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常见繁殖障碍病的鉴别诊断

2021-03-27 19:00郑玉海赵利英郭田顺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猪瘟日龄死亡率

郑玉海,丁 勇#,赵利英,郭田顺

(1.河北省怀安县农业农村局疫控中心,河北怀安 076150;2.河北省张家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张家口 075000)

1 免疫程序

疫苗使用之前一定要看疫苗使用说明书,因为疫苗制作工艺在不断的变化,使用方法也在不断变化。猪场疫苗分为基础苗、必注苗、选注苗。

基础免疫苗(伪狂犬、猪瘟);必注苗(细小、非洲猪瘟[疫苗研出后]、冠状与轮状病毒);选注苗(蓝耳病、乙型脑炎、圆环)。蓝耳苗并不是每个猪场都需要注,阳性场注,个别蓝耳阴性场注,如果用蓝耳活疫苗免疫,猪场会出现不稳定,有时候打蓝耳活疫苗会流产或引起诱发发病[1]。

2 主要疫病

2.1 猪伪狂犬病

妊娠母猪以流产、死胎、产死胎为主特征,大量死亡新生仔猪,3 ~15日龄仔猪死亡率为100%;断奶仔猪发病率10%~30%,腹泻病例久治不愈,个别有神经症状;90 ~150日龄育肥猪出现高热与呼吸系统症状;青年母猪和空怀母猪不发情、易返情,种公猪不育症,有睾丸炎,丧失配种力。

预防措施:母猪伪狂犬病免疫程序一年免3次,每4 个月一次,肌肉注射1.5 头份活疫苗,母猪产前35 天再免疫一次伪狂犬灭火疫苗,每次肌肉注射2.5 ml;新生仔猪2日龄滴鼻1 头份狂犬病活疫苗,保育舍35日龄加强免疫一次1.5 头份,70 ~80日龄免疫一次2 头份,120日龄选种的种猪再免疫一次。

2.2 猪瘟

既有高病死率的急性猪瘟,又有持续感染的温和型非典型猪瘟与隐性猪瘟;成年猪死亡率较低,常发生在接种疫苗后,呈现非典型猪瘟;母猪死亡率较低,潜伏期及病程较长,症状较轻,病势缓和持续性感染,亚临床症状通过胎盘使仔猪感染。病理变化不典型,必须依赖实验室确诊,目前较少爆发此病。

预防措施:按时接种猪瘟疫苗,开展猪瘟免疫抗体检测,有条件的可做猪瘟病毒PCR 试验,及时淘汰隐性感染带毒种猪,做好与坚持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制度,按照生物安全具体要求操作,做好环境消毒和定期驱虫与杀害虫工作,减少外来病原侵入。选择有正规生产批号厂家生产的猪瘟疫苗,定期监测本场疫苗抗体,观察免疫效果;猪场发生过猪瘟时可进行超前免疫(免疫后2 小时再吃初乳),35日龄和65日龄各免疫一次。正常猪场主要30日龄和65日龄免疫,种猪群跟胎免疫,母子同时打,30日龄,一年2 次。

2.3 非洲猪瘟(ASF)

开始类似猪瘟的症状(高热、皮肤发绀、便秘、腹泻、后躯无力);脾脏异常肿大、内脏出血;实验室分子诊断(病原学和血清学)急性。高毒性临床症状:潜伏期(48 ~72 h)、高热(动物蜷缩在一起)、中度厌食、白细胞减少症、血小板减少症、侧躺、身上红斑、紫绀皮肤斑点、可能腹泻(少部分带血)、流产、呕吐、眼分泌物,死亡可接踵而至(家猪死亡率可达100%)。幸存猪终身带毒。亚急性疾病:中度毒性毒株,症状较轻,病程3 ~30天,怀孕母猪流产,15 ~45 天内死亡,死亡率较低(30%~70%)。

2.4 蓝耳病

又称猪呼吸与繁殖障碍综合症(PRRS),由动脉炎病毒引起,分美洲型和欧洲型两个血清型

2.4.1 流行病学

(1)易感动物:猪是唯一易感动物,各种年龄、种类都可感染,但以妊娠母猪和一月龄以内猪最易感,并表现典型症状。(2)传染原:病猪和带毒猪。病猪各种分泌物以及呼吸出的气体均带毒,耐过猪可长期带毒(3)传播途径:经空气由呼吸道传播的高度接触性传染病(20 KM)也可垂直传播(精液或者是子宫)(4)流行特征:一旦发病很难净化,迁徙候鸟传播本病,带毒病猪的流动是本病传播的主要原因,饲养管理不完善,猪场环境差,气候恶劣,消毒不严密,饲养密度大,促进了本病的流行,具有免疫抑制性,靶器官为肺泡巨噬细胞。

2.4.2 典型症状

(1)母猪发烧、嗜睡、精神沉郁、咳嗽、不同程度的呼吸困难,间情期延长或不孕。有的双耳、腹部、尾部外阴皮肤青紫;(2)妊娠母猪流产,(怀孕后期)死胎、木乃伊胎、弱仔、有的产后无乳;(3)新生仔猪呼吸促迫或运动失调、轻瘫、死亡率明显上升;(4)部分仔猪在耳、腹侧、外阴皮肤有一过性青紫或蓝色斑块;(5)仔猪为一月龄左右表现体温升高(39~41℃)呼吸困难,有的呈腹式呼吸,食欲差或无腹泻、明显消瘦、死亡率高

