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思考

2021-04-15 12:06衣艳红
课程教育研究 2021年41期
关键词:主动学习数学教学小学

衣艳红

【摘要】数学在小学学科体系中是逻辑性较强、且存在一定难度的学科,由此会引发学生的抗拒与畏难心理,不愿意主动学习,从而影响了学习效果。为此,小学数学教学需要以正确的方式来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使其建立数学学习动力,主动接触新知,从根本上改善学习能力。在此过程中,为了确保教学引导效果,教师需要挖掘数学的趣味性,分析小学生的成长特性,基于实际状况制定科学引导方法。

【关键词】小学  数学教学  学生  主动学习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21)41-0005-02

主动学习是学生在没有教师、父母的提醒下,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地思考、理解以及运用知识,对学习保有自主性。这一行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意义。既能够提高教学效率,同时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为数学综合素养的提升奠定良好基础。但对于小学生而言,尚未对学科有深刻认识,产生主动学习行为离不開教学中正确的引导。因此,本文即探索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策略。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状况

主动学习包括自主学习的意愿、自主学习的能力、自主学习的行为等,按照学生的性格特征、数学教材的内容体系,学生在主动学习上有不同层次的表现。整体上来说,小学生缺乏积极的自主学习意识,且自主学习能力并没有达到理想效果。这种现象是多方面因素导致的。比如,数学教学中,教师采用“满堂灌”的指导方式,仅仅传授知识,但并未针对性地设计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内容与活动,制约了学生自主学习习惯的养成[1]。同时,小学课堂中缺少自主学习空间的创造,学生多被动接受知识,导致他们难以有效形成自主学习意识。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要点

就发展层面而言,主动学习属于一种自发且持续学习的能力,这一过程中,学生会自愿地拿起书本,对新知识进行理解,就数学问题展开自主探索。但因为小学生天性爱玩,尚未形成独立认知,要在教学中引导他们主动学习,教师可以从三个层次着手:第一点是自立性的培育。即按照小学生的需求和能力特性构建针对性学习体系,教学中呈现的内容要能够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并契合内在的探索精神。在成长中,学生属于独立个体,他们天然存在独立的认知理念,那么教师需采用正确的方式激发这种自立特性,促使其主动进行学习;第二点则是自律性。主动学习意味着自觉学习,对个人的行为进行约束,所以需要依靠学生独立的觉悟。在引导中,教师可以就这一要求在课堂问题解答、作业等方面实施行为的培养,让小学生感受到自我规范的重要性,从而积极转化为个人的行为;第三点是自为性。主动学习要保证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学生搭建自主思考、探索以及构建知识体系的场景[2]。例如,在预习阶段,为促使学生自发参与,理解基础的框架概念,教师可以制作微课学习情景,设计出简单的问题,诱导学生依靠个人的认知展开探索活动,了解并且挖掘所学内容。另外,自为性主动学习能力的实施也是一种主动创新、整合知识的表现。

三、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导学生主动学习的方法

(一)创建趣味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主动学习离不开兴趣的推动。由于数学的逻辑性、计算性、抽象性,很多学生对数学学科的印象往往是枯燥、困难,这一心理严重阻碍了主动学习的意愿。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对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引导需要着眼于兴趣的激发。一方面转化知识内容,使其通过趣味性的方式呈现,让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情景中体会数学学科的魅力。就情景的营造方面,把握信息技术优势,将枯燥、抽象的数学内容以动态视频展示,从而降低理解难度,帮助学生仔细观察、深入思考;另一方面与学生实际生活联系,构建生活化情景。小学生对事物存在天然的好奇和探索欲,教师可以将知识和他们所关心的生活问题联系,形成生活问题情景[3]。然后在课堂中启发他们通过接触新知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使其意识到数学扮演的角色,从而形成自觉学习行为,为掌握更多的数学知识和方法,提升数学能力,建立良好数学学习习惯。例如数学中出现的数字编码思想方法,通过利用数字间的规律排列,能够让人与人之间信息交换更加有序和快捷。基于这种思想方法构建具体的生活情境,指导学生在探索中感受它为生活和工作带来的便利,从中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形成长久学习的意愿动力。

