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工作的策略探析

2021-03-24 13:39陈静虹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25期
关键词: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工作新时期

陈静虹

【摘要】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小学阶段的教育进入新时期,德育也成为小学的教育中的重要内容。生活在高速信息化时代的小学生,有多种渠道了解到各种信息,接触形形色色的事物,学生的人生观、道德观还处于形成的过程。然而有些学生从小被家长宠溺,缺乏德育,缺乏感恩意识,责任感也不强,这样影响到学生未来的发展。本文分析了在新时期如何加强与改进小学德育工作。

【关键词】新时期;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工作

随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发展,我国的教育工作进入一个新的时期。小学阶段的德育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严重影响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培养学生适应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与全面素质教育,加强和改进学校的德育工作,积极引导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发展,为我国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人才。因此,研究在新时期中,如何做好小学阶段中高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一、加强德育工作的重要性

第一,顺应科技与时代的发展需求。随着教育制度和教育理念的改革,小学生的德育工作是重要教学内容,这一教学理念逐渐引起大家的关注,这一理念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德育,让学生得到全面的发展。在新时期中,小学教师积极的培养学生的德育发展,在课堂中开展社会主义与爱国主义教育工作,给学生宣传民族精神,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念,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特别是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他们具有对外界事物充满好奇心的心理特点,加上了解到各种信息的渠道丰富,很容易走向弯路,因此,必须加强小学生的德育工作。

第二,引导学生健康成长。小学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时期。班主任作为班级的主要负责人和具体组织者,其管理模式对学生学习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目前,我国的基础教育体系仍??处于不断改革和完善的状态。在这种情况下,小学班主任的班级管理需要实现有效的创新和实践,通过良好的班级管理对小学生的思想意识、行为习惯、学习态度等方面实施有效的培养和锻炼,才能全面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养能力,以实现新课程改革提出的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学目标。

第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思想比较单纯,没有足够多的社会经验,班主任只要稍加引导,在课堂中积极培育学生的教育工作,对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信息技术发达的时代,小学生接触到各种信息,在自己缺乏判断力的情况下,容易接受一些不良网络信息,严重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在学生的德育形成关键时期,结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在课堂教学进行知识的传授,是非常有必要的。在德育中,积极地向学生传播健康的信息,推进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行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小学的教学内容相当丰富,教师应分析教材中的内容,适当的渗透德育,正确引导学生形成良好的道德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二、新时期加强德育工作的策略

第一,以人为本开展德育工作。管理的要求必须是具体和明确的,在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时,必须坚持以人为本,使道德教育的内容合理地、逐步地分层,易于内化。小学,教育的核心是:社会道德、社会常识教育和教育文化与文明,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的爱当作社会主义的核心内容。在教育新时期中,学生接受各种教育的开放性增强,接受教育的渠道拓宽,单纯的学校教育已不能适应育人的要求了,单一的班主任管理也显得力不从心。所以,学校必须构建多方位、立体化的全员德育网络,校内外相结合,充分协调开发社会、家庭各方面的教育资源,以学生为本进行德育工作。

第二,积极纠正学生的不良心理。作为班主任,应该了解到每一位学生的性格、品质,对一些调皮、破坏课堂纪律的学生进行积极引导。在教学中,积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开展“文明校园”活动,使校园文化建设健康向上,利于学生身心发展。利用每一次升旗仪式及时总结反馈一周内的各类信息,弘扬正气,表扬好人好事,把不正之风消灭在萌芽状态,从而达到德育的目的。对一些性格内向、胆小、自卑的同学,他们不敢表现自己,对集体活动的兴趣不高,也可以说是缺乏集体荣誉感,班主任不能任其发展,而是要积极的引导,使他们慢慢融入班集体。比如,通过举行一些集体性的游戏,大家一起玩耍,或者举行轮流演講,“我是雷锋”“我爱中国”等活动,让大家都活跃起来,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

第三,培养学生的管理与合作意识。想要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只有提高学生的管理与责任意识,亲身体验到其中,才能更有效地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素养。在班级的德育中通过让学生参与到班级管理管理中来,其责任意识、自制力才会有效地提升,这也是实施德育的重要方式。教师要注意培养班干部,可采取轮流制度,确保每一位学生都有机会参与班级管理,设置“轮流班长”“轮流学习委员”等,学生都能成为班级管理的一份子,他们的行为活动自然会自我约束,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沟通交流意识,让学生养成规则意识,教师可以开展游戏活动,将德育游戏化,让每一位学生不仅在游戏中遵守规则,还能够相互交流与合作,促使德育的有效性大大提升。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团结意识,这也是有效开展德育的重要途径之一。

第四,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在小学阶段对学生进行德育工作,可以通过开展道德实践活动,让学生切身体会到道德素养的重要性,才能够更加重视自己的道德发展。开展课堂道德教育的实践活动,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应该做得很好,应该建立良好的学习、课堂和学校风格,使道德教育贴近生活,实践行动。认真组织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接触社会,社会实践活动看作是一个重要途径,加强道德教育,建立工作时间相对应的实践基地,并将实践活动作为德育评价的最终评价。以有纪念意义的节日开展德育活动,如春节时,号召学生们行动起来,布置课后“特殊”作业,如帮父母做一件事,让学生学会感恩;利用革命传统纪念日,弘扬民族精神,如“红军长征”“九一八事变”,通过参观革命圣地,或到祭扫烈士墓,让学生感受到他们无私奉献的爱国精神,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通过开展这些实际道德实践活动,有利于学生在行动与思想上跟上时代发展的需求,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促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德育发展。

综上所言,德育始终是教育界要加强与改进的工作。要搞好新时期学校的德育工作,顺应新时期的社会主义发展对德才兼备的人才需求,就要不断地改进小学高年级学生的德育工作。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才,不仅仅是在知识上取得成功,道德素养也尤其重要。开展德育,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责任的人才,养成正确的道德观,既是帮助学生走好人生路的关键,也是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运抗.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实施德育管理[J].教育现代化,2017(22).

[2]张显燕,王振海.提高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途径[J].中国校外教育,2018(35).

[3]高明.德育在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重要性及应用探究[J].才智,2020(14):112.

猜你喜欢
小学中高年级德育工作新时期
浅析提高初中班主任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对策
教育部下发关于印发《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的通知
探讨如何提高新时期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培养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写作兴趣的实践与研究
内蒙古从10方面加强德育工作
谈小学中高年级数学的高效率教学行为
新时期农村气象观测及防灾服务探索分析
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管理的创新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数学思维能力培养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