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生猪饲养疾病防治策略初探

2021-03-27 19:00毕艳红
中兽医学杂志 2021年2期
关键词:猪舍传染病生猪

毕艳红

(辽宁省抚顺市东洲区碾盘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抚顺 113004)

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生猪养殖模式也随之发生了变化,开始采用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形式,并被广大养殖户所接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养猪过程中的疾病防治已成为困扰养殖户的棘手问题。猪一旦生病,不仅会对猪肉品质产生一定的影响,而且会给整个养殖业带来影响,对养殖户造成经济损失。

1 生猪饲养疾病特点

1.1 传统疾病非典型化

随着近年来我国现代生物医学和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发展,已成功开发和研制了高效率的生物免疫剂,用于控制猪场各种传染性常见病,可有效阻止猪病的扩散传播和蔓延。但随着生猪市场规模的进一步扩大,猪病的流行也已开始表现出非典型的趋势。生物保健类药物中含有生物免疫药物复方制剂,这可能会直接导致猪原始的一些典型临床症状慢慢消失,使得猪的疾病的治疗和诊断工作难度逐渐增加[1]。

猪传染病有很大的危害,这类疾病有较强传染性且多呈非典型化,一旦在猪群中传播,危害更加严重。虽然经过长期计划免疫接种,猪疾病得到了较好控制,机体免疫能力也得到提高。但是如果病原微生物发生突变,毒性增强,使得传统疾病呈现出新的症状。

1.2 疾病的跨区域传播

疾病的数量在增加,其中大多数为新疾病。首先,由于交通便利,长途运输已经成为跨区域牲畜运输的主要方式,但一些地方防疫工作做得不够到位,使得某些疾病无法检查出来,从而导致猪病的跨区域传播。其次,饲养管理的方法缺乏科学性和针对性,饲料品种选择标准不明确,使生猪的耐受性大大减弱,加之环境维护不及时和彻底,进一步增加多种疾病的发生。

1.3 缺乏相应技术和知识

传染病的危害是极其严重的。由于多数农场位于偏远乡镇,农民掌握的知识和技术水平有限,饲养管理技术欠缺,为了更好地实现疾病预防的目的,部分养殖人员随意使用消毒剂或药物,如抗生素等,使得细菌的耐药性增加,或是免疫工作方式欠科学,免疫时可能对生猪器官造成损伤。

2 生猪不同阶段发病特点及防治

2.1 仔猪阶段

2.1.1 致病特征

仔猪期最常见的疾病为红痢、副伤寒、水肿等。发病原因分析与母猪抵抗力低、母猪健康水平差、母猪卫生条件差、接种防疫管理不善、饲养管理不善等有关[2]。

2.1.2 预防和治疗措施

在育种阶段,仔猪发育和生长速度较快,仔猪断奶成活率是衡量大型猪场饲料育种效益的指标。因此,需要进一步加强对于仔猪的饲养和管理,减少仔猪疾病和死亡率,尽可能确保一些仔猪在生产6h 后继续吃初乳,使它们能够有效获得母体抗体,从而大大减少传染性疾病的发生。在母猪产前和产后适当添加氯霉素,可有效减少母猪子宫炎、乳腺炎、哺乳紊乱等综合疾病的发生,从而显著降低仔猪早期腹泻发生的概率。针对后期呼吸系统疾病非常严重的仔猪,可在开放材料中适当添加相关药物,连续用药2 周。

对于传染病,要求根据相应流程和标准,切实做好仔猪的免疫和接种工作。对于新购的断奶仔猪,务必要了解其防疫状况及时地进行必要的疫苗补防。而针对季节性传染病,要求养殖户提前做好免疫和接种工作,防止生猪感染。

2.2 育肥猪阶段

2.2.1 致病特点

猪的育种育肥阶段,是提高育种效率的关键时期。育种时期,育肥猪的繁殖速度最快,对各种病害的抵抗力也较弱。对此,要特别注意做好疫情防控的准备工作。与仔猪饲养阶段相比,除副伤寒等重大疾病外,其他大部分疾病主要发生在育肥阶段,且患病率相对更高,威胁更严重。

2.2.2 预防和控制措施

对高密度猪舍进行有效管理和控制。以高密度的猪疾病和条件为依据,发病前1 周,所有猪饲料加入支原净、金霉素,连续服用1 周,防止心血管系统和呼吸系统疾病综合征的各种疾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的概率密度函数,可以能够大大减少传染性胸膜肺炎。此外,还有助于预防和控制猪瘟感染疟疾、结肠炎等。

