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见性护理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前后的作用研究

2021-03-12 07:03王蕊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6期
关键词:宫外孕预见性输卵管

王蕊

宫外孕大出血是孕妇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其会严重危及到患者的生命[1]。孕囊在输卵管内发育到一定阶段,则会对输卵管肌层产生侵蚀,甚至穿破浆膜层,最后造成输卵管破裂,因输卵管血管丛相对较为丰富,若发生破裂,其腹腔内则会发生大出血,患者可在较短的时间内出现休克,并伴有心慌、意识模糊以及四肢发冷等症状。根据相关研究得知,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能减少患者的出血量,并改善其心理状态[2]。为此,本次将本院于2017 年8 月~2020 年5 月份期间接治的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对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对其护理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研究结果如下所述。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于2017 年8 月~2020 年5 月接治的200 例宫外孕大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100 例。对照组年龄23~37 岁,平均年龄(26.78±3.41)岁,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59 例,卵巢妊娠41 例;研究组年龄22~38 岁,平均年龄(27.35±3.55)岁,其中输卵管妊娠破裂58 例,卵巢妊娠42 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患者均对本次研究目的知悉,且自愿参加,并签署相关知情同意书,此次研究已通过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纳入标准:①所有患者均表现为失血性休克症状。②宫外孕有停经的病史;③腹痛,当破裂时大出血会出现下腹部撕裂样的疼痛,常常伴有恶心、呕吐,腹部可有压痛、反跳痛。排除标准:①患有严重器官功能性障碍疾病;②患有精神类疾病;③过敏体质;④无法配合此次研究的患者。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在患者入院后,对其病史、基本资料等予以了解,建立护患关系等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采取预见性护理干预,具体如下。

1.2.1 严密观察病情 将患者送入抢救室,绝对卧床为平卧体位,将其下肢抬高至20°,将其头偏向一侧,确保其呼吸通畅,护理人员对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给予及时清除,紧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面色、皮肤温度、湿度以及颜色,同时要观察其腹痛的性质、持续时间和特征变化,避免不必要的移动,预防加重出血情况,给予患者保暖措施,预防其受凉,避免体表加温引起皮肤血管扩张,对其重要器官的血灌流产生影响,病房温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1.2.2 供氧治疗 给予患者充分有效的供氧抢救措施,对于烦燥不安、神志不清的患者需要及时给予高浓度氧气吸入,氧流量控制在4~6 L/min;确保氧气输入畅通,并且对其给氧情况予以观察,对患者的生命体征,以及其他指标变化予以检测。

1.2.3 补充血容量 静脉通道是抢救的关键,需要对患者建立静脉通道,同时要确保输液畅通,使用16~18 号静脉留置针,对于穿刺存在困难的患者将静脉管切开,按照患者血压、心率以及颈静脉充盈情况对输液速度进行调节,常用林格液,因平衡液类似细胞外液,大量输入对氧的输送不会产生影响,同时还能起到维持循环功能的作用,大量输血的患者,在应急过程中采取加压补血,因此能够将机体血液循环予以维持,可较好的改善机体缺血缺氧状况。

1.2.4 术前准备 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采集血液标本,进行血液分析、血凝、血型、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以及肝肾功能检查等,置导尿管,确诊后做好术前准备,备皮、药物过敏试验等,插留置导管,术前采用鲁米那、阿托品,用平车护送患者至手术室,向手术室护理人员详细交待患者的病情以及用药情况。

1.2.5 心理护理 由于患者出血过多,并且对手术产生恐惧、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有生育需求的担心手术会影响生育,护理人员向患者以及家属告知该病的危险性和手术的重要性,将院内先进设备以及医护人员的高超技术,告知患者宫外孕的生育能力取决于对侧卵巢及输卵管是否正常,促使患者了解生育、生殖问题,缓解其不良心理情绪。

1.2.6 术后护理 患者术后6~8 h 采取半卧位,次日协助患者坐起,逐渐协助患者进行床下活动,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以及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及血氧饱和度和血压是否正常;术后禁食6 h 后给予流质饮食,主要以清淡为主,给予患者高热量、高蛋白食物;注意患者腹部切口有无渗血情况,若发生渗血时,要及时的告知医生,并协助医生做相应的处理。

1.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焦虑与抑郁评分、24 h 出血量。护理效果判定:显效:患者通过护理后,出血有显著减少,相关症状均已改善;有效:患者通过护理后,出血有所减少,相关症状均有所改善;无效:患者通过护理后,出血情况与相关症状均无改善。护理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焦虑、抑郁评分分别采取焦虑和抑郁量表进行评分,分值越高则说明患者抑郁、焦虑程度越高。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 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 研究组患者显效69 例(69.00%),有效27 例(27.00%),无效4 例(4.00%),护理总有效率为96.00%。对照组患者显效58 例(58.00%),有效29 例(87.00%),无效13 例(13.00%),护理总有效率为87.00%。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效果比较[n(%)]

2.2 两组焦虑与抑郁评分比较 研究组患者焦虑评分为(28.57±3.89)分,抑郁评分为(22.78±2.65)分;对照组患者焦虑评分为(47.32±5.34)分,抑郁评分为(49.78±5.67)分。研究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380、43.139,P=0.000、0.000<0.05)。

2.3 两组24 h 出血量比较 研究组患者术后24 h 出血量为(84.32±2.67)ml,少于对照组的(164.83±3.79)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3.661,P=0.000<0.05)。

3 讨论

宫外孕是妇产科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患者会并发阴道出血,则会对其健康产生影响,甚至可危及到患者的生命安全,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3]。在对该病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加强护理干预,对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予以提高,进而能够对患者的预后予以有效的改善。

本次研究对宫外孕大出血患者采取了预见性护理干预,该护理方法在施行后,能够保障在急诊工作中将所有的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条理性,患者在复杂的情况下,也能施行预见性护理,可较好的缓解患者的疼痛感,取得最佳治疗时机,防止对患者产生不利的影响[4]。预见性护理在临床上施行过程中,需要将护理模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运用,当患者送往医院后,护理人员要对患者的临床表现做出冷静反应,及时对患者进行相关护理干预,向其提供帮助,甚至是对患者下一步可能发生的情况做出比较准确的判定,提前采取护理干预措施。同时在施行预见性护理后,可有效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降低其出血率,并且对针对宫外孕患者给予较多的保护,降低其不适情况发生,向患者提供较好的治疗和以及较多的帮助[5]。根据本次研究结果得知,研究组患者护理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术后24 h 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结果比较可以充分证明,预见性护理用于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的康复效果要明显优于常规护理干预。

综上所述,在宫外孕大出血患者抢救中采取预见性护理,其护理效果较为显著,能有效提高护理有效率和护理满意度,并减少出血量以及缓解不良心理,该护理方法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宫外孕预见性输卵管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怎样预防宫外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原来是输卵管积水惹的祸
减少胸腰椎术后腹胀的预见性护理策略及其成效
腹腔镜治疗宫外孕的护理体会
宫外孕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预见性护理在手术室感染控制中的应用效果
预见性护理在喉炎患儿中的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