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教学幼小衔接的实践探究

2021-04-14 18:13蔡杰
考试周刊 2021年25期
关键词:幼小衔接实践探究体育教学

蔡杰

摘 要:体育教学应符合人体动作发展规律,从宏观上体育教学是一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过程。但从微观上看,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往往存在不同学段教学内容相互割裂、简单重复的现象。教学内容简单重复会造成学生经过一个学段的培养后,能力水平达不到下一个学段学习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运动技能和身体素质要求;或者不同学段的学习无法帮助学生逐渐掌握更为复杂的运动技能。因此,在本次实践探究中,将学前阶段和义务教育阶段整合为一体,重点探究幼儿园、小学两个阶段体育工作的衔接过渡,主要体现在课程内容、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评价的衔接,填补这方面的空白;进一步细化具体运动项目的整体学习架构,使之真正具有可操作性,学生通过系统学习,更好掌握某项运动技能;构建幼小体育教学评价的一体化体系,从教学到评价都能做到有据可依。

关键词:体育教学;幼小衔接;实践探究

将涵盖幼儿园、小学学校为实践点,在实验过程中,将加强对研究工作的过程性管理,并建立完善的研究机制,结合本校实际,将对以下内容进行研究。

一、 构建合理的幼小衔接体育课程内容体系

体育课程内容体系应注意教材衔接,在幼儿园、小学体育教材虽然内容丰富,但在把握整体性方面有欠完善,幼儿教材与小学教材之间联系不足。既要挖掘教材的本身逻辑性,着手幼儿、小学反复提炼教材、加工教材、整合教材,使教材能够体现它的功能与价值,要认真做好教材“重复”的辩证关系,从宽度、深度、广度三个维度衔接教材,突出教材的精华以及连续性,避免一些简单的重复,影响教材的整体、严谨、逻辑。小学阶段的体育教师应认真研究幼儿的健康领域目标,把握幼儿动作发展规律,积极探索教材的多样性。

本人认为体育内容的多样性及科学性是幼儿园与小学的衔接教学的关键点,幼儿教师善用情景游戏贯穿幼儿体育活动,通过教师语言、背景音乐、场景布置的渲染让孩子们身临其境,能够充分调动孩子们对体育活动的积极性,让孩子们乐此不疲。小学教师多采用“体育游戏”,他们善于通过游戏来巧妙衔接教学,不断提升挖掘游戏的针对性、新颖性、实用性的练习方法,与主教材合理搭配完美结合,为学生制定适合他们的学习内容,提高学习效率,在有限的时间吸收更多知识。好奇是孩子们的天性,特别是该阶段的孩子,单调的教学内容满足不了他们的好奇心,只会让其逐渐失望,然而身体的发展要遵循其发展规律,有时候简单的内容反而会更有时效性。因此活动内容的有趣丰富与内容的科学性的矛盾也就成了幼小衔接在内容方面的主要矛盾,如何解决矛盾就成了幼小衔接的关键点。

二、 探索幼小体育衔接的有效途径和措施

(一)目标衔接

幼儿教学目标和小学教学目标,存在较大差异,然而在时空和逻辑上又有必然的联系,幼儿学段的目标是对小学段目标的发展与传承,在传承中不断地升华。因此,幼小的体育衔接教学应该先清楚地认识体育教学的目标体系,全方位地把握幼儿“健康领域”的目标及小学运动参与、身体健康、运动技能、心理健康、社会适应五个方面的领域目标,要关注到各学段的领域目标,也要关注到幼小作为一个整体的构思,更需要加强对针对性、系统性、层次性的学习目标来引导体育教学,提高教学效率。换句话说两者的目标设定要有共性,亦可存异,共性将其紧密相连,异则让其各有特色。在运动技能方面,不同年龄段儿童动作发展具有差异性,因此,幼小学段在运动技能目标视角下就自然存在差异,例如:在儿童双手接球时,“直臂接球”动作特征三岁半时形成,此时动作看上去比较僵硬。当男孩在4岁半时可以运用“抱球”动作进行接球,女孩完成这动作一般需要在五岁左右。当男孩在5岁半时可以用“捞球”动作接球,女孩在6岁形成此动作。男孩在6岁半时形成“双手接球”动作,女孩在7岁形成。“适宜调整身体和手臂位置”动作特征男孩在7岁半形成,女孩在8岁半形成。运动参与目标方面,首先要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也是达成运动参与目标的重要条件,幼儿园及小学要注重体育课程的趣味性,能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

(二)教法衔接

幼小体育教法的衔接要深度钻研教材,须根据不同教学方法的特点量体裁衣,通过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做到因材施教及因需施法,重点体现教学方法的安全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使教学方法更能够契合教学的一般规律及达成目标的需要。在4~7岁儿童体育课程教学中,最为常见的教学方法则是游戏教学法。所谓游戏教学法,即以游戏的形式来开展体育课程的教学方法。幼儿园常见的体育游戏为数不少,比如“老狼老狼几点了”游戏,一名同学扮演老狼,其他学生扮演小羊,老狼背对着小羊,小羊从安全区出发一边喊着“老狼老狼几点了”一边向老狼靠近,老狼回答几点了,反复于此,直到老狼喊出“12点”,老狼转身抓小羊,小羊迅速跑回安全区,被抓到的小羊变老狼。此游戏不仅能锻炼学生跑的能力,對儿童灵敏素质的发展也有着较好的作用。再如,情境教学法,在经典案例“小青蛙找妈妈”课程中,由故事情节串联整节课,讲述着小青蛙的成长过程,通过学习青蛙的跳跃方式,达到完成立定跳远的运动技能目标,这样就可以将抽象枯燥的动作训练变得有趣生动。不论是游戏教学法,还是情境教学法,同样也是小学体育教学中的重要方法,因此在教学方法上要找出幼小的共性,以达到较好衔接的目的。

(三)组织衔接

教学组织是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关键,幼儿、小学学生特点不同,就需要针对不同特点制定不同的组织措施,同时也需要体育教师根据教学的特性,使得体育教学更加具有逻辑性,每一个环节看是分开,实则紧密相连,要严格制定教学纪律常规,同时要求学生认真履行。

(四)学法衔接

俗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为促进小学一年级学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的体育课程,幼儿园与小学的体育教师要注意体育活动向体育课转向过程中,学生行为习惯转变的衔接,提高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做好协同合作探究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在学练过程中,不断提炼、加工、整合学习策略,给学生学习交流创造环境,逐步提高学习的有效性。体育教师应该对学生在学练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快速发现、制订合作学习方案,这样会使学生的学习更有目的性及针对性。当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偏离教学目的时能够及时引导,在不过多关注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下,又能恰到好处地纠正方向。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要及时帮扶,疏通心理障碍,使学生的学习方法不断向全面发展。

猜你喜欢
幼小衔接实践探究体育教学
探究式科学活动的组织策略
高职艺术设计专业课程与传统文化结合的实践探究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与应用研究
游戏融入教学建构灵动式体育课堂研究
体育教学中学生合作学习能力的培养研究
体育教学中的竞争意识培养探究
独立学院大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