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寄生虫病流行概况和防治技术研究

2021-03-27 19:00贾欢欢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驱虫药旋毛虫传染源

贾欢欢

(甘肃省靖远县畜牧兽医技术服务中心,甘肃靖远 730600)

猪感染寄生虫病后,体内营养会逐渐流失,从而造成猪自身的发育受限,并在之后继发感染其他疾病,这对养殖场的经济效益产生较坏的影响[1]。基于上述状况,很多养殖场开始对猪感染寄生虫的全过程进行深入探索,并根据实际情况提出针对性的防治措施,实现猪的健康发育生长,有效保障我国的猪肉市场安全。

1 猪寄生虫病流行概况

1.1 猪寄生虫种类以及危害

在猪养殖过程中,寄生虫种类超过60 种。一般情况下,根据寄生虫寄生位置将其分为体内寄生虫与体外寄生虫两种。

螨虫、虱子、蚊蝇是常见的体外寄生虫,其中螨虫对猪生长发育影响最大。体外寄生虫在影响猪正常休息的同时,还会对猪外观整齐度以及肉膘积累速度造成影响,使猪患上乙型脑炎以及细小病毒等,给养殖企业带来较大的损失。

体内寄生虫比体外寄生虫的危害更大,结节线虫病、蛔虫病、肺丝虫病与鞭虫病是常见的猪体内寄生虫,这类寄生虫不但会吸取猪体内的养分,在猪体内进行繁殖,还会破坏猪的消化功能以及吸收功能,降低猪抵抗疾病的能力,且会对猪的正常生育造成影响,导致猪仔发育不良、数量少、体重轻,严重情况下会导致母猪流产[2]。

1.2 猪寄生虫病传播形式

体外寄生虫主要依靠接触进行传播,各种日龄的猪都会有一定机会感染,一般情况下,病猪是传染源。而体内寄生虫主要依靠虫卵或者幼虫进行传播,列如猪蛔虫的雌蛔虫在产卵后,虫卵会伴着粪便传输到体外,并有一定概率发育成幼虫,被猪吞噬后就会导致猪感染,幼虫一般存在于膈肌、咬肌与舌肌中,成虫多见于病猪小肠。

2 猪寄生虫病防治技术

猪寄生虫病防治技术可从多方面进行论述,以下选取其中较为行之有效的防治技术进行举例分析,包括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易感猪群、药物治疗。

2.1 控制传染源

体内寄生虫主要通过虫卵传播,体外主要依靠接触传播。在进行传染源控制时,可从两方面进行:一是通过一定的技术驱除或者灭杀体内外寄生虫,使病猪恢复健康,防止继续传播;二是将病猪进行单独隔离,降低其向外界传播的概率。

2.2 切断传播途径

(1)做好猪舍内部与外部环境卫生,能够有效降低寄生虫病传染概率;保持猪舍的合理养殖密度、良好通风、干燥、洁净。对猪舍的各种设备以及饲料进行综合化管理,定期清理与定期消毒,可对猪舍、饮水槽等猪经常接触的区域用敌百虫溶液进行消毒处理[3]。

(2)及时清理猪的粪便,并采取无害化处理。因为粪便中可能存在寄生虫幼虫、成虫或者大量虫卵,若是处理不及时,很容易造成猪感染,并逐步发展成病猪,严重情况下还会导致以病猪为中心进行传播。

(3)控制其他动物接近养殖场,比如狗、猫、鼠等,因其可能携带寄生虫,导致寄生虫在养殖场传播。养殖期间还应进行定期灭鼠,对于捕捉到的老鼠应当远距离焚毁,以避免猪误食。

2.3 控制易感猪群

就容易感染寄生虫的猪群来说,首先需要保证这类猪群的摄食量,注意猪饲料中的养分问题,保证饲料中的维生素含量以及蛋白质含量,确保满足猪的生长需求,以此增强猪的体质,让其能够面对寄生虫有一定的抵抗力。对于幼猪以及母猪这类易感猪群也当进行集中管理,在夏季高发期可对其进行分开管理,并注重通风与卫生问题,同时进行饲料的合理配搭,保障充足的营养供给。必要时可通过注射疫苗以及驱虫药物来实现对易感猪群的保护。

