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IL教学模式在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的实践探索

2021-03-24 11:38郄利芹朱文利
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 2021年2期
关键词:小学英语

郄利芹 朱文利

【摘要】内容和语言整合性学习是CLIL教学模式的核心特点。在单元复习课中,CLIL教学模式以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认知经验为背景,将内容、语言、文化和认知有机融于教学活动之中,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实践、交流等体验活动,实现内容和语言的双增长,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认知的发展和文化的感知。

【关键词】CLIL教学模式;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

单元复习课是在新授课的基础上,以听、说、读、写、做等语言活动为主要形式的综合语言实践课,其目的是建构语言知识网,帮助学生查缺补漏,发展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当前,很多教师对单元复习课缺乏整体设计,或照本宣科,或直接发放单元检测试卷作为评价学生单元学习效果的依据。这些做法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体差异,不利于学生查缺补漏和听、说、读、写等综合语言技能的发展,使单元复习课失去了其本身应具有的作用和价值。如何设计并组织实施单元复习课以提高其实效性,是很多教師困惑的问题。本文将结合一节单元复习课,探讨如何运用CLIL教学模式,优化单元复习课的教学效果。

一、CLIL教学模式及实施原则

CLIL是“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的缩写,译为内容和语言整合学习。它是一种双焦点的教育方法,兼具内容学习和语言学习双重目标。CLIL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科知识为背景的教学,既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又注重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和语言能力[1]。

为更好地运用CLIL教学模式,Coyle、Hood、Marsh等提出了4C原则,即content(内容)、culture(文化)、communication(交际)、cognition(认知)[2]。在内容层面,学科知识内容的学习和学科知识体系的建构,是CLIL的核心。它强调学生通过体验、参与式的活动来应用学科知识,构建知识体系,发展新技能。在文化层面,CLIL强调通过外语学习,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多元视角。在交际层面,CLIL强调语言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产生,认为语言是交流的工具而不是学习的终结。在CLIL课堂中,学生把握话语权,是交际的主体,他们积极使用目标语言去学习,同时也学习使用目标语言。在认知层面,CLIL课堂是基于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对已有知识和经验进行激活、对新的内容进行学习,从而刺激新的认知冲突不断产生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学生的认知能力和语言能力相互转化、相互交融,学科语言知识和学习结果通过思维活动整合在一起,驱动整个学习过程。

二、课例实施背景及教学目标

本文以北京版英语三年级下册Unit 2 I Like the Shape的第四课(复习课)为例。前三课为新授课,核心语言包括“How many… are there?/Whats your … like?/What shapes do you see in the …?/I see a …”等,主要词汇为常用物品类、文具类、动物类,以及描述事物特征的颜色、大小、长短、形状等。本课作为该单元的复习课,包含五个学习板块:Now I can understand、Now I can say、Now I know the sound、Now I can write和Lets chant。五个板块聚焦语音、词汇及句型知识,从听、说、读、写四个方面安排教学活动。但教材提供的活动并不能全面涵盖本单元话题所需的词汇及功能语言,所呈现的读、写活动并非真正意义上的阅读和写作,且活动之间缺乏关联性,呈现孤立状态。从单元复习课承载的任务看,这种安排不利于学生整体提升知识、文化、思维及综合语言运用等方面的能力。

结合本单元的教学主题和复习课,笔者对本课时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改编和整合,将语音部分调至专门的语音课进行,歌谣部分替换为学生更加喜欢的歌曲,听说活动融入语言练习,增加绘本阅读和语言实践展示活动。根据新调整的教学内容,笔者从四个维度设定了本单元复习课的教学目标。

1.内容:学习描述常见物品特征的词汇,包括形状、颜色、大小、长短等,以及对物品外部特征进行描述的句型。

2.文化:通过活动,感悟图形在生活中的存在及给生活增添的美感;阅读绘本故事,了解主人公遇到的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办法,树立问题解决意识。

3.交流:在情境中,运用本单元核心句型谈论物品的数量、形状等特点;理解并积极运用新句式,描述图形及谈论事物的形状特征;借助绘本语言,讲述故事并表达观点。

4.认知:利用七巧板拼出喜欢的物品,以合作学习的方式,运用自然拼读法尝试拼读新单词。

三、CLIL教学模式的具体运用

(一)导入歌曲,激活认知,营造文化氛围

本环节设计了两个教学活动:谈论本单元图形词汇、视听歌曲巩固词汇并学习新单词。两个活动在内容方面聚焦词汇知识,在语言层面聚焦“What shape is it?”,在思维认知层面关注信息获取和概念提炼。笔者通过回顾单元话题,引导学生回归话题语境,唤醒他们对图形知识的记忆;通过视听歌曲,巩固、强化对图形类单词的记忆效果,同时拓展新单词。

(二) 优化活动,巩固知识,发展语言和思维

本环节设计了四个教学活动:撕纸游戏、看图表达、七巧板拼图和慧眼识图。

在撕纸游戏中,笔者展示一张彩纸,让学生在描述纸张形状和颜色的基础上,以“I can make different shapes with this paper.”作为提示,尝试运用“I make a …”句型进行表达。

在看图表达活动中,笔者利用课件快闪等效果,引导学生观察图形并回答问题。不管是哪一个图形,其背后都隐藏着一系列的小任务。这些小任务主要围绕本单元的主要内容进行设计。例如,看到三角形时(如图1),学生先要回答“How many triangles can you see?”,再用“One triangle,two triangles …”或“One by one,two by two,three by three …”等句型,将数三角形的思维过程描述出来。

