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探微

2021-04-15 00:48赵阿华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25期
关键词:劳动教育新时代高职

【摘要】本文依据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说以及习近平总书记有关教育的重要论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探索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基本原则、主要内容和实施途径,旨在提高劳动教育实效,培育以就业为导向、劳动教育为特色、德才兼备、具有“工匠精神”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

【关键词】新时代  高职  劳动教育

【基金项目】2019年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提升高职院校学生劳动教育实效的策略研究》(课题编号:19C0830)的研究成果。主持人:赵阿华。

【中图分类号】G40-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25-0019-03

在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既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途径,又是学生走向社会的必要准备。高职院校劳动教育唯有和高职人才培养目标相结合,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一、把劳动教育列入高职院校教育构成的应然思考

(一)是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在新时代的体现和升华

劳动是指人有目的地支出自己的体力和智力改变自然物或社会物,使之成为满足人类生活需要的物质与精神财富的活动。劳动教育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时空中对受教育者的劳动意识、劳动精神、劳动知识、劳动态度、劳动情感、劳动意志、劳动技术、劳动技能、劳动习惯等施加影响的一种教育活动。[1]马克思在《资本论》中说:“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既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又是实现人类个体全面发展的唯一方法。”[2]劳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的一个起始和核心范畴,其劳动学说中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基本原理,是学校开展劳动教育的理论基础。

(二)是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应有之义

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劳动教育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一直都散发着着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文化底蕴,劳动教育的主题元素一直都在各级各类学校倡导和实施之中。然而,一段时间以来,青少年学生劳动教育被弱化,一些青少年劳动意识淡薄,不尊重劳动和劳动人民,不珍惜社会财富和劳动成果,好逸恶劳,崇拜物质,甚至妄想一夜成名、一夜暴富,扭曲了劳动价值观。在高职院校教育场域中,对劳动意识培养的重大意义认识不够,关门办学,学校的职业教育与企业的生产劳动形成两张皮,没有深度融合,劳动教育体制机制不健全,导致出学生缺乏责任感,没有岗位意识,工作拈轻怕重,毕业后跳槽频繁等问题。2018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首次提出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明确将劳动教育确定为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同等重要的、专门的教育领域,这既是对我国教育方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制度的完善与调整,更是马克思主义劳动理论的重大发展。2020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明确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贯通大中小学各学段,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这都是高职院校开展劳动教育的基本遵循和落地实施的有效保障。

(三)是高职院校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途径

目前,我国正在朝着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跨越,要在本世纪中叶实现现代化强国的总体目标,就必须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打造一支高素质的产业工人队伍,高质量发展急需“大国工匠”。我国高职教育主要是培养生产、管理、建设、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其人才培养突出专业性和实践性,重视学生的专业技术技能,与生产活动无缝对接,争取实现毕业就能顶岗。而要加强高职学生实践动手能力的培养,必须首先树立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加强学生的劳动技能的训练和培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的自身特点,决定了劳动教育在学校整个教育构成中始终占有重要位置。劳动教育同样也是促进学生个体全面发展的有效路径,既能能促进学生思想品德发展,丰富学生的道德修养,也能增强其自身智力发展,锻炼学生知识、技能,同时还能提高学生身体素质、审美素养。随着时代的发展,劳动规模更大,劳动过程更复杂,劳动对象更多样,对劳动者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要求就更高、更全面,从而能锻造出更加全面、充分和自由发展的劳动者个体。劳动教育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职业道德、工匠精神、创新精神、团队意识与实践能力等方面,具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与作用,也是高职学生贴近工作岗位、满足社会需要、顺利从学校步入职场、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

二、高职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主要内容

(一)基本原则

1.主体性原则。学校是实施劳动教育的主体,必须要把劳动教育提到重要议事议程, 成立劳动教育领导机构,加大劳动教育的资源投入,构建符合新时代要求、高职人才培养目标和高职学生特点的劳动教育体系,全面负责劳动教育工作的开展。

2.层次推进原则。针对学生不同专业、年级、層次和个体差异,采取不同的内容、手段和方法,层次推进,实施劳动教育,体现高职特色、专业特色和实践特色。

3.理论与实践一体化原则。根据学生的思想、生活、学习和专业的个体差异, 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日常劳动、发明创造、实习实训等各种社会实践。

4.教育与管理相结合原则。在教学、管理、服务中要贯彻对学生的劳动教育,并将劳动教育从学校延伸到社会, 发挥校企合作 , 产学一体化的高职办学特色 , 实施“三全育人”的劳动教育体系。

