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甘肃农信小额信贷模式发展现状的研究

2021-03-25 06:36王晓梅
关键词:农信小额甘肃

王晓梅

(兰州财经大学 长青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根据中央银行信贷扶贫支持“三农”的要求,全国的农村信用社以自己吸收的存款和央行的再贷款、再贴现为资金来源,在当地政府的配合下开展小额信贷和联保贷款。2001年,央行要求全面推进小额信贷,解决“农户贷款难”的问题。2002年年底,农村信用合作社开始发放小额信贷,成为银行金融机构小额信贷的主要力量。2002年,甘肃省农信社正式开展农村小额信贷业务。近年来,甘肃农信始终坚守“服务三农、服务小微、服务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倾力支持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通过深化“政银担”合作,提升服务和产品创新,将资金资源进一步向农业倾斜,不断加大三农贷款投放力度。对于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如何更好地通过借鉴、运用和创新好的商业模式,做到有效降低小额信贷的门槛,使更多的弱势群体受益,且能更好地专注于自己的本业,实现本业良性可持续发展,值得进行深入的研究。

1 甘肃农信“孟加拉模式”本土化分析

1.1 孟加拉模式小额信贷的特点

以孟加拉格莱珉银行(GRAMEEN BANK)为代表的孟加拉模式是非政府组织模式。20世纪80年代在政府支持下转为独立银行,主要通过农户贷款小组向借贷人发放无抵押的短期小额信贷,以发放农户联保贷款为主要形式,实行多户联保、责任连带的管理方式。

1.1.1 孟加拉模式小额信贷服务目标群体

孟加拉模式小额信贷的客户群体包括两个:一是缺乏资金,但是有生产经营能力的个体,即因为无法提供抵押担保而被传统商业银行边缘化的穷人;二是更关注女性的贷款需求。

1.1.2 孟加拉模式的运行模式

小额信贷的运行模式包括小额信贷客户的识别、贷款项目的调查、评估、发放、收回全过程。

(1)客户的识别。通过客户识别和评估选择有偿还能力的穷人。一方面,与客户建立密切联系,建立相互信用机制,避免过高交易费用和管理费用;另一方面,小额信贷机构建立完善贷款监管机制和跟踪监督机制,避免小额信贷的高风险性。

(2)坚持信用贷款、小额发放、分期偿还。坚持向贷款人提供信用贷款,有效缓解了贫困者的顾虑。针对穷人的生产经营能力,发放小额贷款,还款1年分期偿还,有效地减轻了穷人的还款压力并增强了他们的信心。

(3)简化的借贷程序。孟加拉乡村银行针对借款申请人多为农民,提交复杂的书面材料十分困难的特点,由工作人员评估贷款的可行性,借款流程简单易操作,符合广大贫困者的实际情况,提高了借贷的可行性。

(4)小组贷款。孟加拉乡村银行按照自愿组合、互信帮助、互相监督的原则,形成小组为信用担保的机制,在提高了还贷率的同时也降低了银行的管理成本。

1.2 甘肃农信农户小额信贷模式

为了搞活农村经济,加快农村脱贫致富的步伐,政府相继出台了“两权”改革、“三变”改革政策。“两权”改革是指开展农村承包土地的经营权和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贷款改革;通过市场进行农村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三变”改革的目的是盘活农村、农民经济。

甘肃省农信社以此为基础,将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生产链、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两权”改革、“三变”改革、农业保险等多种主体与多种模式进行有机结合,借鉴成功的小额信贷组织模式,例如:“四位一体”“龙头企业+种植基地+行社联合+财政贴息”组织模式;“三位一体”“合作银行+供销联社+信用合作”组织模式以及“农户+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农户”等组织模式。积极进行贷款模式的创新,探索构建“特色产业企业+农户+农合机构+N”贷款模式,从而实现为“三农”发展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扎实推进产业扶贫贷款,提高特色产业贷款和农村改革、农业生产的契合度。

