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路径
——以通辽市为例

2021-04-17 15:26董丽丽
实践·思想理论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通辽市民族团结共同体

陈 林 董丽丽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加强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这一科学论断为新时代民族工作创新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为有效解决当前民族问题提供了理论指导。新时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维护国家统一的思想基础、促进民族团结的重要条件、实现民族复兴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通辽市在发展过程中始终注重加强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绩,为开展民族工作奠定了良好基础、提供了坚实保障。

一是把握中心工作,奠定民族团结进步物质基础。加快推进民族地区工业化进程,推动农牧业大市向农牧业强市跨越,扶持民族地区发展绿色经济,已集中培育绿色农畜产品、绿色煤电铝2 个千亿级和镍循环、现代能源示范、蒙中医药3 个百亿级产业集群。

二是注重民生改善,夯实民族团结进步群众基础。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相继实施了引绰济辽、辽西北供水通辽支线水利基础设施以及风电、光伏清洁能源输出通道等一批重点工程,加快推进高铁建设工程,行政嘎查村公路通畅率不断提高。以少数民族聚居区为主战场,全力推进脱贫攻坚,先后制定并实施了多项推动少数民族群众创业就业的计划和方案,通过各种渠道为各族群众创业搭建平台。全面落实民族地区农村牧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成为全国民族教育工作的排头兵。

三是围绕核心价值观,汇聚民族团结进步精神力量。利用报纸、电台、电视台、橱窗、网络、公众号和其他新媒体,积极引导各族干部群众深刻认识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这一基本国情,引导各民族群众牢固树立“三个离不开”和“五个认同”的思想,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有力汇聚各行各业团结发展正能量。深入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以各级领导干部为重点,不断加强党的民族理论政策和法律法规教育培训,稳步推进国家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截至目前,通辽市获全国创建示范单位称号2 个、自治区级创建工作示范单位21 个,涌现出一大批民族团结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

四是保护和传承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通辽被誉为“中国安代艺术之乡”“中国民族曲艺之乡”“中国四胡文化之乡”和“中国版画艺术之乡”,有10 余种民族艺术形式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通辽着力打造“孝庄故里、魅力通辽”的旅游品牌,奈曼旗王府博物馆晋升为国家4A 级景区,哈民考古遗址公园、草甘沙漠风景旅游区被评为国家3A 级景区,科尔沁500 公里风景大道景区景点提质升级,荣获“中国特色草原体验旅游目的地”等称号。

五是加强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铸牢民族团结进步人才基础。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女干部、少数民族干部和党外干部培养选拔工作的意见》等文件, 建立健全少数民族干部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定期研究解决少数民族人才和民族干部在培养和引进方面的问题。加大教育培训力度,持续拓展少数民族干部实践锻炼渠道,强化少数民族干部管理储备,优化少数民族干部配备使用。

在取得成绩和经验的基础上,要进一步领会和理解好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深刻内涵和重大意义,把握好新时代民族工作的主线,扎实做好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促进全市各民族人民交往交流交融。通辽市各民族人民要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守卫祖国边疆,共同创造美好生活。在进一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民族团结进步大好局面的路径选择上,要着力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宣传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一是大力宣传党的民族政策,整合科研和人才优势,围绕党的民族政策开展适应通辽市情的理论宣传和政策普及,讲好通辽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二是扩大党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宣讲范围,重点对全市党员干部进行民族理论教育,注重青少年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构建,根据不同受众对象采取差异性宣讲内容。三是大力实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提高党员干部对民族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避免因工作失误导致伤害民族感情的事件发生。

创新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宣传教育方式。一是强化传统教育渠道和权威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工作。继续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教育纳入学校教育、干部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多维推进历史教育、文化引领、法治宣传,让守望相助理念和“三个离不开”“五个认同”思想在各族人民群众心中深深扎根。做好报纸、电视、广播等权威主流媒体的宣传引导工作,在关键时间节点、重大事件面前及时发声。二是拓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网络空间。开展“互联网+民族团结”行动,打造网上文化交流共享平台,发挥网络正能量,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把网络空间建成促进民族团结进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新平台,推动网络社会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健康发展。

尊重保护民族文化,强调文化共识。一是强化对“多元一体”中华文化的认同,讲清楚、搞明白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引导各族群众自觉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二是深入开展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教育,深入开展内蒙古地方和祖国关系史教育,引导各族群众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历史观、民族观、文化观、宗教观。三是推动少数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不断挖掘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正确处理现代性与民族性之间的关系。

发挥少数民族干部的关键作用。一是发挥少数民族干部作为党和少数民族群众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少数民族干部与本民族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了解本民族的历史和现状,熟悉本民族的语言文字和风俗习惯,在工作上有着天然优势。有些工作少数民族干部去沟通,群众更能接受,事半功倍。一支能坚决执行党的基本路线和政策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能把广大少数民族群众凝聚在一起,汇聚起各族人民共同繁荣发展的磅礴力量。二是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和任用既要坚持党的一贯方针,也要结合民族地区实际情况,探索适用于少数民族地区及少数民族干部培养和选拔的工作机制。三是引进少数民族高层次人才,加大对少数民族优秀人才的外出培养力度,提高少数民族干部综合素质。

猜你喜欢
通辽市民族团结共同体
爱的共同体
王舒作品
内蒙古自治区通辽市成峰牲畜市场交易红火
共建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
民族团结之歌
构建和谐共同体 齐抓共管成合力
共同体的战斗
通辽市音乐家协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Family Education
让民族团结之花愈开愈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