(二)主要内容

劳动教育就是培养教育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尊重和热爱劳动及劳动人民,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实现“爱劳动”、“会劳动”基础上的“懂劳动”,包含基本素养教育和基本内容教育。按照基本素养来分,可分为劳动观念、劳动情感、劳动习惯和劳动态度等教育;按照基本内容来分,可分为生活服务、生产技术和社会公益等知识技能性劳动。

1.基本素养教育。即劳动观教育,包括劳动精神、意识、情感、意志、态度、习惯等。学校要积极开展马克思主义劳动观教育,准确理解劳动的政治属性、社会属性、文化属性、教育属性,深刻领会新时代劳动教育的丰富内涵,在精神层面上,培养学生正确的劳动价值观,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人民,爱护社会财富,珍惜劳动成果,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摒弃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一切不劳而获、挥霍浪费的思想。

2.基本内容教育。即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包括生活服务、生产技术、社会公益等劳动。今天,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以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为标志的工业革命和现代科技,赋予新时代背景下的劳动知识与技能崭新的内涵与外延,传统的劳动概念从内容到形式也发生了颠覆性的变革,远远超出了那种基于体力消耗的传统的物质生产劳动为核心的范畴。学校要积极开展劳动知识和技能的教育,开设公益劳动、实习实训、就业创业、劳动安全、劳动法律法规等为主要内容的劳动教育课程,列入教学计划,统筹安排;因地制宜开展形式多样的劳动实践活动,避免劳动教育走向形式化、娱乐化。

三、高职劳动教育实施途径

以我校为例,近年来,湖南科技职业学院十分注重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技能和职业核心能力的培养,将实习实训和劳动教育、专业教育以及思政教育有机融合,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在劳动实践中不断提升学生的劳动素养、专业技能,实现高职人才培养的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领导,形成合力

1.以“三全育人”为抓手,形成劳动教育长效机制。我校成立专门机构,由校领导挂帅,遵循劳动教育育人规律,加强顶层设计,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将劳动教育纳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从课程设置、教学安排、教材编写、师资队伍建设、组织管理和实施等方面,不断完善育人体系,努力实现劳动教育的日常化、规范化和多样化,构建劳动教育长效机制,形成“三全育人”的合力效应。

2.以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与校企文化融合发展为载体,实现劳动教育的有效融合。第一,我校把劳动教育纳入校园文化建设中,开展以校训“至诚至公、精业乐业”为主题的教育活动,打造“劳动最光荣、技能最宝贵、创造最伟大”的校园文化氛围;第二,我校在校园文化建设中引入企业文化,以学校为主体推动力,专业群建设为平台,校企双方在互利发展的基础上,实现校企文化在融合中不断丰富和优化,增强学生爱岗敬业意识,提高学生专业技术技能。

3.以师资队伍建设为根本,建设一支专兼结合、高素质、专业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第一,建立专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劳动教育课程是全覆盖、所有学生必须修读的课程,需要配备必要的专任教师。目前,我校劳动教育课程教师大多由思政课教师、辅导员、管理人员工兼任。我校通过课程培训,教研教改,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效果导向,不断改进和创新劳动教育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保障了教学需要。第二,建立兼职劳动教育教师队伍。一方面,在校内二级学院专业教师中特别是“双师型”教师中挖缺人才,成为兼职教师。他们将在生产一线掌获的经历、经验、智慧和方法融入到教学案例当中,对应职业岗位进行开展教学,将“教材模式”转化为“教学模式”,使劳动教育教学“活起来”、“动起来”。另一方面,我校打开校门、广开门路,聘请英模劳模、杰出校友、专业能手、大师巧匠、优秀学生家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等担任劳动教育兼职教师,对校内教师开展的教研教改活动进行指导,面向全体学生开展专题讲座,对应不同专业的职业岗位,进行工作分析,讲解归纳,把握不同专业岗位的适应方向和最新动态,把自己在职业生涯上的经验、感悟和智慧无私分享给“准职业人”,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价值观,理想与信念,并帮助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二)手段多样,突出实践

1.整体设计课堂教学。第一,开设劳动教育必修课。成立劳动教育教研室,保障劳动教育必修课开足学时;第二,成立就业指导教研室,围绕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择业和创新创业等方面开展教学;第三,各专业按自身专业特点,开设有关劳育专题教育讲座;第四,不仅把劳动教育内容有机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程,还通过课程思政,把劳动教育融入如专业课程、通识课程等隐性课程中,充分挖掘各类课程的劳动教育元素,实现劳动教育与各类课程的深度对接与融合。

