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骨皮的临床应用及其用量探究

2021-03-25 12:20丁齐又邵蒙苏朱向东
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6期
关键词:牡丹皮清肺凉血

周 琦,丁齐又,邵蒙苏,朱向东*

(1.甘肃中医药大学,兰州 730000;2. 北京中医药大学,北京 100029;3.长春中医药大学,长春 130117)

本品为茄科植物枸杞Lycium chinenseMill.或宁夏枸杞Lycium barbarumL.的干燥根皮。本品主要含桂皮酸、甜菜碱、β-谷甾醇、亚油酸及长链醇、正烷烃类化合物[1]。地骨皮甘、寒,归肺、肝、肾经。具有凉血除蒸,清肺降火的功效。自古有云“中医不传之秘在药量”,药物的剂量直接关乎临床疗效。本文对历代医家临床运用地骨皮的经验进行总结,汇总探讨了地骨皮的临床用量以及配伍,以期能在一定程度上为临床和科研提供参考借鉴。

1 经典名方用量与配伍

历代医家常用地骨皮配伍不同药物治疗肺热咳嗽、骨蒸潮热等疾病。如《小儿药证直诀》泻白散,地骨皮配伍桑白皮,地骨皮(一两约41.4 g,折合每服约1.38 g)甘淡而寒,泻肺中伏火,配伍桑白皮清泻肺热、平喘止咳,主治肺热咳喘证。《证治准绳·类方》清骨散,地骨皮配伍知母,地骨皮(一钱约3.7 g,折合每服约0.37 g)降肺中伏火,去下焦肝肾虚热,配伍知母滋阴泻火而清虚热,主治虚劳骨蒸劳热证。《傅青主女科》清经散,地骨皮(五钱约18.75 g,每服五钱约18.75 g)凉血止血,配伍牡丹皮凉血活血,主治月经先期,肾中水火两旺。《傅青主女科》两地汤,地骨皮(三钱约11.25 g)甘寒清润,能清肝肾之虚热,除有汗之骨蒸,配伍生地黄养阴滋液,凉血清热,主治肾水不足,虚热内炽,月经先期。《卫生宝鉴》秦艽鳖甲散,地骨皮(一两约41.4 g,折合每服约0.46 g)清热凉血、除骨蒸、退虚热,配伍鳖甲滋阴清热、培补肝肾,主治风劳之骨蒸潮热。

2 名老中医用量与配伍经验

2.1 周仲瑛

周仲瑛认为,糖尿病的病机以燥热、湿热、瘀热三热互结为标,气阴两虚、肝肾阴虚为本。对于燥热伤肺,肺失濡润者常用地骨皮清肺降火,配伍桑叶、天花粉、知母清肺润燥,滋阴生津,其中地骨皮用量为15~20 g[2]。

2.2 李玉奇

李玉奇将临床所见原因不明的发热,且患者自诉全身不适,倦怠无力,烦躁不安,口干而不渴,食少纳呆这一证型辨为热入血室证,认为此证多由邪气残留,伏于半表半里之间,内侵五脏,外搏营卫,正与邪争,虚实更作,阴阳相移所致。临床治疗此证时常以地骨皮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配伍生地黄、胡黄连清热凉血、除肝肾虚热,地骨皮用量为15 ~ 20 g[3]。

2.3 张琪

张琪认为,IgA肾病血尿发病之初以肾为其病变中心,病邪日久入血则出现营血运行失常而形成瘀血,属于本虚标实的病症,肝肾阴虚或气阴两虚是其本,邪热瘀毒是其标。对肾阴亏耗相火妄动,同时又兼气虚失于固摄的患者,张琪提出“补肾阴降火益气法”治疗IgA肾病血尿气阴两虚证。常用地骨皮清肝肾之虚热、凉血止血,配伍龟板、女贞子、墨旱莲清热凉血、滋补肝肾,地骨皮用量为15 g[4]。

2.4 方和谦

方和谦认为,治疗低热首先要分清内伤和外感。对内伤久病者,要注意调理脏腑气血,补虚祛邪。对外感低热者,一方面要以祛邪为主,另一方面又要注意维护正气。对于热邪停留于半表半里,少阳枢机不利导致的低热,常用地骨皮凉血除蒸,配伍青蒿、牡丹皮清热凉血、清透伏热,地骨皮用量为10 g[5]。