图1 农户小额信贷模式

图1 所示为甘肃农信农户小额信贷模式。通过这一模式,使得具备一定资金实力、抗风险能力较强特色产业企业充当了农户贷款的担保替代者,使抵押、担保难这一制约农户贷款的现实问题得以解决,不但降低了信用社小额农贷的风险,同时也减少了甘肃农信信贷人员上门催贷收息的业务量。

1.3 三位一体帮扶模式

甘肃农信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脱贫攻坚的指导思想,以 “两不愁三保障”为基本帮扶目标任务,努力构建多层次、全方位的扶贫工作体系,以此为背景创新应用三位一体帮扶模式,为甘肃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积极提供金融服务。

三位一体帮扶模式呈现出的特点是:(1)甘肃农信主动联系对接脱贫攻坚任务,逐步建立“省联社领导班子成员按月督导+帮扶干部轮流进村入户+驻村干部全天候开展工作”的三位一体帮扶模式,拓展了参与脱贫攻坚的渠道。(2)探索创新金融扶贫模式。甘肃农信设立了面向建档立卡户的扶贫小额贷款、扶贫再贷款,对贫困县融资提供优惠政策、绿色通道。因地制宜推广贫困户助力脱贫贷、致富能人带动、龙头企业引领、合作组织牵引、优势互补共助、电商扶贫拉动、产业发展支撑、党群结对帮扶八种信贷模式,帮助农户防范市场风险,建立稳定增收渠道。(3)省联社驻村帮扶工作队和帮扶干部,牢记使命职责,果敢担当积极作为,聚焦“两不愁三保障”目标任务,动态把握帮扶情况变化,以落实“一户一策”为抓手,及时调整优化帮扶策略,切实把帮扶工作做实做细做到位,高标准高质量完成脱贫攻坚帮扶任务,倾力助推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图2 三位一体帮扶模式

1.4 甘肃农信本土化小额信贷模式发展现状

1.4.1 甘肃农信特色小额信贷产品概况

甘肃农信按地域确定服务重点,按服务重点配置资源,因地制宜推出了以“金种宝”“旺畜宝”“民贸通”“汇商通”等为主打的“六通六宝”特色信贷产品,有针对性地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重点支持牛、羊、菜、果、薯、药六大特色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壮大“一县一特、一乡一品、一村一产”。

1.4.2 本土化小额信贷模式的特点

甘肃农信积极进行小额信贷模式、产品和服务的开发和创新,以服务重点配置资源为思路,因地制宜推出本土化特色信贷模式、产品,为甘肃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作出了积极的贡献。甘肃农信小额信贷本土化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西北四季分明,种养殖业的周期长,小额信贷资金需求者经常性缺乏现金流。甘肃农信通过小额信贷本土化,在引入外来小额信贷模式时,结合甘肃当地经济特征、生产周期和生产习惯等实际情况,对小额信贷产品进行创新,有针对性地支持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从而提高信贷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率。

(2)小额信贷本土化有利于甘肃农信信贷业务识别和规避风险。小额信贷有其业务的特殊性,必须考虑小额信贷特性引起的许多额外问题。具体分析不同借款人的风险,运用不同的借款技术,规避风险,提高偿还率。甘肃农信因地制宜,通过小额信贷本土化较好地克服了信息不对称等不利条件,有效降低了风险。

2 “政府+保险+银行+担保”的联合信贷模式

甘肃农信以支持贫困户抓创业、育产业、促增收为目标,精准对接地方扶贫产业发展规划、产业扶贫项目和融资需求,精心制定产业扶贫信贷计划,创新推出“兴陇合作贷”“富民产业贷”等专属信贷产品,扎实推进产业小额信贷模式。

