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对我国体育产业的影响

2021-03-06 18:05杨玉强贺道远
文体用品与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疫情体育

杨玉强 贺道远

(三峡大学体育学院 湖北 宜昌 443002)

2019年12月末爆发的新冠疫情是人类有史以来少有的流行性传染性疾病,给全世界带来了巨大的破坏,给全人类造成了深远的影响。截至目前为止,全球210个国家累积已接近六千万人受到感染,近百万人死亡。许多国家遭到隔离,交通中断,人们足不出户,医疗系统受到严重挤兑,医院不堪重负,人满为患,世界近乎处于停滞状态。由于新冠病毒的极强攻击性和极强的传染性等不同于一般传染性病毒等的特殊性,人类又面临着第二、第三波疫情的冲击,目前为止,大量老年人、体弱病人仍然受到严重的感染和死亡威胁。

疫情给全球社会、经济带来了巨大的破坏,必定深刻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同样本次疫情也将对我国的体育产业产生深远的影响。这些影响可能具有阶段性特征,短期内对体育赛事、体育培训、体育场馆以及体育制造业都会有消极的影响,中期会加快体育产业与其他产业的的融合发展,同时会滋生新的体育产业结构。但是最终人类是会战胜困难的,随着我国的体育产业结构和体系愈发完善,体育消费人口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

1、应对疫情的人类生活方式的变化

1.1、疫情导致人们营养方式和行为变化

营养是人类健康的重要因素,包括维持强大的免疫系统。虽然目前还没有发现存在特殊的营养或膳食补充剂可以预防或治疗C0VID-19,但食物多样性与平衡膳食仍是值得推荐的。同时居家过程中会存在着不适当的食物摄入,特别是过量的膳食摄入可能更有害。因为临床数据表明,死于C0VID-19的患者大多是因其他疾病而出现并发症和因衰老而引起的营养不良问题的老年人。因此,营养的特殊需要可能会导致相关产业和社会的生产、供给和服务变化。

1.2、疫情影响运动员的竞技比赛

居家隔离影响运动员的比赛和人们的观赛。体育比赛会造成运动员和赛事组织者、观众的聚集,给人们带来感染风险。对运动员而言,比赛过程中由于极限的身体活动必然引起呼吸活动的加强,口罩等防护工具不能使用,否则,影响比赛的发挥,更严重者,会产生生命安全风险。对于近距离的团体项目,比赛必然会给运动员带来感染风险,也由此威胁到赛事组织者。虽然隔网对抗项目的比赛或多或少的会存在一定的感染风险,但今年的美网公开赛、法网公开赛等网球顶级赛事由于采用的严密的防护措施,未见群体性感染。由此可见,疫情总体必然会比赛活动,大量赛事取消,少数项目采取零观众电视转播的形式进行。因此,疫情导致的体育赛事形式的变化会导致相关产业和社会的生产、供给和服务的变化。

2、疫情下的体育行业现状

新冠疫情期间,各大体育赛事被取消或延迟举行。各体育培训机构和健身工作室暂停营业。武汉等部分疫情严重地区征用当地体育馆建立“方舱医院”,其他地区体育馆均处于封闭状态。线下各体育用品店均暂停开放,体育旅游消费停滞。由于民众被限制外出活动,反而促进了我国线上体育的发展。根据京东相关数据显示,2020年春节后第一周,京东自营瑜伽垫成交额同比增长150%,京东全平台划船机成交额同比增长134%,拉力器成交额同比增长109%,哑铃成交额同比增长60%,跳绳成交额同比增长56%。健身平台KEEP披露,2020年春节期间平台整体销量,比2019年同期大幅上涨,其中瑜伽垫、泡沫轴、健身手环等销售表现突出。线上赛事和健身指导活动快速普及,通过体育行业的渠道和专业优势推动了体育赛事和健身活动迅速由传统线下转换到线上运行。根据新冠疫情的发展情况,教育部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做好中小学“停课不停学”工作的通知》。学校体育作为重要的健康意识和锻炼方法的传播者、引导者担负起了重要使命。各大、中、小学开始推行线上体育课堂,积极开发线上特色体育课程,帮助学生掌握基本的锻炼方法,培养学生的疫情防护意识。

3、疫情对体育产业的影响

3.1、短期影响:体育产业面临严峻挑战

疫情过后将会极大的增强人们的健身意识,促进人们养成良好的运动习惯,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后体育行业马上会迎来爆发式的增长。疫情结束初期,政府依旧会倡导居家运动,禁止大规模人群聚集,将会继续导致我国CBA、中超联赛等各大赛事延期举办,各地马拉松赛事取消从而也直接影响了赛事周边带动的消费,各大体育场馆的空置率会大大提高。疫情期间大部分人都处于居家隔离状态,没有经济来源。疫情结束初期人们将面临较大的经济压力,体育作为非必须消费行业,短期内线下体育培训和健身会所等体育机构将会面临招生难、资金周转困难等问题。对于体育制造业而言,短期内人们更愿意选择居家运动从而导致人们对大型体育器材的需求量降低,对轻器械体育用品的需求量会大幅增加。

