应用与体会

2021-02-26 06:17黄定月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3期
关键词:有机磷循证中毒

黄定月

(广西壮族自治区南宁市第九人民医院,广西 南宁)

0 引言

有机磷在进入人体之后,其毒性对胆碱酯酶活性会产生抑制效果,会直接导致机体当中出现乙酰胆碱的大量堆积,直接促使胆碱能神经出现功能亢进,病情进一步恶化会诱发呼吸衰竭、昏迷,甚至死亡[1]。对有机磷中毒(Organophosphate Poisoning)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对于阿托品的用药剂量有严格要求,剂量不足难以发挥有效的乙酰胆碱阻滞对抗效果,而如果剂量偏大则会导致出现阿托品中毒,诱发抢救后的各种不良反应[2]。在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急救期间配合科学、系统的护理干预措施有重要意义,有鉴于此本院自近年来为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采取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模式干预,并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3],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2019 年收治确诊为有机磷农药中毒且符合选择标准患者群体为本次研究对象,有18 例,所有患者无意识障碍情况。患者中男性13 例,女性5 例;年龄21~73 岁,平均(36.13±5.72)岁;中毒距离到院接受诊疗的时间距离在0.5~6.2 h,平均(2.53±0.65)h。有机磷中毒类型包括乐果、敌敌畏、敌百虫,有11 例患者为服毒自杀,有7 例患者为误食毒物。

1.2 护理方法

为患者在抢救过程中提供循证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如下:①对以往为有机磷中毒患者在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进行探析,与此类疾病患者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并对其中典型的风险因素作为研究内容,将相关内容数据化、结构化、特定化。②在网上知识库(中国知网、万方、CNBI)进行相关文献[4-7]的检索,对针对处理风险的问题寻求有效证据,得到证据后和科室收治有机磷农药中毒实际情况相结合,确认临床证据并制定针对性的护理干预措施。③为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抢救过程中应用循证护理基础生命支持,对于存在意识不清情况的患者垫高肩部,保持头颈部的伸展状态,对呼吸道当中存在的分泌物进行及时清理,如果发现有呼吸肌麻痹要立即告知医生并应用呼吸机处理;尽快为患者进行洗胃处理;在洗胃的同时最快时间内建立两条静脉通路,以间隔静脉法方式最短时间内达到阿托品化,之后更改为微量泵注入方式让药物的浓度保持在恒定状态下,尽量不影响患者的病情波动;时刻保持患者的呼吸道通畅,观察病情变化;为患者进行心理状态测试,发现存在有负面心理问题的则要及时给予疏导,控制并缓解其注入焦虑、抑郁等情绪,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念并积极配合治疗。④感染风险护理。对患者病情进行密切观察并把握长托宁化及阿托品化的相关指标,降低由于不当使用药物而需要留置导尿管的情况,这对于避免出现泌尿道感染有积极价值。对患者的中毒史、既往史进行详细的评估,及时告知医生,提高对患者的观察病情力度,严格落实口腔护理以及皮肤清洁护理,为患者进行早期的预防性翻身扣背,指导患者如何咳嗽、排痰。将留取标本完成微生物的送检培养处理,严格遵循抗生素使用原则,严格限制时间依赖性抗生素药物的使用。⑤再次自伤护理。要保持医护人员的危机意识,进行沟通能力的培训,避免诱发出现医疗纠纷。争取患者家属的理解与配合,签订安全责任书并进行专人护理,让患者能够明确感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的关爱,稳定患者的情绪,在恢复期的时候要尽量保持较小的压力,用健康积极的心态面对自身情况。患者在进入恢复期阶段后,由于自身生活自理能力的恢复,再次从患者角色恢复到了社会角色,这时候有可能再次引发矛盾,提高自杀隐患风险。⑥对落实的相关护理措施方案进行总结、分析、调整,让护理过程为一个持续质量改进的过程。

1.3 观察指标

记录对患者的抢救成功率。

记录患者治疗期间及随访期间并发症出现情况,典型包括心律失常、心肌炎、中毒性脑病。

分别在患者干预前及入院后第7 天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测量,包括Zung 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 SDS),分数越高提示患者的负面情绪影响越严重[8]。

分别在患者干预前及入院后第7 天对其炎性因子指标进行检测比较,包括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程序SPSS 20.0 处理此次研究数据,计数资料使用χ2检验以及(%)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及(±s)的形式描述,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抢救,抢救成功率达到100%。

患者治疗后出现相关并发症概率为11.1%(2/18),分别为1例心肌炎,1 例心律失常,程度轻微,及时对症处理后得到控制。

相对于干预前,患者干预后焦虑、抑郁情绪有显著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1。

表1 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比较(±s, 分)

表1 患者干预前后情绪状态比较(±s, 分)

时间 SAS SDS干预前 53.51±5.82 51.32±5.71干预后 32.14±4.92 31.17±4.83 t 9.615 10.117 P<0.05 <0.05

相对于干预前,患者干预后炎性因子如IL-6、IL-10 指标均有明显改善,前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请见表2。

表2 患者干预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pg/mL)

表2 患者干预前后炎性因子指标比较(±s, pg/mL)

时间 IL-6 IL-10干预前 102.41±9.71 105.36±13.24干预后 65.73±8.21 76.72±11.31 t 9.648 10.123 P<0.05 <0.05

3 讨论

循证护理是医学越来越严谨的环境下必然产生的产物,受到循证医学理念的影响,该理念是将可信的、系统的、有价值的科学研究数据作为参考依据[9],确认护理过程中存在的隐患问题,寻求实证处理手段,让患者能够得到最佳护理干预。循证护理重视证据以及患者的个体差异化,从整体观察患者和病情状况,是现代护理学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其临床价值已经被确认并在护理实践中发挥突出的作用。

在本次研究当中,所有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均接受及时的干预措施并顺利完成抢救,在循证护理配合之下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得到有效控制,保障了抢救过程以及康复期间的安全性,血清当中的IL-6、IL-10 指标能够直接反应中毒的程度、病情控制效果以及预后质量,在研究当中提示了接受干预后患者的炎性因子都均有明显改善,提示了有效的干预模式对于缓解有机磷中毒患者炎症反应的重要价值[10]。

有机磷中毒一般都有心理情绪障碍,程度不一,在抢救过程中重视患者情绪变化并及时有效疏导极具必要性,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有利于提高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的配合依从性,救治的不同阶段给予针对性心理调整,改善其不良心理情绪,在表1 数据当中可知接受抢救及循证护理干预后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调整,为后续相关操作的进行奠定基础,在表2 数据验证了依从性对于疗效影响。

综上所述,对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在急救过程中配合循证护理模式干预,对顺利完成抢救过程及保障抢救质量有重要价值,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有机磷循证中毒
循证护理在上消化道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气相色谱法检测采摘园中草莓有机磷农药残留
辣椒中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影响研究
探讨循证护理在急诊烧伤患者中的价值
《循证护理》稿约
循证护理在新生儿静脉采血中的应用
蔬菜中13种有机磷农药基质效应研究
中毒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