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药剂学、中药药剂学教学改革探讨*

2021-03-06 00:19魏寒梅朱光远
广州化工 2021年4期
关键词:栓剂药剂学知识点

魏寒梅,朱光远

(1 广州华夏职业学院卫生健康学院,广东 广州 510935;2 暨南大学化学与材料学院,广东 广州 510632)

药剂学是研究药物制剂的处方设计、基本理论、质量控制、制备工艺和合理应用等内容的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1],也是药学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其教学效果直接关系到学生的专业素质及医药行业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时代的发展,“互联网+”网络教学与经典线下教学有机结合的混合式教学模式应运而生。该模式通过“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既发挥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引导、启发和监控的作用,又激发了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2]。本文将对药剂学的现状及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施进行探讨,现综述如下。

1 药剂学的教学现状

药剂学课程所涉及到的学科众多,而且专业性强,是一门需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综合性应用学科。该课程既包含有表面活性、胶体等物理化学的理论知识,又包含有压片机等制药机械、大量的药用辅料应用以及许多的制剂生产工艺环节。在药剂学经典教学中,许多教师不能灵活地将信息化技术和资源运用到教学中去,普遍通过PPT讲解课程知识点,并穿插一些图片、微课视频等方式以帮助学生理解课程重难点。然而,该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个性需求,“灌输式”的教学下学生缺少自主探索、独立获取知识、合作交流的机会,课堂气氛沉闷。并且评价机制也多限于课堂提问、作业和期末考试,学生学习兴趣不高,往往是为了应付考试死记硬背老师要求掌握的重点知识,对本身的知识不能很好的理解和应用,考试结束,基本已经遗忘[3]。

2 经典教学与互联网双轮驱动下的教学模式的构建与实践

2.1 课前通过线上平台自主学习

在进行药剂学课程的授课之前,首先授课教师可通过超星学习通、课堂派、雨课堂等网络终端上传课件、课后检测题、授课计划等,使学生对药剂学的学习内容有初步了解;其次,教师可以根据药剂学课程的教学目标以及特征,对课程内容进行更进一步的处理,将整本书的内容划分为单个的小知识点,并且围绕这些知识点在学习通等平台上发布与之相关的微视频,所选择的微视频都应是一个完整的知识点、时间一般控制在10 min以内,避免学生疲劳、混乱。最后,教师可以在学习通等平台对课件和微视频设置好任务点,发布课后测试习题,并通过APP后台实时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当完成一个单元的学习任务后,学生可及时进行自我检测,评估学习效果,从而发现学习薄弱点,以便在后续课堂学习中重点了解该部分内容。该阶段的学习属于浅度学习,其重点是对所学内容进行理解,根据测试反馈为接下来的课堂授课提供个性化的侧重点。

2.2 课中组织进行小组协作、讨论学习

在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应当是混合式教学的核心环节。不同于经典的课堂教学只是教师将药剂学这门课的内容进行分析,混合式教学下教师可在课堂让学生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汇报学习成果,学生也可对不理解的内容提出疑问,组员间互相讨论,相互帮助,最后教师对讨论结果做出补充和点评。此外,根据学生课前自测的反馈情况,教师也可针对学生反馈难以掌握的知识点、课程中的重难点通过联系学生已有的知识举例说明等方式进行详细的讲解。

以栓剂这一章节为例,根据学习通后台反馈,在上课前掌握该班级学生对本章内容的学习情况。按照预先要求,由小组长分配组员完成备课,按照教材编写的顺序,依次指派组员上台讲述栓剂的概述、栓剂的基质与附加剂、栓剂的制备与置换价计算等内容。笔者依据学生课件准备、讲述流畅度、知识掌握度等方面进行打分,计入全组人员平时成绩。最后,上台对每一组的讲解进行点评,对学生讲述不够全面准确以及根据课前测试掌握不足的部分进行补充说明。最后让学生进行发言,提出疑问,其他同学解答,最后老师补充答案,形成师生互动交流的讨论氛围。

2.3 课后作业布置与反思

在课堂结束后,教师将作业布置与下次课上课前的自学材料发布到学习通等平台,学生可以通过手机终端查看已发布的作业任务和学习资源。原先上传的学习资源也可供学生反复观看,使学生更加高效地完成课后知识巩固复习。课后,教师通过本节课到课率、学生参与度、课前资源播放率、作业正确率等数据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掌握,做好教学反思,以便更好地调整教学的方式与方法。

以栓剂这一章节为例,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设计方式能很好的调动学习积极性,显著降低学生在课堂玩手机、睡觉、聊天的情况,并且由于自身的参与度高,对本章内容的印象更为深刻,总体情况良好。但如果每一堂课的互动均是如此设计也无形中会给学生增加许多负担,因此在本门课程中,对于重点难点较多的章节可以设置几次学生讲解模式的教学,而对于比较容易理解的章节在课前预习不变的情况下可将课堂设置成经典教学为主,科研案例、视频、故事教学、课堂练习与习题抢答、讲解为辅并结合相应实训课堂的新形混合式教学。力争在保证课堂生动有趣、学习效果良好的前提下,为学生减轻负担。

2.4 混合式学习在药剂学教学中的应用评价形式

混合式学习下药剂学课程的教学评价主要包括过程性评价和总结性评价两个方面[4-5]。所谓过程性评价其方式较多,例如考勤、课前自测评价、课堂抢答和发言评价、作业评价等各占总评成绩的10%。总结性评价的评价方式则相对较少,主要是指期末卷面成绩,占总评成绩的60%。

3 结 语

职业教育与普通高等教育不同,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应以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为核心。在经典教学体系中,课程教学更偏重于学科知识的灌输,学生对专业知识的重视程度不足,学习兴趣较低。

混合式教学模式能够让教师根据对学生学习能力、知识背景的分析,整合教学资源,制作符合学情的授课内容,有效组织教学活动,有利于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并且通过这种教学改革尝试,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而教师成为课堂的设计者、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也是学生的学习伙伴、学生学习成果的欣赏者。不仅融洽了师生关系,同时也让教师从单纯的知识灌输中解放出来,着重于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和效率,有效地增加了专业课程的吸引力,从而提高了药学、中药学专业人才的质量。

猜你喜欢
栓剂药剂学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对于非淋菌性宫颈炎患者使用阿奇霉素联合阴道栓剂进行治疗的疗效分析
栓剂用药,姿势不同
关于G20 的知识点
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药剂学理论教学改革的思考
中药药剂学双语CBI教学理念的探索
超临界流体技术在药剂学中的应用
儿科2例栓剂应用不当引起护患纠纷的原因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