2.1 政银担模式——兴陇合作贷

甘肃省贫困地区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大都治理结构松散,经营能力弱,财务信息质量低,资产规模小,加之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土地来源不稳定,对银行来说,很难找到有效的贷款抵押物,在申请贷款时往往会被套用公司法人的银行拒绝。对于在产业培育中发挥“内应外联”作用的农民专业合作社来说,面临着贷款难的问题,使产业扶贫得不到资金的支持。

甘肃农信针对“缺担保,少抵押”的现状,信用社积极推出与省金控公司、农担公司、县域担保公司合作,引入第三方担保公司为企业担保。甘肃省农村信用社对由政府牵头的第三方担保公司所担保的产业扶贫贷款保持较低利率水平,从源头降低贷款成本,并积极申请人民银行扶贫贷款,以基准利率大力支持具有带动能力的民营小微企业和专业合作社。

甘肃农信的“兴陇合作贷”将贷款审核标准由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质量为主转变为看规模大小,降低准入要求,只要农民专业合作社管理规范、经营正常,就准予申请贷款。“兴陇合作贷”建立了“政(县政府)+银(省农信社)+担(省农担公司)”风险分担机制,不再要求合作社提供实物抵押,有效地解决了合作社“担保难”的问题。针对不良贷款风险,按贷款发放额,县区政府提供风险补偿金,转省农担公司设立担保代偿金,剩余由农信社自行承担。

根据不同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实际经营水平,“兴陇合作贷”提供贷款额度灵活,最高能贷300万元;贷款期限上长短结合,最长不超过3年;贷款利率上实现保本微利,让利于农。甘肃农信针对“兴陇合作贷”展开大力宣传推广工作,倾力支持特色产业发展、专业合作社壮大、农户生产经营,切实发挥出金融助力脱贫攻坚的重要作用,高质量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2.2 政银担模式——富民产业贷

甘肃农信作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金融主力军,把特色产业发展工程贷款投放工作摆在突出的位置,助推农村富民产业和县域经济发展,有力支持地方产业升级和结构调整,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政银担模式——兴陇合作贷、富民产业贷金融创新实现了“多方合力”推动产业扶贫信贷的发展,其经验与作用是值得肯定的。一是政府与银行形成合力。县区政府以提供风险补偿金的方式降低扶贫产业的信贷风险,以政府的层面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二是担保公司、企业、自然人形成合力。建立灵活的担保方式,解决企业贷款难的问题,建立扶贫产业绿色通道,支持产业企业的发展。三是甘肃农信、担保公司形成合力。甘肃农信提供资金,担保公司提供风险保障,降低信贷风险。通过兴陇合作贷、富陇产业贷的推出大力扶植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电子商务、文化集市、农产品深加工、冷链物流和对外贸易等产业的发展,进一步突出甘肃农信支持甘肃经济发展,服务实体经济的业务发展主线。

2.3 甘肃农信联合信贷模式的特点

甘肃农信通过“政银担”模式充分发挥了政府、银行、担保机构各自的优势,该模式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一是通过银政企项目对接洽谈会进行签约授信等途径,搭建银企合作平台。二是组建专业团队,开辟绿色通道,形成政府、企业、甘肃农信、第三方企业、担保公司等多方合力,加大对特色产业的支持力度。建立“政+银+担”风险分担机制的小额信贷模式,提供资金支持,解决农民专业合作社和扶贫产业企业贷款难的问题。三是为甘肃农信扶贫产业的企业优化贷款审批流程,开通绿色审批通道,缩短了贷款流转时间,提高了贷款发放效率。

2020年7月,甘肃农信已向全省“58+17”集中连片贫困县和插花贫困县投放贷款3 082.02亿元,较年初增加188.59亿元;累计发放“脱贫助力贷”6.28万笔29.11亿元,“扶贫小额信用贷”18.03万户85.80亿元,“富民产业贷”3 677笔196.88亿元,“兴陇合作贷”累计授信5 955户118.99亿元。在全省脱贫攻坚的关键时期,甘肃农信以精锐尽出的姿态和背水一战的决心,始终活跃在脱贫攻坚最前线,为贫困户送上温暖、带去希望,为全省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付出了辛勤努力,贡献了金融力量。

