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量化认定

2021-03-22 02:44冯凯张志军赵佩璇于小锋
科学大众·教师版 2021年3期
关键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

冯凯 张志军 赵佩璇 于小锋

摘 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是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的起点,更是实现“精准扶贫”的关键。目前在实际认定工作中由于存在认定成本高、可信度不强、缺乏动态性等问题,使认定工作成为资助工作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文应用层次分析法,通过分析影响我校学生家庭经济困难的因素,初步构建了科学的量化认定体系,使认定工作更加精准。

关键词:中职;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量化认定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21)3-072-002

我国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绝大多数来自农村,学生家庭的经济支付能力有限[1]。健全的中职学生资助制度在中职教育的发展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为中职学生求学提供必要的物质保障[2]。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是合理分配各种资助资源的基础,也是有效开展各项资助工作的基础,更是中职资助政策落实到位的有力保障。近年来,大量的高校资助工作者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的构建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周玉[3],项家春[4],李少阳[5]等一些高校学者运用数学模型方法将定性评价与定量测评结合,取得了一定的实效。但当前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仍没有统一的标准和方法,主要是依靠学生填写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判断学生家庭经济状况,确定其贫困等级以及是否受助。该种方法人为因素过重、标准不统一,不同的评议小组可能会出现截然相反的结果。因此,本文通过层次分析法探索构建适合本校中职学生家庭经济困难认定体系,为实现精准认定提供途径,为实现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打下良好的基础。

一、当前认定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可信度不强

当前认定主体以生源地为主。在实际操作中,生源地的县、乡、村大都愿意为学生开具贫困证明。由于缺乏有效的监督、审查及约束机制,导致开具的证明可信度不高。

2.认定成本高

在生源地认定的基础上,学校需要核实其家庭经济状况。在审核过程中,由于资金及人力有限,学校展开全面的实地调查成本太高。只能实地走访一定比例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大部分是依据学生开来的证明、电话访问、在校观察及民主评定等方式。其中难免有弄虚作假的“假贫困生”获取资助。

3.缺乏动态性

贫困是随着时间而变化的,有的贫困生已经逐步脱贫,学校由于数据的滞后性,不能及时动态的掌握学生经济状况,只能通过学生提交的证明材料进行判断。

二、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方法的构建

运用层次分析法构造系统模型,分三个步骤:首先根据影响因素设立层次结构模型;建立层次结构图之后,对上述因素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最后对矩阵进行一致性检验。

1.构建结构模型

根据《陕西省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暨国家教育资助申请表》及对多年资助工作者、班主任及学生进行问卷分析,得出影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主要因素。实际工作中,有些影响因素是被广泛认同的,包括建档立卡家庭子女、低保家庭子女等被扶贫部门认定的学生,这些学生都可以直接认定为困难生。因此,本文构建的指标体系重点是研究一般致困因子。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分别为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支出状况和个人综合表现三个方面,共3个一级指标,14个二级指标,在二级指标下再具体细化选项(具体内容见表1)。最终构建出的模型为:最高层为判断学生是否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间层为家庭收入状况、家庭支出状况和个人综合表现,最底层为具体细化分项。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认定主要从家庭收入和家庭支出两方面来考察,但资助最终目的是育人,因此在认定体系中优先资助表现良好、积极向上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采用的指标包括学习成绩、遵纪守法情况和奖励情况。这种模式可以激励广大学生遵纪守法,刻苦学习,从而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習习惯。

2.构造判断矩阵

建立层次结构图之后,要对上述因素两两比较构造出判断矩阵,来确定它们的重要性。

3.判断矩阵一致性检验

一致性指标:CI=λ-n/n-1

一致性比率:CR=CI/RI 当CR<0.1时,表明A的不一致性程度在可容许范围内,通过了一致性检验。

4.验证量表

为验证本量表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将此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在本校进行样本调查,共发放调查问卷168份,回收166份,无效调查问卷2份,问卷回收有效率为98.81%。通过进一步分析,发现有6名学生实际认定结果和问卷调查结果不符。通过与每名学生证实,有2名学生在填调查问卷时有意夸大家庭经济困难程度;有2名学生确实家庭困难而未被认定;有1名学生实际不应该被认定为困难;另外1名学生所测结果和家庭实际情况一致,只是在认定时自己未申报。通过调查结果分析,此量表可以较好地甄别家庭经济困难学生。

三、讨论

运用层次分析法进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的优点。

(1)在理论依据的基础上,科学性地进行困难学生认定,结果科学合理。

(2)将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减少了人为因素带来的误差,以高了认定的可操作性,帮助决策者做出决策。

由于此量表的基本信息来源于学生,因此学生是否如实填写是决定认定结果能否精准的关键。为避免“假贫困”现象,需进一步构建诚信追责制度。当发现虚报造假等不诚信行为时,学校立即取消该生的贫困生认定资格,并开展批评教育,更需追回之前获取的资助金额。

贫困生的认定是一项过程长、内容多、系统化的工作,包括前期调查、评议到中期的认定,再到后期的监督。

因此在实施过程中需要遵循以下原则:(1)此模型的指标体系及权重值不是一成不变的。可以根据政策调整以及合理化的建议进行相应的补充与修正。

(2)健全监督机制。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群体的互相监督作用,同时也要保护好参与监督工作的学生。

(3)动态管理,根据学生资助管理信息系统、掌握学生日常消费信息,以及学生反馈、举报信息后,要能够及时地进行调查,及时更新数据。

近年来随着高中阶段职普比的逐步落实,中职学生人数逐年增长,因此贫困生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因此建立实效、可操作的认定体系就显得十分迫切与重要,本文在调研的基础上,通过检验,最终形成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量化表。此量化表是否准确的关键是学生是否能够真实地填写自己的家庭情况,因此需要将监督机制、信息动态机制、惩罚机制与本量化表配套使用,共同形成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体系。另外,精准认定只是精准资助的最基本工作,还需精准育人等后续工作的合力,才能真正的由“供血”上升为“造血”。

基金项目:2017年陕西省职业教育研究课题,SZJG-1740

参考文献:

[1]韩云鹏.对中职国家助学金政策实施中存在问题的思考[J]职教论坛.2011(19):80-82

[2]龚筠茜,邱小健.改革开放40年我国中职学生资助制度的回眸与前瞻[J]教育导刊,2018(11):92-96

[3]周玉,熊文强.“量化评分法”在高校精准资助工作中的应用[J]淮南师范学院学报,2017(2):125-128

[4]项家春,台永权,李妍.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认定研究[J]山东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18(1):41-45

[5]李少阳,王志伟,王晓光等.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指标体系的构建[J]高校辅导员.2013(2):36-39

猜你喜欢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中职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浙江试点中职与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心理现状及应对方式研究
高职院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思想现状及对策研究
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职业价值观特征与职业指导研究
浅析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基于实证分析的数据挖掘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精准识别过程中的应用探索
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公益服务意识培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