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合型霉菌毒素中毒的分析

2021-03-27 19:00赵利英郑玉海郭田顺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霉菌毒素中毒

赵利英,丁 勇#,郑玉海,郭田顺

(1.河北省怀安县农业农村局疫控中心,河北怀安 076150;2.河北省张家口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河北张家口 075000)

关健词:霉菌毒素;中毒;污染

1 流行病学调查

2020年6 月至9月,怀安城镇新建猪场有后备种猪20 头陆续死亡,被多数专家多次误诊。2020年1月份购进种猪180 头,6月1日开始发病后不断引起猪死亡,到9月底,出现便血为主要症状的猝死病例29 头;无便血,以神经症状四肢痉挛、弓角反张、咬肌阵挛与呼吸困难为主要症状的病例18 头,血尿为主要症状的病例1 头,大部分凭临床经验诊断为非洲猪瘟。临床症状贫血、消瘦、黄疸,剖检有胃黏膜糜烂的病例18 头;剖检有回肠结肠出血病例比例最多,少数病例肾质地脆弱高度肿大黑红色;个别猪鼻孔出血凝固良好,多数诊断为低死亡率的非洲猪瘟与猪附红细胞体病、血痢病混合感染(临床上表现出结肠炎),治疗了70 多天控制不了病情。7月份有32 头后备母猪发情经人工配种,后全部返情。

2 临床症状

多数猪猪体消瘦、贫血,观察到鼻镜灰白,有的病猪皮肤苍白;个别猪排出新鲜的红血便,射出红褐色尿液临床症状有1 头;猪眼部黄染临床症状有8 头,阴道流有黄色黏液有3 头;体温升高到40℃大约有10%;多数猪精神不振,不吃食;11 头病死猪有呕吐、弓角反张、空嚼等精神症状;在背部、胸侧有脱毛和浅表性皮炎的病例15 头[1]。

3 剖解变化

肾脏黑红色且肿大、易破裂,切面呈黑红色;肝脏肿大,切面呈土黄色,质脆;胆囊肿大胆汁农稠;脾呈黑红色,约肿大1.5 倍,不易破裂且柔韧;膀胱黏膜轻度充血。

4 饲料检查

对库存饲料封存并做详细检查,发现有刺鼻霉味;场内现有的玉米肉眼观察不到有霉菌且完好无损,挑去胚胎外面的玉米皮可见黑色霉变的胚乳玉米约占12%,麸皮、豆粕、胡麻饼等原料完好无损;脱霉吸附剂按说明加大半倍量每吨饲料加1 kg。

5 诊断依据

(1)神经症状(肝源性脑病)、黄疸、贫血、肝肿大是猪黄曲霉毒素中毒特征病变。

(2)血尿和血红白尿、肾变性肿大是猪赭曲霉毒素与桔青霉毒素中毒特征病变。

(3)拒食、呕吐、肠炎、便血、对称性皮炎的有单端孢霉毒素中毒特征病变。

(4)有返情严重,母猪全部返情的赤霉菌毒素中毒特征病变。

(5)尽管饲料中每吨已添加1 kg 脱霉吸附剂,可能剂量偏小不足或添加方法不对或产品质量较差。

(6)较长期给猪饲喂发霉饲料,可引起猪霉菌毒素慢性中毒,猪群出现对多数疫苗注射后产生免疫抑制,消化道大面积可能出血为主要的出血型肠道传染病或其它传染性疾病。

(7)肝、肾、胃的病变,神经症状、黄疸、血尿、对称性皮炎、返情等临床表现是多种霉菌毒素(亦称复合型霉菌毒素)中毒可出现临床症状。按照梭菌性肠炎、血痢、增生性出血性肠炎、附红细胞体对症治疗效果不明显。

6 治疗方法

(1)停喂原有饲料,用新鲜饲料,每吨饲料添加脱霉吸附剂按说明加倍拌好作用48 h再喂猪。

(2)有肠道临床症状的猪群,添加30%林可霉素800 g+40%硫酸多黏菌素180 g 在1000 公斤饲料中,连续10 天。

(3)体温高39.5℃,可肌注抗生素长效头孢,按说明使用,1 天注射1 次,用药后猪又能正常吃3 天后只喂饲料。

(4)隐性便血、尿血的猪,用止血敏或维生素k 按说明注射,连用3 天,每天注射1 次。

对于复杂地质断层常规的观测和分析有时不能确定断层具体状况,或是地质性质或断层性质可查明,但是无法计量断距。这时,可采取勘探的方法来查明断距解决复杂地质状况的影响。生产勘探法主要包括井下钻探和巷探。钻探方法常用于断层性质和断距都不清楚,但生产上又需查明状况后才能确定巷道掘进方向的情况,巷探方法常用于断层性质已经确定,但生产上又需通过断层掘进巷道的情况。

(5)有神经症状较严重的病猪,静脉滴注能量一组(维生素C、B1、三磷酸腺苷、辅酶A、肌苷)、20%葡萄糖500 ml、保肝护肝的“(人用)肝泰乐”;喘气严重的病猪,静脉滴注10%葡萄糖500 ml+地塞米松10ml。为消除贫血,饲料中加多种维生素和含铁制剂。7 天后猪群恢复正常。