3 甘肃农信小额信贷综合服务模式

全省农合机构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创建农村综合金融服务室(以下简称“农金室”)要求,将农金室建设运行工作作为贯彻落实脱贫攻坚决策部署的重要内容,依托11 083个便民金融服务点,以村委会、商户、超市等为据点,以“七个有”为基本标准,扎实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挂牌、运行工作。目前,已完成11 670个农金室的挂牌创建工作,其中,以村委会模式挂牌4 813个,以商户模式挂牌6 282个,其他模式挂牌575个,实现全省16 075个行政村72.60%的覆盖率。

3.1 小额信贷综合服务模式的特点

全省农合机构继续大力建设金融综合服务的农金室,致力于打造农村金融综合服务的五个站。一是打造金融政策宣传的广播站。围绕农金室金融政策宣传功能,加强对金融支持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战略、扫黑除恶治乱等的政策宣传,普及反洗钱、反假币等基础金融知识。二是打造金融产品的推广站。围绕农户信贷、储蓄,以及网上支付交易的需求,积极开展各种信贷产品、掌上银行、网上银行等特色金融产品和金融服务的推广工作。三是打造优质客户的选拔站。依托农金室和村两委扎根农村、贴近农民的优势,深挖农户资产信息、生产经营情况、资信状况等,选拔优质客户,精准开展信贷支持服务工作。四是打造闲散资金的吸收站。充分发挥农户家门口储蓄站的作用,及时吸收农户闲散资金,保障农户资金的安全、增值和使用便利。五是打造诚信建设的培育站。依托农金室做实做细农户资信评级,深入推进“信用户”“信用村”建设,将信用等级与贷款贴息、担保及保险费减免、贷款额度和利率等进行挂钩,把金融创新产品使用优先权更多地赋予“信用户”“信用村”,让农户切实感受到守信履约带来的实惠。同时,使农村金融生态得到进一步优化,逐步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良好社会风尚。

3.2 小额信贷综合服务模式的效果

农金室“五个站”的打造,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综合化的农村金融服务格局,巩固、延伸了农信社的服务层次和深度,保障了贫困地区“基础金融服务不出村,综合服务不出镇”,进一步夯实了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基础,为农民致富提供综合金融服务,提高资产的增值能力,提高贷款的偿还率。

图3 信用社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结构简图

甘肃农信农村金融综合服务室,是集中开展金融扶贫政策宣传咨询,向农户提供小额存取款及代理汇缴费服务,防范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等金融知识宣传的村级金融综合服务机构。它在金融支持农村脱贫攻坚、实施乡村振兴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近几年里,全省农合机构已建成农金室9 019个,其中,以便民金融服务点模式挂牌4 992个,以村委会模式挂牌4 027个。农金室建成后,先后办理精准扶贫专项款续贷125户625万元,异地扶贫搬迁贷款22户110万元,特色农业发展工程贷款1笔500万元,农户小额信用贷款102笔1 100万元,完成101户农户信用评级,发放各类农户贷款2 335万元。

甘肃农信作为正规金融机构开展小额信贷有其特殊的优势,如合法的金融机构的地位、资金来源稳定、地方政府的支持与配合以及积累了服务‘三农’、小微企业、县域经济的丰富经验等。甘肃农信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通过支农支小的小额金融实现甘肃普惠金融的发展;通过小额信贷在脱贫攻坚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研发创新小额信贷新模式、新产品,加大信贷扶贫力度,为甘肃省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作出了不可替代的贡献。

猜你喜欢
农信小额甘肃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北京农信互联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微信上小额借款 请务必通话确认
山西农信今年将投放470亿元助力乡村振兴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甘肃卷
基于高速公路ETC卡的小额支付平台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