3.2、中期影响:促进体育产业与其他行业高度融合

(1)互联网与体育产业融合。

疫情期间各学校和体育机构推出的特色线上体育课程,线上健身APP直播教学、居家运动打卡等形式逐渐被广大群众所接受,大大促进了线上体育的发展。在疫情结束后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的线上体育服务将会更加智能化、人性化、多样化,线上体育运营模式也将会更加完善。随着人们的生活恢复正常,部分人的经济压力减小,会有更多的人在体育行业中消费,届时将会迎来又一个全民健身热潮。

值得一提是电子游戏及竞技有可能因居家隔离而快速发展。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提高,游戏也提高了。如今,游戏可以在各种平台上进行,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计算机和游戏机。和许多事情一样,游戏创造了比赛的机会,第一次是1976年的海狼(泰勒2012年)。因此,电子竞技的竞争环境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得广泛和流行。国际电子竞技联合会(IeSF)成立于2008年,是电子竞技发展的主要贡献者,因为它为维护游戏的完整性制定国际规则和标准。该组织从9个国家开始,但此后已增加到42个国家,自2009年以来,对电子竞技的兴趣也每年增长。

(2)体医融合。

2016年7月13日国家体育总局发布《体育产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明确表示“推动体医结合,积极推广覆盖全生命周期的运动健康服务,发挥中医药在运动康复等方面的特色作用,发展运动医学和康复医学”。疫情期间钟南山曾说过“免疫力是最好的医生”,张文宏也在采访中明确表示“最有效的药物是人的免疫力”。我们也可以看到疫情期间武汉各大方舱医院里医生、护士带病人做“诊间操”,鼓励病人通过运动来增强免疫力。突如起来的疫情将会进一步加快体育产业和医疗产业的融合发展。运动预防、运动处方、运动康复等相关科学研究也将会进一步展开。越来越多的人民群众逐渐意识到日常体育运动的重要性,开始认可体育运动在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中的作用。相关“体医融合”发展政策也将会逐渐完善。对我国体育产业来讲,体医融合将是一个新的体育经济增长点,为我国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3.3、长期影响:体育产业相关政策和体系逐渐完善

(1)体育产业公共服务水平提高。

随着疫情彻底结束,群众的聚集恐慌心理消除,我国的体育人口将会迅速增长。届时我国的公共体育服务体系将会更加完善,会大力建设公共体育基础设施,增加体育设施用地和相关体育配套设施。鼓励更多的体育工作者参与到社区体育活动的指导工作中。公共体育管理体制得到创新,由政府出资并监督管理,企业提供个性化公共体育服务的模式开始试行。供给主体多元化、体育服务均等化发展。公共体育资源得到整合和优化,体育产品更加丰富为更多的群众提供更优质、更便捷、更高效的体育服务。冰雪、户外、电竞等休闲项目,龙舟、武术、舞龙舞狮等传统体育项目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发展。

(2)体育产业结构发生改变。

2018年中国体育产业统计数据显示,体育用品及相关产品制造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达49.7%,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值比重为33.7%。体育健身休闲活动、体育教育与培训、体育场地设施建设在体育产业中所占比重分别为3.9%、6.5%、2.4%,分别占全部体育产业增加比重的4.7%、14.1%、1.5%。受到疫情的影响,人民群众的体育参与度会大幅提升,进一步带动休闲体育、体育培训等方面的消费,从而会加大体育健身休闲活动和体育教育培训的消费比重。随着公共服务质量的提升,体育场地设施的建设需求量也会增加,也会增加相关产业的消费。疫情期间线上体育开始作为一个新的体育产业开始崛起,当人们逐渐适应线上体育运营模式后,线上体育将会在整个体育产业结构中占领一席之地。

(3)推动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

在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我国的体育产业有了飞速的发展。现阶段我国体育产业供给侧改革存在很多问题:体育产品质量与服务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基础体育设施及体育场馆利用率不高,有效供给不足;体育人才匮乏;市场资源配置不匹配等。通过分析本次疫情期间群众的健身行为以及在体育产业的消费情况可以明确大众所需,为体育产品转型提供了方向。疫情过后基础体育设施的建设也会加快进度,国家将会大力培养运动医学、运动康复以及休闲体育等方面的人才,为各地健身事业持续赋能。“十三五”时期,伴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健康中国”战略的逐步实施,我国的体育产业消费正从实体型向参与型和观赏型转变,此次新冠疫情将加快这一转变。

4、结语

本次疫情将我国的体育产业带入“危机”,但是“危机”中也蕴含着“转机”。疫情结束短期内我国的体育产业会陷入短暂的低迷状态,我国各大体育机构需要适时调整发展战略,看清体育产业未来发展方向,否则将会面临巨大的资金压力。我国政府部门也需要出台相应的政策帮助体育企业度过难关。本次疫情也给全国人民敲响了警钟,拥有健康的身体才是第一位的,因此需要更多的人投身到体育产业中来,共同防御传染性疾病对人类造成的危害。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疫情体育
从上市公司股票走势看我国体育产业发展现状
战疫情
提倡体育100分 也需未雨绸缪
抗疫情 显担当
疫情中的我
疫情期在家带娃日常……
体育产业之篮球
2016体育年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