7 霉菌毒素中毒诊断的难度

7.1 隐蔽性的霉菌毒素中毒

对能观察到有明显发霉的饲料要高度警觉,但对肉眼观察不到的发霉饲料、原料常难以发现。有报道指出,肉眼观察正常饲料的霉菌污染率较高,肉眼观察外观正常的饲料样品含霉菌毒素的样品占85%,长期饲喂被污染霉菌毒素的饲料具有更大危害。肉眼外观正常的饲草饲料多数是在田间未收获前被霉菌污染,即在籽果成熟前已感染,特别种子胚乳最易被霉菌感染,成熟后被包埋再种。田间霉菌种类繁多主要有麦角菌、赭曲霉、镰孢霉、桔青霉等田间霉菌,还有黄曲霉菌几个少数仓储性霉菌,隐存于肉眼观察正常的饲料籽实内,增加了对动物严重损害性危害多靶性[2]。

7.2 霉菌毒素中毒的剂量

猪出现免疫抑制生长受阻的黄曲霉毒素含量为200~400 μg/kg,含量高于400 μg/kg时肝脏受损伤;赫曲霉毒素含量高于200 μg/kg时出现损伤猪肾脏、猪表现毛长消瘦体重不增且减少;单端孢霉毒素含量高于3 μg/kg 时猪出现吃食减少或不吃食;F-2 毒素含量高于1 μg/kg出现有的母猪直肠脱垂或假发情。常常误以为不会引起中毒,从而放松了对其中毒诊断的警惕性。专业化验室少,主要是因为霉菌毒素种类多,方法复杂,检测费用昂贵,专业化验人员稀少,诊断难度较大,发病症状复杂,同一霉菌毒素可以让猪出现的临床症状复杂多变亦可损伤多个组织和器官。猪黄曲霉毒素中毒时初期有黄疸,易被诊断为肝病、附红细胞体病;食欲减退、渐进性消瘦、贫血,易被诊断为慢性消耗性疾病;当后期出现神经症状时易被诊断为李氏杆菌病、脑炎。

7.3 霉菌毒素中毒的发病史

目前还不清楚,缺乏直观的研究具体报告,无法直接观察到其危害性,并且有掩盖性。让猪体发生免疫抑制的霉菌毒素种类多,由于免疫抑制,亦被多种传染病或细菌感染出现误诊。保育后期猪发生呼吸道疾病,可能还只考虑环境因素,不考虑与霉菌毒素中毒有关,治疗效果欠佳。

7.4 霉菌毒素中毒症状不明显

慢性中毒初始症状不明显,病程较长,不易被发现,导致对霉菌毒素蓄积性与微量性认识不足。猪慢性中毒临床上最多见,食欲减退、增重减缓乃至贫血,多数人误诊,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与危害。

8 正确认识霉菌毒素中毒的重要及准确诊断

(1)提高对霉菌毒素中毒认识,增加诊断的准确性

霉菌毒素在饲料中一直存在,需提高认识程度,提高警觉性。养猪中应考虑是否有霉菌毒素含量超标的问题,增加饲料安全意识;还应做好随机采样,责任明确,对送检(抽检)样品负责是正确的,同时也要意识到场内样品真实的重要性,注重饲料霉菌检查,注重后期霉菌增殖与被霉菌再污染的情况。检测到低度霉菌毒素污染,却出现霉菌毒素中毒的典型症状最常见,需引起重视。

几个猪场都是保育猪发生霉菌中毒,则治疗效果差。在产房、后备母猪群观察到母猪奶阴唇红肿,特别是6月龄的后备母猪有阴门流白色分泌物与阴唇红肿,考虑霉菌毒素中毒,保育猪时就需引起高度重视,可疑霉菌毒素污染饲料或添加广谱脱霉吸附剂,保育猪发病逐渐减少,早期治疗效果也较好。

(3)当出现多系统损伤症状时应考虑霉菌毒素中毒

在猪场中后备母猪群内出血贫血、出血血尿、出血转圈空嚼等神经症状、在背部出血对称性皮炎或便血现象、体温90%在39℃附近,符合复合型霉菌毒素中毒猪出现的复杂症状[3]。

(4)应考虑霉菌毒素中毒引起的部分免疫或免疫失败

控制好流行性疫病的关键,如出现不明原因散发病例或者多次疫病流行,需做好霉菌毒素中毒的防制措施,控制流行,提高猪免疫力、加强免疫接种。

(5)注意猪群中不明原因的返情

猪群中不明原因的返情增多,发情推迟增多,假妊娠增多和流产率>1%时、 后备母猪阴唇红肿且流有白色分泌物、剖检胃出血溃疡、饲料有霉变(剥开玉米的胚乳部分有霉变)、未添加霉菌毒素处理剂或剂量过小,素材结合起来,需考虑霉菌毒素中毒。

猜你喜欢
霉菌毒素中毒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What Makes You Tired
一类具有毒素的非均匀chemostat模型正解的存在性和唯一性
中毒
毒蘑菇中毒素的研究进展
使用铅笔会中毒吗
爸爸中毒了
天哪!我中毒了!
严苛标准方能清洗校园“毒素”
霉菌的新朋友—地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