2.5 班秀文

班秀文认为,月经病的病因可归纳为外感与内伤两大类。对于外感血热证,治疗应以清热凉血为主。班秀文常用地骨皮泻肾火、清虚热,配伍生地黄、玄参、白芍敛肾阴、养精血,地骨皮用量为10 g[6]。

2.6 郭子光

郭子光认为,2型糖尿病应从“火热”论治,对糖尿病早期伴有咽干口苦、心烦畏热、渴喜冷饮、多食易饥、尿赤便秘的患者,常以地骨皮清热泄火,配伍北沙参、石斛、牡丹皮等滋阴液、清虚热,其中地骨皮用量为30 g[7]。

2.7 干祖望

干祖望认为,心火亢盛,耗伤营血亦是导致耳聋耳鸣的常见病机,对于心火亢盛,心肾不交所致的耳鸣伴有失眠者,干祖望常以清心调营法治之,使用地骨皮清肝肾之虚热,配伍黄柏、知母清透邪热,泻肾中离火,地骨皮用量为10 g[8]。

3 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用量与配伍

3.1 仝小林

仝小林将2型糖尿病的发病归纳为“郁、热、虚、损”四个阶段,在“虚”的阶段阴分热甚者,使用地骨皮清热泄火、生津止渴,配伍牡丹皮、玄参、天花粉等清热凉血、滋阴泻热、养阴生津并辅助降糖,地骨皮用量为30 g[9-10]。

3.2 范吉平

范吉平认为,心肝阴虚、心肝火旺为失眠不寐主要病机,养阴柔肝、清心除烦为失眠不寐的主要治则,常用地骨皮清肝肾之虚热,配伍生地黄、银柴胡、胡黄连滋阴清热,地骨皮用量为15 g[11]。

3.3 池晓玲

池晓玲认为,肝硬化疾病在发生和发展过程中,气结、血瘀、水包是相互影响、互为因果关系的三种疾病,在治疗过程中强调活血化瘀法的正确应用。对于乙肝肝硬变,脾动脉栓塞术后发热的患者使用地骨皮清热凉血、退热除蒸,配伍白薇清肌胃之热,透邪外出。地骨皮用量为15 g[12]。

3.4 李赛美

李赛美认为,女性痤疮的病机随年龄不同各有侧重,青春期以肺胃火热为主;中年期以肝郁脾虚为主。但两者不能绝对分开,可单独致病,或合而为病。对于肝郁脾虚,兼有肺经湿热证的治疗使用地骨皮清肺降火配伍桑白皮清泻肺热。地骨皮用量为15 g[13]。

3.5 王雪峰

王雪峰认为,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的病因有内外两端,内因责之于肺常不足,肺脏娇嫩,且儿童闭塞性细支气管炎通常为感染后,已经过一段时间的抗感染治疗,使得肺气更加亏虚。外因责之于外感六淫或疫戾邪气,内外相合而发病。临床使用地骨皮清肺降火,配伍牡丹皮清热凉血。地骨皮用量为10 g[14]。

3.6 张炳厚

张炳厚认为,血热夹风是皮疹发病的主要病因,临床治疗应以凉血祛风,清热解毒,常用地骨皮清热凉血,配伍桑白皮、牡丹皮、白鲜皮、海桐皮活血祛瘀、清热燥湿、泻火解毒、祛风止痒,地骨皮用量为12~30 g[15-17]。

3.7 马融

马融认为,小儿感染控制后长期发热多因感邪日久,邪热入里,邪伏阴分所致,治疗上常用地骨皮凉血除蒸、清肺降火,配伍银柴胡清热凉血。地骨皮用量为15 g[18]。

3.8 徐贵成

徐贵成认为,禀赋不足、饮食不节、情志内伤、劳逸失衡为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的主要病因。治疗高血压合并糖尿病并发动脉粥样硬化中期伴有便秘患者,使用地骨皮直入阴分而退虚热,于清热除蒸泄火之中,兼有生津止渴的作用,配伍沙参、百合、麦冬滋阴益胃、养阴润燥以达养阴生津,增液行舟之效,地骨皮用量为20 g[19]。