2.4 西药治疗方法

针对猪寄生虫病的治疗方式大多是驱虫药,不同类型的猪寄生虫病所需的驱虫药也有着一定的差异,以下就几种典型猪寄生虫病用药问题进行简单论述。

(1)使用猪旋毛虫病驱虫药。猪旋毛虫病的相关症状会在病猪发病后期显现,其主要症状为病猪体温上升,伴有腹泻、呕吐、声音嘶哑、吃食吞咽困难等症状。旋毛虫一般会寄居在动物的横纹肌肉或者肠管中,在家鼠身体中较为常见。猪患上旋毛虫病的原因多因吃食携带旋毛虫的家鼠肉末或者肌肉导致,因此在进行药物治疗前,首先需要在养殖场消灭家鼠,将捕捉到的老鼠进行远距离焚烧处理,避免猪误食。药物治疗可选择丙硫咪唑,根据猪的体重进行药量的计算,一般以10mg/kg 为宜,或者是选择125ppm 浓度的氟苯咪唑伴着猪饲料对猪进行喂养,10d 左右就会获得较好的疗效[4]。

(2)使用猪囊虫病驱虫药。猪囊虫病又叫猪囊尾蚴病,不但会造成猪贫血、生长迟缓、发育不良,还会对人造成影响,若人感染猪囊虫病就会患上绦虫病。猪在囊虫病前期没有特殊症状,因此较难发现,在患病后期会出现贫血、生长缓慢、发育不良等症状,较为严重时,病猪还会出现声音嘶哑、呼吸困难等症状[5]。不同位置的寄生虫会对猪造成不同影响,比如眼部寄生虫,会导致猪出现视觉障碍,脑部寄生虫,会导致脑炎、癫痫或者死亡。在使用药物前应将被当做肥料的人粪便发酵处理,避免猪饲料混入绦虫。其次应对病猪进行及时的药物治疗,药物治疗可选择丙硫苯咪唑,根据猪的体重进行药量的计算,一般以50mg/kg 或者60mg/kg 为佳,药物需以肌肉或者皮下注射的形式进入猪体内,持续治疗3d 会有较好的疗效。

(3)使用猪疥螨病驱虫药。猪疥螨病属于慢性皮肤病,病因为猪疥螨虫,表现特征为猪外表皮溃烂、生疮,极易在小猪时期感染。在进行必要的防治措施不见成效后,可选择1%浓度的敌百虫进行喷洒治疗。值得注意的是,在喷洒中应保障猪舍中不存在孕猪,否则会致使其流产。

(4)使用猪球虫病驱虫药。在治疗球虫病时,百球清效果较好,一般选择剂量20mg/kg 与30mg/kg 的剂量。还可选用95%纯度的敌百虫,按照100mg/kg 与200mg/kg 的体重剂量进行喂服,在病猪空腹时混合部分精料进行喂养效果最佳,在喂服之后,下次喂服应隔天进行。在喂服之后,兽医一般会观察1 ~2h,部分猪会有肌肉震颤、流涎等副作用,一般数个小时可消除,若是出现卧地不起、呕吐等较重的副作用,可皮下注射硫酸阿托品。此外,还可喂服病猪硫双二氯酚,这种药物没有异味、喂服方便,将100 ~200mg/kg剂量与部分精料混合喂服病猪,可能会出现腹泻等副作用,不过在1 ~2d 可恢复正常。

2.5 中药治疗方法

万应散:苦楝皮30g、雷丸20g、大黄60g、槟榔30g、皂角30g、黑丑30g、沉香10g、木香15g。方中雷丸、苦楝皮杀虫为主药;大黄、槟榔、黑丑、皂角攻积泻下,又可杀虫,为辅药;木香、沉香行气温中为佐药;合而用之具有攻积杀虫之效。但本方药性猛烈,攻逐力极强,孕猪及体弱猪慎用。

驱虫散:鹤虱30g、使君子30g、槟榔30g、芜荑30g、雷丸30g、贯众60g、炒干姜15g、制附子15g、乌梅30g、诃子肉30g、大黄30g、百部30g、木香25g。具有驱杀攻逐虫体的功效,可用于驱杀胃肠道寄生虫。

贯众散:由贯众60g、使君子30g、鹤虱30g、芜荑30g、大黄40g、苦楝子15g、槟榔30g组成。具有下气行滞、驱杀胃肠道寄生虫的功效。

3 结束语

随着社会对于猪肉的需求逐年上升,对于猪寄生虫病进行调查与综合管理,实现科学防治很有必要。对猪寄生虫病进行防治,需要养殖场采取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控制易感猪群、药物治疗等多项措施,防治猪寄生虫病的同时,保障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驱虫药旋毛虫传染源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病学、检疫方法和防治措施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病学特点
儿童如何正确服用驱虫药
猪旋毛虫病的流行现状和防治措施经验谈
畜禽驱虫五注意
肺结核疾病慢性传染源的特点和预防治疗对策
“驱虫药”左旋咪唑能增强免疫力
旋毛虫病的诊断与防治措施
规范诊断标准 维护社会稳定—《旋毛虫病的诊断》标准解读
手足口病及其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