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问学单”提升数学单元“整理与练习”的教学效果

2021-03-17 15:18姜浩坤邱冬玲
江苏教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小学数学

姜浩坤 邱冬玲

【关键词】小学数学;问学单;单元“整理与练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78-0072-02

单元“整理与练习”有着查缺补漏、总结归纳和实践训练的作用,还能帮助学生建立相应的数学知识体系,巩固相关数学知识,是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下,我国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练习”课堂的主要教学模式就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和练习,大多都是从教师的角度出发进行课堂设计和习题演练,而忽略学生的实际学习需求,导致实际练习和整理难以取得良好的效果。“问学单”是以学生为主体,围绕学生的“问”和“学”展开的单元整理和练习模式,通过引导学生发“问”,激发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积极性,进而实现“学”的过程。“问”和“学”实际上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同构共生的。这种从学生视角出发的教学模式,不仅能有效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还能保障单元“整理与练习”的有效性。

1.勤学好问:强化交流,解决实际问题。

在实际运用“问学单”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从“不会问”到“学会问”,再到“主动问”,最后能“问得好”。在教学中,教师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不断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和策略,逐步构建“问”“学”“活动”一体化的新型教学模式,激发学生“问”的意识,培养他们“问”的能力,促进学生真正做到“勤学好问”。基础能力稍弱、学习能力不强的学生大多提出的都是与基础知识相关的问题;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则会主动思考,提出一些具有外延性的问题。对于前者,教師可以引导学生查阅课本,也就是“问教材”,或者鼓励学生向同伴请教,也可以全班交流解决大家普遍存在的困惑,即“问同学”。后者通常需要“问教师”,教师可以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并适时点拨,引导学生更深入地思考并解决问题。

如复习“小数乘法”,学生常见的小数乘法的计算思路主要有以下几种:一是知道算法,但不清楚具体原因;二是在做应用题时,通过调整计量单位,将小数转化为整数进行计算,之后再将小计量单位转化成题目要求的大计量单位;三是用积的变化规律进行小数和整数的转化,以此解释计算原理;四是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解释和计算。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教师就可以从这几类计算思路入手,以实际例题引导学生分别按照这几种计算思路分组进行计算和分析,针对不同的计算结果开展小组讨论,探讨计算结果出现差异的原因,并提出解决问题和避免出错的方法。之后,由教师对学生的想法进行总结和归纳整理,帮助学生明确知识要点。另外,还可以将课堂讨论过程中尚未解决的问题转化成“课后问”,鼓励学生课后展开讨论和探究。

2.因材施教:实现差异化教学。

“问学单”中“问”的主要目的,就是在复习时结合学生提出的问题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这也是因材施教的重要体现。因材施教是指教师应该从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个别差异出发,针对学生的志趣、能力等方面的差异采取不同的教育策略。

“问学单”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其一,问自己,主要针对本单元中的基础问题进行设计提问,了解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其二,问教材,主要针对单元中各部分知识结构的关联进行提问,有助于学生初步构建单元知识结构;其三,问同伴,这里的同伴既可以是学生也可以是教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问学单”上将单元学习和复习过程中真实存在的疑惑和问题写出来,并用问题引领学生与同伴进行深入交流与探讨。如教学苏教版五下“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单元的“整理与练习”,笔者设计了如下“问学单”。

(1)问自己

①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5份,取其中3份的分数是( ),它的分数单位是( ),再添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单位“1”。

②[1113]里面有( )个[113];( )里面有3个[14];3个[15]是( )。

③把下列分数化成分母是40而大小不变的分数:[12] 、 [34] 、 [78] 、 [310] 、 [1320] 、 [7880] 、 [33120] 。

④填空:[152] = ( )[(   )2];2[35] = [(   )5];[186] = ( ) = [(   )4]。

(2)问教材

采用不同的方式比较大小:[25] ( ) [34] ;[23] ( ) [34] 。

①转化法:将分数转化成分母相同而大小不变的分数进行比较;转化成小数比较大小。

②图形法:在分数的意义的基础上,通过图形表示分数的大小。

(3)问同伴:针对不同学生的情况设计个性化的“整理与练习”作业,学生可以选择自己薄弱的题型进行解答,有问题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综上所述,在小学数学单元“整理与练习”教学中,“问学单”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在设计和运用“问学单”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对教学设计进行优化,还需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互动,做好知识的梳理和总结。

(作者单位:南京市中华中学附属小学)

3745500589249

猜你喜欢
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反思型” 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生活化教学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影响探析
小学数学课堂选择生活情境的误区及对策
数学教学中的互动教学策略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优化例题呈现方式夯实数学教学研究
数学错题的自主管理与有效利用研究
建模思想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