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元教学在初高中地理衔接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2021-02-28 09:05北京市日坛中学王艳杰
青年心理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初高中要素思维能力

北京市日坛中学 邵 方 刘 婧 王艳杰

初中、高中学段的教学方式、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学科素养要求不同,教师开展教学工作时视野局限于自己的学段,新课程改革以来,不同版本课程标准的体例与着眼点不同,造成同一学科培养出的学生初高中知识和能力衔接不上,长期的教学模式又导致课堂教学转变困难。有些教师关注于完成教学任务,教学方式单一,按部就班照本宣科,教学策略缺乏有效性。

由于上述原因,结果经常出现高学段教师抱怨低学段教师对学生的学科能力培养不足,不能满足高学段学习要求的现象。同时学段与学段之间的转换,不可避免地给学生造成学习上的困难,形成学习压力。为了缓解不同学段间的知识和能力差距,需要用额外时间给初升高的学生补习先前学段的内容,虽然有一定效果,但也影响了教学进度,不利于学科教育教学质量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我们认识到具备地理综合思维的学生,能够借助地理知识从整体性的视角去认识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能够从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中提取出多个地理要素,并能分析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相互影响,并能解释地理事物和地理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能够较全面的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地理环境特点,能够辩证的综合看待地理问题。本文尝试运用单元教学的主要思想将初高中知识和能力有效衔接,进行有利于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培养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一、明确综合思维分级评价标准

统计大量的文献研究后,我们最终明确了综合思维分级评价标准如下:

水平一:能够根据简单的情境,说出两个所包含的地理要素,并能结合情境对及其相互关系进行简单分析。

水平二:能够结合给定的简单的情境,说出所包含的三个及以上地理要素,并能结合情境分析其相互关系,并对地理要素的时空变化做出简要的分析和解释。

水平三:在给定的包含多个要素复杂的情境里,能够找到所包含的多个要素,并能分析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在时空变化中分析其发展、变化,并能对其发展变化做出合理的解释。

水平四: 在现实生活和环境中能够结合自己的所学,能够结合区域特分析区域内部各种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并能够通过要素综合和时空综合的思路,对其发生、发展进行系统的、针对性的分析和解释。

二、研究教材以确定单元教学设计实践主题

梳理高中地理和初中地理最新课标要求,确定了以下有利于促进初高中一体化的单元教学设计单元主题,分别是地球运动、区域认知、地形地质、地貌的观察、气候、自然灾害、大气的温度、农业和工业等。将高中新课标与初中新课标进行了对比,寻找其中的能力分级与内在联系。

课标对比示例如表1:

表1

通过对课标的对比,发现初高中的学习中,基础知识有承接性,能力要求有渐进性。如高中工业区位条件的学习,更加重视区位选址的条件分析,需要学生综合考虑多个地理要素,结合区域特征进行时空分析,对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要求更高。在初中的工业学习中,更加强调的是工业的分布,注重现状特点的学习,对于为什么会分布在这里只是让学生能够从中分析出简单的影响因素即可,对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要求水平较低。但是高中的学习需要初中的学习做铺垫,先了解了现状和分布特点才能进一步做好背后成因的分析和后续措施的提出。

三、单元教学设计实践

通过学习、研讨和课堂实践,总结出有利于初高中知识和能力衔接,并能有效提升学生地理综合思维能力的单元教学设计主要环节:

第一,在明确有利于初高中衔接的大主题下,结合学生的学情,制定能够有效衔接初高中知识,并能引导学生深度学习的课堂主题。

第二,要制定能够结合初高中知识,并能激发学生综合思维的学习目标。

第三,要结合初高中知识和学生的学情设计出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综合思维的课堂活动。

第四,要制定能够反映学生综合思维水平的评价机制,制定相应的反馈评价量表。

四、整理收集学生反馈

以上单元教学设计教学后初高中的学生都有进行相应综合思维能力水平测试,主要方式有:

①以思维导图的形式构建知识结构;

②通过综合能力要求相对较高的试题来检测学生的综合思维能力水平。经过实践对比,相比章节教学而言,学生对相关知识间的联系理解得更深刻,建构的知识联系也就越丰富。学生综合思维能力提升展示,如图1。

通过实践对比研究,我们发现章节备课虽然也会结合教材分析,不同程度的关注本节内容在本章节的地位,但一般不会作为备课重点,更不会完整的梳理出一节内容在整个相关主题下的地位及与其他知识间的具体联系,制定的教学目标就是一节内容的目标,常常忽略课与课之间的联系,忽略初高中知识的统一与进阶。相反,制定有利于初高中衔接的单元教学设计,则从相关主题备课之初就要有初高中整体思维的意识,在这种整体思维下制定出的是针对“整个单元”的教学目标,这些教学目标是有内在联系的,而不是不同学段之间割裂、片面的。单元教学设计更有利于对学生初高中知识的衔接以及地理学科综合思维的培养;同时单元教学设计能够在大主题的教学目标指导下设计出层层递进、有内在联系的、不同层级的教学活动,有利于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分析问题,寻找地理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更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广度和深度的发展;最后结合单元教学主题设计出不同层次的、多样的学习评价方式,在这一过程中我们可以更有效的关注初高中知识的衔接,能更有针对性地反映出学生综合思维能力的进阶表现。

猜你喜欢
初高中要素思维能力
新高考模式下初高中化学教学有效衔接的探究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2015年8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
2015年6月债券发行要素一览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