2.系统规划日常劳动实践。第一,开展劳动周活动。每学期安排一周为义务劳动周,将劳动教育与学生的个人生活、校园生活和社会生活有机结合起来。第二,勤工俭学。整合和建设校内工场、农场、学校场馆、实验室和校外社会服务机构等劳动实践场所,为学生提供勤工俭学或成为青年志愿者参加义务劳动的机会。

3.加强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建设。在高职人才培养体系中,突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的特色,究其实质,就是把学校与社会两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环境进行整合,相辅相成,将学校的课堂教学和企业的生产实践有机结合,达到相互合作、联合育人的效果,让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有机会进入生产岗位和实际工作领域,真实地从事与企业员工一样的工作,也为企业用工储备人才。这种产学结合的教学模式,不仅使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课堂转到工厂,还让他们提前踏入社会、了解职场,从而适应这种变化,大大增强了教育主体全面发展的自觉意识,提高學生的技术技能,快速实现由学生向职员的角色转换,顺利完成学生就业和企业用工的无缝对接。高职院校将专业实践、实习搬到企业,实现校企紧密结合,深度融合,形成双方共同管理的劳动教育实施机制。第一,运用企业的职业文化育人,强化安全生产、劳动流程、劳动规范、劳动保护等的教育,引导学生在真实的环境中建立职业精神,树立劳动观念,增强专业技能。第二,把学生的实习实训作为高职院校培养学生技术技能的主阵地、进行劳动教育的重要课堂,委派各二级学院的党总支书记、专业指导教师、思政教师、辅导员亲临生产第一线,开展劳动教育。近年来,我校立足湖南,对接轻工产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与湖南轻工产业园、长沙软件园、长沙天心经济技术开发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中兴通讯等近200余家知名企业园区和大中型企业深度合作,校企合作遍及湖南、湖北、广东、浙建、福建等地,截至2021年5月,全校1万多名学生中,近4000人参加校内外长、中、短各种实习实训,为全校学生的实习实训与就业拓展了空间,提供了优良的条件与保障。

(三)建立机制,保障实效

学校要确保劳动教育的质量,可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采取不同的方法,进行考核与评价。

1.归口领导与实施。考核评价应由教务或教育督导等综合部门归口领导,各二级学院具体实施。要制定相关制度,确定劳动教育学分,建立多元化的劳动教育的评价标准与指标体系,并加强督导检查与质量评估。

2.纳入学生综合测评考核。首先,目前各高校都普遍开展了学生的综合測评工作,将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综合表现作为综合测评的重要内容纳入考核,规定权重比例,无疑是一项强化劳动教育的重要手段。其次,强化对评价结果的应用,将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综合表现的评价结果作为学生评先评优、毕业、专升本等方面的重要参考和依据。

3.结合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劳动教育实践课考核。现在许多高校把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必修课、劳动教育实践课列入教学计划,和其他课程一样进行课程考核。但一些高校只注重劳动教育理论课的考核,忽视了对劳动教育实践课的考核。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目的不仅是学生在理论考试卷面上得多高的分数,而是从思想到行动做到知行合一,学有所获。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对学生劳动教育实践的考核。劳动教育实践考核必须建立一套科学合理又便于实施的考核评比指标体系,必须制定定岗定责、定质定量的考核方案,根据学生参与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劳动、实习实训、创新创业的时间、频率、态度、表现、成绩、收获等指标确定成绩,理论与实践评价相结合、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静态与动态评价相结合,多角度、全方位、公正、客观地地检阅参加学生劳动教育的成绩,记录学生参加劳动教育的过程,避免形式主义,确保劳动教育的质量效果,使劳动教育评价“硬”起来。

前苏联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离开劳动,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劳动教育有其独有的规律和内容,新时代高职院校劳动教育要以提升学生劳动精神面貌、端正劳动价值取向和提高劳动技术技能水平为主要内容,体现高职办学特色。让“劳动最光荣、技能最宝贵、创造最伟大”成为新时代高职院校校园文化的新风尚。

参考文献:

[1]王毓珣.对劳动教育列入教育构成的思考[J].中国德育,2015(16)

[2]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530页,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

作者简介:

赵阿华(1965年-),男,汉族,甘肃武威人,研究生,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研究方向: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劳动教育新时代高职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探讨农村小学学生的管理工作
马卡连柯劳动教育思想对儿童劳动教育的启示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苏霍姆林斯基的劳动教育思想的原则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