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转班级手账,让班级管理“嗨”起来

2021-03-15 23:24王科威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 2021年6期
关键词:班级管理

王科威

〔摘要〕常规的班级日志会“高开低走”,要想使班级日志焕发生机,关键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给学生提供展现个性的平台,从而将“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班级日志成为班级手账,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关键词〕班级手账;班级管理;班级日志

〔中图分类号〕G44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2684(2021)06-0068-03

班级日志作为一种管理举措较为常见,其基本功能大同小異——由专人记录班级日常,全面掌握班级动态,致力于建设优良的班风学风。作为一种班级管理的辅助手段,班级日志使学生担当了“书写”的角色,承担起“管理”的责任,使得被管理者与管理者有了“角色转换之间”的融合。然而,实际操作中班级日志的书写往往虎头蛇尾,乃至其化身“鸡肋”直至形同虚设。

为何班级日志会“高开低走”?从客观上看,班级从组建、磨合到稳定,班级日志的记录渐趋重复单调,容易沦为应付。从主观上看,班级日志的定位始终指向管理,自然造成与学生的隔阂;从客观上看,班级日志的使用过于生硬呆板,难免导致审美上的疲劳。要想焕发班级日志的生机,关键还在于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提供学生展现个性的平台,从而将“要我写”转变为“我要写”。班级日志摇身一变成为班级手账,就可以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手账”一词源于日本,是经常带在身边的,记载心想、要做、怕忘的各种事情的小型记事本。它并非简单的记事本,而是集日程安排、生活感悟、读书心得、消费收支为一身的超级手册,常配以创意手绘插图,还会用彩色胶带、贴纸、印章等来装点。手账深受当下年轻人的喜欢,进而形成了“手账哲学透视人生”的“手账文化”。

高三,学生们不仅要经历“暗无天日”的高考复习,更要翻开迈向成人的新篇章。这一年,学生们将要遭遇不同程度的心理起伏,承受大小不一的情绪波动。开学第一天,我就在班级发起了“班级手账”活动,希望用手账记录下这一年所有人的快乐与悲伤、阵痛与成长。既然是手账,那么除了记录班级公共情况,我将更多的表达空间和书写意愿完全交给学生,希望将这块公有的“集体田” 打造成大家的“后花园”。 其间,书写班级手账并非一帆风顺,也曾受到学生的质疑甚至抵制:有人“吐槽”手账没什么可写,有人担心手账难以为继……从开始的“无人问津”到后来的“你争我抢”,从原先的“烫手山芋”到之后的“香饽饽”,从起初“担心写不完”到最后“唯恐不够写”,这本越变越厚的手账本就像一个神奇的容器,装满了一群人整整一年的光阴故事。 翻开厚厚的班级手账,我由衷感慨:小小手账,魔力无穷!

一、兼顾公共属性,开启管理新常态

班级手账不仅面向学生,同时也是个体与班级、老师的联结点。它不仅具备十足的 “私人性”,也带有一定的“公共性”。作为班级手账,它首先应该是班级管理的手段,其次才是个体书写的园地。如果主次不分、本末颠倒,班级手账就会模糊定位,混同于个人手账。但公共手账又区别于个人手账,在“我”的视角之外还有“我们”的立场。 在常规管理中,班主任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班级情况,针对某些问题采取不同的管理策略。有可能是自身及时发现,进而当场解决,也有可能是间接途径了解,进而对症下药。班级手账除了有助于班主任掌握班级的“第一手资料”,还因为它采取了学生自我的写作视角,能够让学生对自己的行为体察入微,有利于他们自我纠偏。

例如,某学生在自习课期间提早出教室去门卫拿东西,结果被值周老师发现导致班级扣分。按照常规处理,班主任在得知情况并调查清楚后对该学生进行一番教育,也能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手账给予了该学生当天的书写权,使他对自己的行为做了较为自觉而深入的反思:“此事虽小,但不容忽视。因为出门在外,你打上的是班集体的标签,个体的荣誉与班级紧密相连,请大家引以为戒,做遵法守法知法用法的班级一员……”这样的记录不仅有助于班主任了解事情的原委,更有利于学生开展自我教育。相比而言,这样的管理方式更人性化,如此的自我教育更具实效。

