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体护理干预应用在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中的临床效果

2021-03-12 07:03王颖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体外循环负性心脏

王颖

心脏搭桥术其实就是冠状动脉搭桥手术,是一种血管桥移植手术,以改善心肌缺血状态的治疗方法[1]。心脏手术具有风险高、环节多、难度大等多项特点,大部分患者对手术安全性与预后均存在一定顾虑,也对临床操作护理具有更高的要求。常规护理缺乏对患者个体性差异的考虑,致使患者预后效果不理想。因此,有效的康复性护理干预措施显得非常重要。本文探讨分析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患者应用整体护理干预对其康复质量产生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 年5 月~2019 年5 月收治的86 例实施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心脏搭桥手术适应症,且排除合并重要器官损害或其他严重慢性疾病患者。按照随机数表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3 例。对照组中男24 例,女19 例,年龄42~78 岁,平均年龄(61.2±6.5)岁,病程1~5 年,平均病程(3.2±0.9)年。观察组中男23 例,女20 例,年龄41~78 岁,平均年龄为(61.9±7.0)岁,病程1~6 年,平均病程(3.3±1.0)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取手术方式,对照组展开常规护理措施,向患者讲解心脏搭桥术的操作方法、适应证与治疗目的,提醒患者注意事项,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的变化,如出现异常需立即采取措施。观察组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①心理护理,大部分采取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治疗的患者对自身疾病、手术操作等缺乏必要的了解。同时入院后住进陌生的环境,很容易出现恐惧心理,且患者担心手术效果,容易产生多种不良情绪状态[2]。患者此类情绪状态必然会对其手术治疗构成不利影响。因此,在整个围术期护理人员应强化对患者心理评估,充分掌握患者的真实想法。对于心理波动比较大的患者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措施,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提高手术配合度和成功率。②术后护理,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心率、脉搏与血压等各项指标,注意心电ST 段的变化,以确定患者心肌缺血的情况。注意询问患者术后心前区是否存在不适,以免引起术后出血等并发症[3]。术后在患者机体康复许可的情况下可加强生活指导,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定时帮助患者翻身、运动,预防长时间卧床加大压疮率。根据患者术后恢复情况予以抗生素预防性感染,以维持引流管通畅。③药物护理,心脏搭桥术患者需长时间用药,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进行药物干预指导,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同时向患者阐明用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强化家属监督力度,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配合度。④功能康复训练,手术结束后,护理人员可根据患者恢复情况加强对下肢功能锻炼,以免引起血栓,叮嘱患者严格遵循使用抗血小板与抗凝药物,并完善术后相关检查。加强术后康复锻炼,可在术后第1 天指导患者踝关节训练,随后可逐渐展开股四头肌伸缩训练、足趾伸缩训练[4]。患者病情稳定后可逐渐指导患者展开步行锻炼。护理人员应注意锻炼量以患者耐受性为准,逐渐增加运动量,以免引起患者不适。⑤出院指导。心脏搭桥手术操作相对比较复杂,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对比较高。部分符合出院指征的患者要求出院,护理人员应加强出院指导,提醒患者出院后相关注意事项,促使其对出院后的相关事项有基本的认识,以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5]。与此同时出院后还应叮嘱患者定期来院复查,如出现不适随诊,以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减少术后并发症产生。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HAMA、HAMD)评分、护理满意度、生活质量评分。统计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利用HAMA、HAMD 评估患者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情况,HAMA 与HAMD 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焦虑、抑郁越严重;利用简明健康状况调查量表(SF-36)评价患者生活质量,包括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评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 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以及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3%(41/43)高于对照组的76.7%(33/4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HAMA、HAMD 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患者HAMA、HAMD 评分均低于护理前,且观察组患者HAMA、HAMD 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护理后,观察组躯体功能、认知功能、角色功能、社会功能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分)

表1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负性情绪评分(,分)

注:与本组护理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护理后比较,bP<0.05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

3 讨论

心脏手术存在一定风险,患者需承受疾病带来的痛苦,还可能会出现抑郁、焦虑、紧张等负面情绪。负面情绪对患者机体康复会构成不利影响,且还可能影响手术安全性[6]。对于此类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措施显得非常重要。整体护理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以患者为中心。由于心脏外科手术器械数量比较多,护理人员提供护理服务的过程中需熟练手术步骤,完善各项准备,加强术中配合,术后予以有效的指导措施,有利于提高患者康复质量[7]。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实施整体性护理方法,相对于常规性护理措施的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负性情绪明显减弱,生活质量明显提高。说明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术患者接受整体性的康复护理有利于其预后。

综上所述,针对体外循环心脏搭桥手术患者予以整体护理干预措施,可以调整患者负性情绪的同时,还可以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

猜你喜欢
体外循环负性心脏
共患难, 更同盟:共同经历相同负性情绪事件促进合作行为*
非负性在中考中的巧用
心脏
建立我国体外循环专业技术规范刻不容缓
个性化护理干预对子宫全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希望疗法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
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巡回护士护理配合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体外循环的术后护理
有八颗心脏的巴洛龙
高压氧对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辅助治疗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