4 现代医家用量与配伍

4.1 配伍青蒿

程燕用地骨皮配伍青蒿治疗外感病夜间发热,地骨皮甘寒,善清泄肺热,除肺中伏火,配伍青蒿清透伏热,加强夜间退热之力。地骨皮、青蒿用量均为10 g[20]。

4.2 配伍柴胡、五味子

杜英涛[21]自拟地骨皮漱口煎(地骨皮、柴胡、五倍子)治疗口腔溃疡,临证时以知藿清散汤(知母15 g,藿香10 g,金银花12 g,黄连5 g,生地黄12 g,白芷10 g,防风10 g,泽泻10 g,通草8 g,茯苓12 g,川牛膝6 g,肉桂3 g,甘草6 g)口服,地骨皮漱口煎外用漱口临床疗效显著。地骨皮敛肺降火配伍柴胡泻热宁心、养阴生津,五倍子敛肺降火、敛溃疮,三者配伍具有清泄肺火、敛疮生肌的作用。常用地骨皮12 g,柴胡10 g,五味子10 g。

4.3 配伍仙鹤草

郑邦本[22]用地骨皮配伍仙鹤草治疗外感发热兼盗汗者。地骨皮甘寒,善清肺中伏火又可除蒸泄火,配伍仙鹤草补虚强壮、调补气血,二者相伍具有补虚止汗,清退虚热之效。地骨皮用量为10 g,仙鹤草用量为15 g。

4.4 配伍牡丹皮

许铣[23]常用地骨皮配伍牡丹皮治疗异位性皮炎。地骨皮清热、凉血、止血,配伍牡丹皮善于凉血活血祛瘀,二药相伍具有清热凉血、祛瘀润肤的作用。地骨皮、牡丹皮用量为10 g。

4.5 配伍桑叶

周铭心[24]常用地骨皮配伍桑叶治疗咳喘日久有虚热之势者。地骨皮性寒善于清泄肺热,配伍桑叶疏散风热、清肺润燥,二药相伍用以清肺热、润肺燥、养肺阴,地骨皮用量为12~15 g,桑叶用量为12 g。

5 小结

通过总结经典名方、名老中医、“方药量效研究委员会”专家以及现代医家临床应用地骨皮及其用量经验,得出结论,地骨皮汤剂用量为10~30 g,丸散剂用量为0.37~1.38 g,外用剂量为12 g。临床使用时应根据疾病、证型、症状寻求最佳配伍和用量,如配伍桑白皮、牡丹皮、知母等凉血除蒸,泻热治疗肺热咳嗽、低热、口腔溃疡时,汤剂常用剂量为10~20 g,丸散剂常用剂量为0.37~1.38 g,外用剂中常用12 g;配伍黄连、黄柏、白芍等凉血敛阴,清热泻火治疗IgA肾病血尿、急性血崩、耳鸣时,汤剂常用剂量为15~30 g;配伍桑叶、天花粉、生地黄等滋阴清热治疗糖尿病、盗汗时,汤剂常用剂量为20~30 g。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地骨皮具有降血压、降血糖、保护胰岛β细胞、敛创镇痛等作用[25-29]。临床运用时安全范围较广,常用剂量下(9~15 g)未见明显不良反应。但有报道称,糖尿病患者因误用盐浸地骨皮代替地骨皮入药,导致食盐摄入过多,激活淀粉酶,使血糖升高;并且引起水钠潴留,导致血压升高,病情加重[30]。另,本品在使用时应注意其不适用人群(脾虚便溏者不宜用),临床使用应根据患者疾病的具体证型、症状,选取最佳剂量及配伍药物,以便提高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牡丹皮清肺凉血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清肺排毒汤为什么要配大米汤
牡丹皮软化切制工艺的优化
基于中药质量常数的牡丹皮饮片等级划分
冬清肺火用橄榄
牡丹皮及其不同炮制品的紫外光谱鉴别方法
牡丹皮及其主要成分丹皮酚的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清肺止咳汤治疗咳嗽变异性哮喘4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