(二)灵活启发数学思维,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

主动学习单靠意识无法实现全面发展目标,更难以让学生取得显著学习成果,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还需要在教学中培养主动学习能力,增强学习效果。例如,小学数学中学生需要依靠分析、推理的能力来解答问题,那么教学中可以启发学生对符号、数字以及数量关系形成感知,构建灵活的数学思维,从而在不同的问题情景主动探索,快速提取要点,以解答问题。就学生个人来讲,主动学习需要会思考、会分析,教学要根据学生的学习需求展开。那么为了帮助小学生掌握主动思考的技巧和学习方法,教师要从教材中提取关键的数学思维,并设计具体的数学应用情景,启发学生理解,明确掌握,从而为后续主动学习奠定良好基础。以运算能力为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有数形结合等思维方式,教师可以构建对应的问题情景,在学生独立思考的基础上引出更为简洁的运算技巧,通过对比使学生体会灵活思维模式对运算的意义,由此开始独立探索,获取更丰富的数学思维认知体系,推动个人提高自主学习效果。

(三)设计数学练习活动,强化学生主动学习的素养

数学教学中,学生处于主体地位,引导学生主动学习,则要搭建学生独立探索、自主交流的空间,让学生既能够认识到主动学习的必要性,同时在训练中发展个人独立学习的数学素养。具体实践中,教师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在课堂中组织的独立练习活动需要具备层次性,在学生形成自主学习意识的基础上,开展探究实践活动,展开学法的指导,促使学生在独立学习中找到自信心。特别要注意的是,教师需要在练习活动中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感,使其能够存有充足的空间独立思考,联结以往经验和所学知识,真正从主动学习中感受到个人进步,将乐学精神真正渗透在思维意识中。

综合来说,小学生尚未对数学构建深刻认识,学习行为处于几大变动中,教师要有效发挥引导作用,联系教材内容、教学目标在课堂中组织多元化的练习活动,除了帮助学生理解数学法则、概念和方法,还需要加强自主学习素养。使得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今后的知识学习中,保持热情、主动的学习欲望,同时可以借助灵活思维和正确的应用技巧解决问题,从主动学习中获益。

(四)课堂问题串讲,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在每一次课堂内容的讲授过程中,如果只是从一而终地讲解理论知识而没有任何相关问题的融入将会大大降低课堂教学的效果,也会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了使整个课堂的教学变得更加顺畅、具有逻辑性,教师可以在几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融入一些数学问题,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引发学生的思考。在导入部分,设计的串讲问题可以是旧知识的回顾,让学生有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阶段;当学生进入状态之后,就提出一些建设的新问题,激发学生思考本节课的新课内容重点问题,以此来引出重难点的讲解;在课程结束之际,可以提出一些回顾性的问题,让学生想一想本节课所学的内容有哪些,并且在学习的过程中大家是如何去解决这些问题的。整个课堂的讲授通过几个简单的问题就串联起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就会大大提高。例如,以学习“图形与几何”这课教学为例,这课的主要教学目标是:学生学习本课之后能够对于几何图形的学习产生一定的兴趣,提高学好数学的自信心;学生能够初步认识到数学和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形成运用数学的思想。教师在本课的教学中,可以问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几何图形有哪些?”让学生展开讨论;然后再引导学生开动大脑:“如何利用自己现阶段掌握的科学技术和科学方法来进行几何图形的变换?”;最后課程的尾声部分可以提出:“辨别不同形状的集合图形的方法有哪些?”在这样的环环相扣的问题串讲下,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会大大加强,他们会自己去思考问题,在思考的过程中融入自己的想法,发现更多的新问题,不断地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去探索。对于学生来说,每一次全身心的投入和思考都是大脑能量集中爆发的时刻,能够实现学习的深入思考,不断培养独立、自主的学习能力,并在一连串的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的思路会更清晰,能够快速识别出的重难点,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主动学习是小学生长期发展中极为重要的一项能力,它是自觉性、自律性以及自为性的总和,对学好数学,取得良好成绩意义重大。为此,小学数学教学中要针对性地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意识和能力。除了构建趣味数学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兴趣,还需要帮助学生构建灵活数学思维,学习有用的数学方法,提高学生的主动学习水平。同时构建充分的独立探究空间,深入发展小学生主动学习的能力,实现被动学习的转化。

参考文献:

[1]王利娟.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策略研究[J].教育现代化,2020,7(54):137-140.

[2]雷晶,靖国平.小学数学教学提升学生学习力的策略探析[J].教学研究,2017,40(5):19-22.

[3]刘红梅.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研究[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7(7):79-81.

猜你喜欢
主动学习数学教学小学
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策略研究
数字电路课程的翻转课堂教学及调研
试论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主动学习的措施
《个人理财》教学中,发挥学生主体地位的路径研究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