由此可见,手账不仅可以兼顾公共属性,使得班主任的管理事半功倍,更可以加强学生个体的自我纠偏,形成班级管理新常态。

二、彰显个性特长,创设个体新平台

重视学生的个性发展既符合当前选择性教育的特点,也更贴近个体的发展需求。然而在现实中,无论是学校还是班主任,首先关注的是整体。在以数据考核为主流的评价体系中,整体的表现无疑是关键。个体的特殊性难免会与群体的同一性产生矛盾,管理者往往要求个体服从整体,甚至会为了整体的利益而抑制个体。 班级日志立足于整体,让学生从“我们”的视角去观察、记录“我们”的情况,因而容易成为管理手册。相似的条目,雷同的描述,枯燥的重复,难免让学生产生书写倦怠乃至抗拒书写。然而,班级手账却能给予学生书写的自由,在“我们”的视角之外开辟“我”的专栏。

与千篇一律的官方日志相比,手账往往千人千面,不同的学生会有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表达特色。正因为手账允许个性的表达,才极大刺激了学生书写的欲望,激发了他们参与的热情。有些学生会在形式上绞尽脑汁,在日常的日记体形式之外另辟蹊径:有的以虚构小说的样式艺术化地记录,起承转合,颇有看点;有的以实验报告的样式学术化记录,寓教于乐,令人大开眼界;有的以“绝密档案”的样式个性化记录,亦庄亦谐,使人印象深刻。 有些学生会在内容上推陈出新,在常规的文字表达之外尝试借助更多元的表达方式:有人配之以自己喜欢的“爱豆”卡贴或明信片,宣告自己“无脑粉丝”的身份,招来“志同道合”者跟帖呼应;有人长篇大论地谈论自己的爱好,向不明就里的同伴做一番“科普式”的普及;有人充分发挥自己的绘画或写作特长,创作一篇似真似幻的班级小说,描绘一幅活灵活现的班级图景。

极具个性化的公有手账,不仅有助于在“整齐划一”的管理模式中打造展示学生个体的平台,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特长,也有助于班主任与学生之间相互了解,让班级产生更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黏合师生关系,打造情感催化剂

班级管理如果仅仅单维度指向学生,一味偏重学生层面,往往并不能收到理想的管理效果。内部人际关系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不可小觑,班主任要善于利用各种手段、发现各种机会来经营和维护师生关系。 师生关系主要建立在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上,高中阶段,师生相处时间有限,形式单一,师生当面交流往往受到场合、时间、身份、性格等限制,如果辅之以班级手账,师生关系可能会更进一层。在手账中,学生会放下心理包袱,说当面不敢说或不好说的话。一方面,手账能够满足学生对老师的“诉说”欲求,充分彰显学生的个性特点;另一方面,通过手账,师生能够开展双向交流,使老师更了解学生的所思所想。 例如,班级有老师因为身体原因而请假一段时间,学生们在手账中纷纷表达对老师的关心,形成了“某某老师不在的第N天,很想他”的“问候体”,并且默契地排列队形依次接龙。老师康复归来,看着这些文字,异常感动。

班级手账给学生提供了别样的自由,让学生以不同的视角去观察、记录老师的言行举止,幽默有趣地塑造了教师群像。他们或搜集某教师的日常语录,并加以生动演绎;或描摹某教师的典型形象,加以写真展示;或记录某教师的课堂镜头,加以夸大渲染…… 既然是公共手账,老师们同样也有“看”和“写”的权利和自由。翻看手账成了老师们的课前“热身”活动,手账的内容让师生忍俊不禁乃至开怀大笑。同时,手账也激发了老师们书写的欲望,老师们通过自己特有的视角对学生的记录予以回应,不仅让学生见识了老师们的另一面,更让他们感受到了老师的宽容与关爱。