3 生猪饲养疾病的防治措施

3.1 建立健全生猪饲养的管理机制

养猪场工作人员应当严格管控进出入口,重视和实施科学的管理措施,注重猪舍的安全管理,定期消毒,定期打扫房屋内外,时机空气通风,以确保良好的空气和通风环境的住房,防止猪在圈内感染各种呼吸道传染病。在猪育种的整个过程,养殖人员应严格控制养殖数量和密度,特别是夏天,天气相对强劲,应根据实际情况,适当降低饲养密度,以确保猪群良好的健康状况和内部环境,避免发生中暑。在日常饲养中,应在各种饲料和草料中均匀添加电解质和维生素,以提高猪的抗病性,不可用煤灰水喂养,避免发生交叉传染[3]。

3.2 重视圈舍的消毒与隔离

养猪场需要定期进行全面彻底的消毒灭菌工作,及时处理猪的粪便和有害污染物,注意饲料房屋清洁和卫生,猪饲料的饲料槽的清洗,确保健康农场的猪饲料和内部环境,减少病原体的数量和密度。当养殖人员进入养殖场时,应首先更新衣物,并严格消毒彻底。将饲料和饲养用的各种工具分开,区分猪舍内外的饲养设备,及时对进出猪舍的车辆和饲养员进行彻底消毒。严格实施隔离饲养措施,对病猪进行隔离饲养。

3.3 饲养过程中的监控

定期对猪场进行疾病检测,在市场、屠宰场、养殖场设置监测点,采用病原学检测、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等多种方法,确保检测工作的准确性和有效性。各地应建立健全实时监测机制,降低猪瘟或传染病的发生概率。病死猪应该用无害的方式处理,如焚烧或深埋。停止滥用激素类药物和退热类药物。在传染病的防治中,应充分利用中西医结合的方法,减少生猪产品的应激和化学反应。

4 生猪饲养疾病的综合防治

4.1 定期药物驱虫处理

寄生虫是养猪项目中对猪危害较大。除常见寄生虫外,还有两种对公共安全构成严重威胁的人畜共患病:弓形体病和囊虫病。其中,弓形虫病影响最大,危害也最大,可直接引起全区流行感染和季节性疾病,因此弓形虫病应作为预防的重点。对于寄生虫病的早期预防和治疗,暂无规范的疫苗接种和治疗措施。因此,根据各种流行病发生的实际情况,有必要提前制定良好的疾病控制措施。对猪粪集中堆放在池中发酵,利用微生物加热杀死寄生虫卵,控制寄生虫病的传播和曼延。

4.2 注意加强饲喂管理

注重饲养管理的改进,运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和制度,提高猪的抗病能力,这是非常有益的。饲料是猪的重要营养物质,饲喂优质饲料可以改善多种常见病的症状。例如,食物中毒、维生素缺乏、微量元素缺乏等。因此,应对饲粮进行有效的日常管理,保证饮水和饮食的安全卫生,减少传染病的发生。

4.3 制定完善消毒制度

在生猪养殖过程中,应注重场地的环境卫生,创造干净的养殖环境,减少各种疾病的发生。因此,猪场必须定期清理猪粪,严格彻底地处理猪粪,集中在固定的发酵场所,做好猪粪的清理工作。现场建立严格的消毒管理制度。猪至少每两周消毒1 次,人员对室内和现场完全消毒,不留死角,清除寄生在现场的致病菌,达到科学防病的效果。

5 结束语

在进行生猪饲养的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生猪往往会发生各种不同疾病,对生猪的健康快速生长和对农户的社会经济效益造成比较严重的损失,所以在进行养殖的过程中,生猪饲养者需要及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上报,做到“早发现、早治疗”,降低生猪疾病的发生率,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快速发展。在养殖中,猪只出现疫病时,需要及时给予处理,进行相关治疗的同时,还需仔细观察疾病特点,确定疾病类型,对症治疗。有必要时,还需采取隔离措施,以免发生相互感染,在治疗中,也应对药物进行严格控制,避免错误用药致使病情恶化,影响治疗效果以及进度。此外,还需应用物理治疗的方式,保持猪舍的卫生以及注意猪只饮食情况,从根本上使猪只免疫力得到提高,实现健康生长。

猜你喜欢
猪舍传染病生猪
生猪中暑的诊断及治疗
《传染病信息》简介
传染病的预防
生猪贴“秋膘” 管理要跟上
3种传染病出没 春天要格外提防
母猪怀孕后如何控制猪舍环境
呼吸道传染病为何冬春多发
冬季猪舍有啥讲究
入伏后,怎样防止生猪中暑
生猪 广西生猪自成一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