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龙6切片的抗菌改性

2021-03-15 08:32赵献峰
山西化工 2021年1期
关键词:碘化抗菌剂尼龙

赵献峰

(阳煤集团太原化工新材料有限公司,山西 太原 030021)

尼龙6纤维(锦纶)用于运动服装、高档服饰、渔网丝、帘子布、地毯丝等与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行业。纤维中的微生物,只要条件适宜就会迅速繁殖,导致纺织纤维表面附着杂色、变色、脆化、霉变、虫蛀等,当织物与人体接触时,还能引起人体皮肤感染[1]。微生物分泌的酶还能分解人体分泌物,这就是纤维制品产生臭味的原因之一。

如今国内己内酰胺技术日益成熟,产能不断扩大,同时尼龙6大容量连续聚合工艺规模化不断扩大,尼龙6成本降低,市场价格不断下降,其在人造纤维所占比重逐年上升。随着生活品质的提高,人们对健康重视程度加大,对于具有抗菌性能的化纤产品的需求将会进一步增长。

本文采用壳聚糖-银/二氧化钛(CA/T)复合抗菌剂与尼龙6(PA6)切片通过共混的方式,制得具有抗菌性能的改性PA6切片。并采用JSM-7100F型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改性前后的PA6切片的形貌、结构进行观察;采用HCT-1型微机差热天平对试样的热稳定性进行表征;通过抑菌环实验和荧光染色的方法对改性后尼龙6的抗菌性能进行验证。

1 实验部分

1.1 实验试剂

壳聚糖-银/二氧化钛(CA/T)复合抗菌剂,自制;尼龙6(PA6)切片,自产。

1.2 仪器及设备

微型锥型双螺杆挤出机,武汉市瑞鸣实验仪器有限公司;扫描电子显微镜(SEM),JSM-7100F,日本电子公司;微机差热天平,HCT-1型,北京恒久科学仪器厂。

1.3 实验过程

将尼龙6(PA6)切片与壳聚糖-银/二氧化钛(CA/T)复合抗菌剂按照比例混合均匀,通过锥形双螺杆挤出机熔融共混后挤出,采用冷却水降温冷却后进行切粒、干燥,最终得到抗菌改性后的PA6切片。

1.4 检测及表征

采用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FSEM)观察抗菌改性前后PA6切片的微观形态及分布,同时对抗菌改性切片进行面分布扫描测试,观察表面各个元素的分布状态;采用微机差热天平对改性前后的PA6切片的热失重进行热分析测试;采用抑菌环实验对抗菌性能进行表征,并通过通过吖啶橙/碘化丙啶(AO/PI)荧光染色法检测改性切片表面的抗菌性能,所用细菌菌种为E.col和S.aureus。

2 结果及讨论

2.1 SEM分析

第27页图1为抗菌改性前后的PA6切片SEM图像。其中,图1a)为未改性的PA6切片,图1b)为抗菌改性的PA6切片。如图1b)所示,抗菌改性后的PA6切片树脂基体,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相容性较好,无明显团聚现象,抗菌改性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图1 改性前后PA6的SEM图像

为了进一步分析各种元素在抗菌PA6切片中分布情况,对抗菌改性PA6切片做面分布测试,结果如第27页图2所示。Ag元素与Ti元素均匀分布于PA6切片表面,表明CA/T复合抗菌剂均匀分布于PA6切片树脂基体上。

图2 抗菌改性PA6切片中各元素面分布图

2.2 热重分析

图3是PA6切片改性前后的样品热重分析图(TG)。从图3中TG曲线观察到,在温度低于350 ℃时,抗菌改性前后的PA6切片较稳定未发生分解反应,没有明显的失重现象发生;当温度在350 ℃时,PA6切片开始剧烈分解,而抗菌改性PA6切片初始分解温度有所增加;达到400 ℃左右开始分解,且分解速率小于未改性PA6切片的分解速率;当温度达到500 ℃左右时,两种切片热失重基本完全分解。未改性PA6切片在热分解过程中的残炭量几乎为零,改性PA6切片在达到衡重后仍有残留。结果表明,抗菌改性PA6切片由于有复合抗菌剂的掺杂作用,使PA6切片的结构更稳定,初始分解温度升高,提高了PA6切片的热稳定性。

图3 PA6切片改性前、后的热重曲线

2.3 抗菌性能分析

图4分别为抗菌改性前后PA6切片的抑菌环直径效果图,其中,抗菌改性后的PA6切片对大肠杆菌E.coliATCC 8099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aureusATCC 6538的抑菌环直径分别为10 mm和9 mm,均大于抗菌剂的抑菌环要求的标准7 mm[2]。这说明,抗菌改性后的PA6切片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达到了抗菌的效果。

图4 抗菌改性前后PA6切片的的抑菌环效果图

采用对细菌E.coli和S.aureus使用吖啶橙/碘化丙啶(AO/PI)荧光染色的方法对抗菌改性后的PA6切片进行验证。活着的细胞可以积累吖啶橙,而死的细胞不能;碘化丙啶可以和细胞内的核苷酸相互作用,其只能渗透到细胞壁破损的细胞内。因此,吖啶橙/碘化丙啶混合染色试剂可以用来检测活着和死亡的细菌菌落,活的和死的细菌可以通过呈现出的绿色和红底色明显的区分出来。将20 μL吖啶橙/碘化丙啶的混合溶液滴加在样品表面并涂覆均匀,在避光下放置;然后用荧光显微镜观察染色后的细菌,确定细菌的死活,从而评判切片的抗菌性。

如图5所示,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刚开始切片表面全是绿色的活着的细菌。12 h后,切片表面几乎没有了绿色的活着的细菌。由以上研究可知所得的抗菌PA6切片具有优异的抗菌性。

图5 细菌与抗菌切片表面接触前后的荧光染色图

3 结论

本文通过CA/T复合抗菌剂对PA6切片进行改性。PA6切片树脂基体大小均匀,分散性好,相容性较好,无团聚现象,拥有永久的抗菌性能且结构更稳定,热稳定性更强。抗菌改性后,对革兰氏阴性菌(大肠杆菌)和革兰氏阳性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均很好的抗菌性,达到了预期的改性效果。

猜你喜欢
碘化抗菌剂尼龙
一种抗菌性聚碳酸酯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新疆有色金属研究所无水碘化锂销往印度
基于特征碘离子的非靶向筛查鉴定河北省地下水中碘化消毒副产物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抗菌剂不同毒性比混合对大肠杆菌的联合效应研究
刺激响应型抗菌剂研究进展及在胶原抗菌防腐中应用展望
纺织品抗菌剂分类及安全性评价探讨
尼龙
物理学家首次制作出二维磁体
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定碘化亚铁溶液的实验分析
基于有限元的尼龙板热膨胀性能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