融洽的师生关系是班级管理的助推器,可以增加管理成效。而小小的手账,就是一方黏合师生关系和情感的催化剂。

四、舒缓情绪压力,开展班级成人礼

到了高三,学生或多或少都有心理压力,只是个体的程度和表现不同。随着学业负担的增加和考试频率的加快,学生情绪上的焦虑与日俱增。 学校高度重视高三学生的心理状态,更将其作为年级管理工作的重心。国旗下讲话、励志讲座、成人仪式等活动形式多样,对学生的心理压力能起到一定的调适作用。然而这些活动只能着眼于群体,无论是内容还是形式都无法满足个体的特殊需求。而且这种群体性的活动并不具备常态性,而学生心理上的壓力、情绪上的焦虑无时无处不在,并非“呼之即来挥之即去”,因此我们需要有更加贴心恰切的途径来关注并舒缓这种压力和焦虑。 班级手账能够给予学生宣泄情绪的空间,让他们记录生活和学习中遇到的烦恼和困惑。尽管它无法直接解决问题,但让学生敞开心付诸文字其实就是一种“间接”的解决方法。即便手账中是抱怨、吐槽等言论,也不失为一种自我的疗愈。此时,手账就充当了学生情绪的“变压器”,甚至成为他们的“出气筒”。 与学校举办的成人仪式相比,利用手账开展个体的成人宣言则显得温馨而独特。生日当天,手账就由“小寿星”来写,由他或她来记录这意义非凡的一天。尽管没有盛大的生日宴会和隆重的庆祝活动,但是来自同学们的祝福和礼物,让“小成人”非常感动。 班级手账不同程度地舒缓了个体的情绪压力,更见证着一个又一个学生走向成熟。

五、同步毕业仪式,辑录青春

高三最后阶段,学生们都意识到高中生涯即将结束,虽然头上依然悬挂着一把“高考之剑”,但毕业氛围还是慢慢浓厚起来。与大学毕业季的多姿多彩不同,高中的毕业季相对简陋,基本上是在学习中度过,因为一切都要服从于高考复习。尽管学校或班级会举办毕业仪式,比如常规的高三年级毕业典礼,但往往主题无法脱离高考。很多时候,与其说是毕业典礼,不如说是高考动员。 其实,毕业不仅仅是一个结果,更是一个有意义的过程,可以让学生在日常学习中感受毕业的氛围,进而引导他们珍惜剩下的时光,这对于高三最后阶段是很有意义的。手账则可以真实而温情地记录个体的所思所感,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的文字保存这一段难忘的奋斗时光。例如最后一次升旗仪式,有学生对此加以记录并回顾了在学校三年来的升旗仪式,引发了诸多学生的回忆;比如在手账中记录最后一次课间操,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的活动也变得意义非凡,有学生记录并拍摄了大家认真做操的场景;如最后一次大型考试,这些从“枪林弹雨”中过来的“老兵们”也会心生感慨,在紧张考试之余记录自己的心路历程…… 一本小小的手账,在最后阶段成了“抢手货”,想写的人越来越多,写的字数和面数也越来越多。很多学生纷纷掏出了“压箱底”的存货,用高中期间拍摄的照片、制作的卡贴装饰手账。通过手账,学生们学会了珍惜时间,珍视彼此之间的友谊。 高考结束,尽管学生各奔前程,可这本厚厚的手账依然珍藏在所有人的心里。它不仅忠实记录了学生们度过的高三,更成了学生们未来的念想。它成了文字版的集体照,留存着一个又一个鲜活而丰富的灵魂。它同步了毕业仪式,记录了一群人高三一年的人生印记。班级手账,就是一本青春纪念册,辑录了所有人闪闪发光的美好岁月。

合上厚厚的班级手账,我不禁想说:不妨玩转班级手账,让班级管理“嗨”起来!

(作者单位:浙江省宁波市北仑中学,宁波,315800)

编辑/刘 芳 终校/刘永胜

猜你喜欢
班级管理
浅析师爱在班级管理中的作用
学生喜欢的特色评价与激励措施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以生为本”做好班级管理工作
让“量化”更加的“亮化”
如何有效利用游戏实施班级管理
对班主任管理的几点看法
利用微信做好班级管理工作的实践研究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