在七巧板拼图活动中,笔者先呈现两幅由七巧板组成的图案(如图2、图3),让学生围绕“What is it?What shapes do you see?Where is the cats head?What color is the cats tail?What is the boy doing?”等问题展开讨论,激活语言和学习新单词(tangram、parallelogram)。接着鼓励学生进行七巧板拼图比赛,用“I made a …/It is …”等句型描述自己拼出的图形,并回答师生的提问。

慧眼识图活动在七巧板拼图完成后进行,笔者让学生观察身边的事物和周围环境,说出存在于生活中的图形并描述图形的样态。

【设计意图】在四个教学活动中,学生围绕本单元的词汇、句型等语言知识进行思考和语言表达,训练了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具体而言,看图表达活动以任务链的形式,强化了对本单元核心词汇和句型的理解与運用,拓展了新单词和新句型,培养了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用英语描述数图形的过程,发展了学生的数学逻辑思维和英语表达能力。七巧板拼图活动和慧眼识图活动通过观察、描述生活中的图形,让学生感受图形在生活中的存在及给世界带来的美好。四个教学活动环环相扣,遵循CLIL教学模式的4C原则,将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语言交际和思维认知有机融合,体现了通过英语学习使学生形成初步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促进心智发展,提高综合人文素养。

(三)阅读绘本,拓展认知,发挥学科育人价值

为上好本单元的复习课,笔者还为学生提供了A square and some circles绘本。读前,笔者以“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cover page?How many squares and circles on it?What will happen among these shapes?”问题,让学生观察封面,预测故事。读中,让学生带着“Who has the trouble?Whats the trouble?How do they solve the trouble?”问题,进行自主阅读和讨论,深入理解故事情节。读后,笔者设计了四个活动:整体视听故事、小组朗读故事、师生谈论故事、小组模拟表演故事。

【设计意图】阅读能培养和提升阅读理解、写作、词汇、语法和拼写的能力,还能使人愉快,提升认知发展,减少写作恐惧[3]。阅读是儿童语言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其社会性发展(社会性认知、社会性关系、社会性行为、社会性情感及自我)也至关重要[4]。这里的绘本阅读活动,旨在补充单元主题下的阅读资源,在阅读过程中体验、理解和运用本单元的语言知识。同时,读前观察谈论故事封面、预测故事内容,读中的图片环游和自主阅读方式,以及读后的听读故事、模拟角色扮演等活动,激发了学生英语阅读的兴趣,发展了阅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同时渗透情感目标。

(四)综合实践,主题交流,促进认知和文化发展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将课前准备好的创意作品进行展示。每组3分钟,内容、形式不限。展示时,小组成员各有分工,表演者与解说者相配合。

【设计意图】义务教育阶段的英语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基本英语素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任务。现代外语教育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5]。创意作品展示活动既是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发展的促进。这个活动不是临时分配,而是在本单元学习之初就已经布置,拟给学生充分的准备、构思、设计、完善和制作时间。展示能够最大化激活学生的创意想象,提高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促进学生合作学习,有效落实CLIL教学模式4C原则中的交际和认知目标。

四、结束语

CLIL教学模式运用于小学英语单元复习课,不会像传统英语教学那样把语言知识(如词汇、语法)与学习内容分裂,也不会提前教授系统的语法知识,而是根据内容(主题、话题、课目等)把语言概念和所需语法知识创造性地呈现出来[6]。在本课教学中,笔者围绕图形话题,根据CLIL教学模式的4C原则,设计恰当的活动,整体呈现已知和新授语言知识,将已知句型和新创生的句型织成网,帮助学生建立完整的话题概念,达到复习课应该达到的教学目的,提高学生参与的兴趣,有效地助力学生建构语言知识,发展听、说、读、写技能,形成跨文化意识,促进思维能力发展。显然,这对教师的教学设计和课堂组织提出了新的挑战。

由于CLIL教学模式给学生自主的时空较大,可能会出现课堂教学进度难以把控的情况。因此,教师要精准研究学情,基于学生的认知基础、生活经验和实践能力,统整并合理协调学科知识内容,从教学目标出发,设计符合学生发展的学习理解类活动、应用实践类活动、迁移创新类活动,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合作学习的时间和思维成长的空间。另外,教师要把CLIL教学理念与学生发展的核心素养有效对接,合理利用教材资源,适量补充课外资源,把巩固知识、提升认知、发展综合语用能力作为单元复习课的落脚点,以此优化课堂教学,提高单元复习效果。

参考文献:

[1]郄利芹.借鉴CLIL教学模式优化小学英语复习课的课例分析[J].中小学外语教学(小学篇),2016(11):1-4.

[2]COYLE D,HOOD P,MARSH D.Content and language integrated learning[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10.

[3]斯蒂芬·克拉生.阅读的力量[M].乌鲁木齐:新疆青少年出版社,2012.

[4]王文静,罗良.阅读与儿童发展[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年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6]向荣,吁思敏.CLIL(内容与语言综合学习法)简介及其启示[J].中小学英语教学与研究(小学英语),2017(9):2-7,21.

(责任编辑:周彩珍)

【作者简介】郄利芹,北京教育学院副教授;朱文利,高级教师,北京市顺义区教育研究和教师研修中心教研员。

猜你喜欢
小学英语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小学英语综合版块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的策略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教学法探讨
基于策略指导的语篇教学活动层次性设计
小学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多元化单词记忆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营造小学英语课堂气氛的教学策略研究
游戏教学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运用
趣学理念点亮英语教学课堂探微
英语情境教学中的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