2.4.3 诊断标准

(1)妊娠母猪8%以上流产或早产(2)产下20%以上的死胎或木乃伊胎(3)25%的新生仔猪一周内死亡具备以上两条即可初诊为蓝耳病感染。慢性型症状较轻,母猪主要表现为多胎率下降15%,肥猪仅出现轻度厌食和呼吸道症状,公猪表现为精液质量下降。亚临床型在总存栏数(血清学阳性率40%)但仅有10%表现症状,成为主要传染源。目前出现新的症状(口鼻奇痒,腹泻,震颤,共济失调,后躯麻痹,眼睑,皮下水肿,耳部皮肤增厚)等。

2.4.4 病理变化

各种年龄的猪淋巴结灰白色肿大与肌肉灰白色水肿;出血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同时继发支原体肺炎和传染性胸膜肺炎;肾病出血和肝坏死;胸腔内积有多量清亮液体。

2.4.5 防治措施

做好野鸟野鼠的监控;严控人员进出;严格消毒制度,搞好场区内外的环境卫生;严格执行全进全出;慎重选择引种厂家;创造舒适环境(温度、湿度、密度、空气、饮水),平衡各种营养;流行时配合使用抗生素,控制继发感染;慎用弱毒苗,没有本病的厂家不能用活苗;没有流行的最好不免;妊娠母猪禁用活苗;接种灭活苗,母猪产后10 天,接种第一次,配种后一月,接种第二次;不能随意让人进入自己的猪场;可使用灭活苗进行免疫。

2.5 猪乙型脑炎

母猪突发流产、出现死胎、木乃伊和弱胎。公猪一侧或两侧性睾丸肿大,有痛感,3 ~5 天后肿胀消退,出现睾丸变小、变硬无繁殖能力。每年注射疫苗。

2.6 细小病毒

母猪群出现产木乃伊、窝仔数少、难产和多次配种,怀孕早期30 ~50 天感染时胚胎死亡或被吸收,在怀孕中期胎儿大多数能活下来,常带毒。初产母猪180 天免疫1 次,21 天再注射1 次,经产母猪于产后15 天免疫一次细小病毒疫苗。

2.7 圆环病毒病(PCV)

是迄今发现的最小的动物病毒,有两个血清型PCV1 和PCV2。PCV2 为致病性病毒[2],与下面几种疾病有关。

2.7.1 断奶仔猪多系统衰竭综合症

保育阶段猪和生长猪较常发生, 生长速度慢或停滞、被毛粗乱猪体消瘦呈弓背状、苍白肤色或黄疸、发病初期腹股沟淋巴结肿大2~5倍、腹股沟、肺门、肠系膜和颈下等处淋巴结肿大最明显、眼睑水肿、猪群整齐度差、饲养周期加长出养殖经济效益大幅降低。

2.7.2 猪皮炎肾病综合症

12 ~14 周龄猪多发,食欲减退且不愿走动,圆形或不规则形状隆起,病灶常在后躯和腹部出现,逐渐蔓延到胸部或耳部融合成条带状和斑块状,双侧肾肿大有白色球点,皮质红色点状坏死,脾脏肿大梗死。

2.7.3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

妊娠阶段多见,妊娠后期有流产、产死胎和木乃伊胎。母猪产后无奶少奶或不发情。死亡胎儿有明显的心肌肥大与坏死,坏死性心肌炎。

2.7.4 呼吸道综合症

PVC-2 与其它病原混合感染导致,保育猪和生长育肥猪喘气、咳嗽、流鼻液、呼吸困难死亡率较高。剖检常见多样性肺炎。

2.7.5 新生仔猪先天性震颤

出生不久的仔猪整窝出现无法站立或全身震颤,有的躺卧后震颤减轻或停止,再站立又出现症状,有的仔猪仅头颈部震颤或后躯震颤不能站立,有的经数小时或数日自愈。只有母猪垂直传给仔猪而在仔猪之间不能水平传播。

2.7.6 增生性坏死性肺炎

体温升高、呼吸困难等,呈增生或有坏死灶肺炎。

2.7.7 增生性肠炎(肉菜性回肠炎)

40 ~70日龄猪发病率在10%~20%, 死亡率50%~60%,生长迟缓、腹泻病例多见。

猜你喜欢
猪瘟日龄死亡率
走路可以降低死亡率
春季养鸡这样降低死亡率
新冠肺炎的死亡率为何难确定?
不同初配日龄对二元杂种母猪繁殖成绩的影响
急性烂鳃、套肠、败血症…一旦治疗不及时,死亡率或高达90%,叉尾鮰真的值得养吗?
26日龄肉鸡腹胀后死亡怎么办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一例外购猪猪瘟暴发后的诊断与防控措施
不同去势日龄对保育猪生长性能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