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2021-04-19 00:03周婧
考试周刊 2021年22期
关键词:优化策略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周婧

摘 要:优化教学工作是素质教育背景下必须要推行的政策,这也是为了让新世纪的学生可以跟上时代的步伐,不受应试教育余毒的影响。小学语文是最容易受应试教育禁锢的学科,部分教师会沿着一条路走到黑,丝毫不顾及身边闪过的灯光。素质教育要求教师必须具有创新的理念,它考验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否可以在日新月异的今天随机应变。文章将结合素质教育理念,浅谈一下小学语文教学中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引导业界同仁走进教育新时代而做出一起贡献。

关键词:素质教育;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 引言

素质教育,顾名思义就是以提升学生的全面素质为教学目标的教育。这就需要教育教学工作做出一系列调整,教育工作者除了要教授学生基本的理论知识以外,更要发挥育人为本的理念,采用多渠道的方法去提升学生的各种生存及应变能力,去适应素质教育的大势所趋。小学语文,承担着中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传播工作和对汉字认知的重要工作,是所有学科中重中之重,也是基础。相对于其他学科,素质教育分配给小学语文的教育工作分量也会更重一些,语文教师必须以学生实际出发,优化教学方案,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与生活习惯的养成。

二、 当下小学语文教学中出现的状况

(一)教育方式守旧不前

应试教育盛行多年,早已在不少教师心中扎根。素质教育的推行虽然在教育改革上去得了不小的成就,但是仍然无法撼动某些守旧老师的教育理念。一些教育落后地区,由于与外界的联系甚少,在教育上也处于落后的阶段,教师专业能力不足,守旧思想严重,学生怎么学习,全在于教师如何教授,这样让素质教育推行只以空洞的口号形式存在。在这些条件制约下,语文教学工作停滞不前,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满怀着拥抱世界的理想,却只能守着落后的教育模式负重前行。没有经过精雕细琢的教学设计、脱离实际生活的教育创想、形式单一的教学活动等很难让渴望知识浇灌的心得到滋润。素质教育提倡优化教学环节,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是为了国家后备人才的强大而制定的有效教育方针。但是素质教育在教育工作者这一关就止步不前,使得具备某些天分的学生,其思想观念也被扼杀在摇篮里。他们的受教育理念只是停留在课本中,学习了新知,却只会做题,而无法联系到生活,服务于生活。就社会上层出不穷的高学历知识分子因生活琐事就轻易地结束宝贵生命的事实来说,就是素质教育没有普及或者贯彻不彻底的结果。这样血的教训,难道还不能警醒教育工作者去重视素质教育吗?教师不应该让学生只是成为学习的机器,在步入社会后没有一点生存能力,而是应该让他们在学校就可以受到身心的磨炼,懂得砥砺前行。

(二)以生为本的理念不够落实

素质教育提倡重视学生心理,帮助建立健康的人生价值观,以期能把最好的最贴切的教育落实到每生头上。这就要求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以学生为本,注意观察学生的反应能力及对知识的消化能力。但是实际上,班级名列前茅,学生成绩出类拔萃还是被认定为带班教师是否为教育能手的最佳参照标准。由此教师就会太过于注重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语文教学重教轻学。语文教学本身是比较枯燥的教学过程,所教的知识理论都比较硬,对于文字的认知,经典著作的品读,古诗古文的体会,都是一些比较死板的学习过程,普通的学生哪里有那么多的诗人情怀呢?针对这种体裁的教学,教师只是采用了自己认为高效率的教学方式来辅导学生,统一管制,忽略了学生个体的发展,以至于有创新意识的新枝刚要萌芽,却被无情的折断,长此以往,便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师厌学的心理。本来学习的主体便是学生,教师这样过度把控课堂,虽然整齐划一的课堂氛围暂时出来了,但是极大地遏制了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热情与参与度。久而久之,死寂的阴云便再也驱散不了了。没有学生参与的课堂是死课堂,再渊博的知识也拯救不了。

三、 素质教育背景下的语文教学优化策略

(一)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想要贯彻素质教育方针,就必须从建立学生健康的心理人格方面入手。只有具备健康的心理,正直的人生观,才能以教育的名义把一名学生打造成全能型人才。家长把学生交给学校,就是希望学校在教书育人方面,都能给自己一份满意的答卷。小学高年级阶段,已经对好坏之分有了比较清晰的定义,此时在教育中渗透情感思想是最合适的阶段,可以让学生受益一生。例如,在学习统编版五年级上册中《桂花雨》这一课时,教师就可以运用情感教学法,让学生去体会桂花在作者心目中的含义。教师可以询问学生:“作者最喜欢的是什么花呢?”学生通过题目也会回答出:桂花。教师再问:“桂花有木兰花漂亮吗?有梅花坚韧吗?有其他花朵大吗?那么作者为什么喜欢它?”学生会根据作者的描述:“不像梅树那样有姿态……开花时仔细地在树丛里寻找,才能看到那些小花。”可以知道桂花并不起眼,但是“可是桂花的香气,太迷人了。”这一句透露出作者喜爱桂花,是因为它的香气。由此段描述,教师可以引申出一个人生哲理,可以这样告诉学生:“即使再不起眼的事物,也有自己的独特的一面,就像班上的同学一样,虽然也许看似平平无奇,但是每个人身上都有值得关注的发光点。所以我们一定不要自暴自弃,要坚信自己有比其他人强的一面!”通过这样一段情感的穿插,会让这节课堂由纯理论课变为情感教育理论课,让学生感受到在教师眼中,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个体,从而建立起自信心,变得更加热爱上语文课。

(二)齐心涤虑,课堂共融

保持课堂上的互动性非常重要,教师可以通过互动了解学生各项学习能力,学生可以通过互动知道老师教学意图。有互动的课堂才是高效的课堂。课堂上的互动可以让学生的思维能力保持在有活力的状态,提高他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语文的后台由博大精深的知识力量所支撑,它可以为学生提供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語言源泉。语文课堂上的互动更是锻炼学生语言能力的好机会。例如,在学习五年级下册《军神》这篇课文时,文章大部分采用的是对话的形式来凸显“军神”刘伯承坚韧的毅力的。在对这篇课文进行讲解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分角色朗读让大家来体会文章意境。教师可以提问学生:“文中一共出现了几位人物,分别是哪几位呢?”学生在读过一遍课文之后会很快给出正确答案:“有三位人物,军神刘伯承,德国医生沃克和他的护士。”教师提问:“里面都有谁说话了呢?”学生会回答只有医生和护士。这时教师可以给护士的角色也安排一段对话,经过熟读课文可以知道,是护士告诉医生刘伯承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想当然这里应该有刘伯承与护士,和护士与医生的两段对话,对话的内容可想而知。教师要鼓励学生发挥想象,畅想一下护士的语言和语气。接下来就可以安排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分角色朗读的过程中,教师除了要安排旁白之外,护士也是一个说过话的人。通过这样的一个互动过程,学生可以更直观地融入课文中,深刻地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因此会更加钦佩刘伯承的坚强精神。通过安排文章中未出现的护士对话,也可以让学生开动脑筋去思考,提高他们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口语交际能力。在完成了这一系列的朗读环节之后,教师要及时地对学生的表现做出评价,让学生了解到教师时刻关注他们的一言一行,表现好的总会受到表扬,有待提升的也是有可取之处的。

猜你喜欢
优化策略素质教育语文教学
企业重大风险确定及管理建议的研究论述
低年级学生课前预习能力的培养
主问题设计需“对症下药”
让语文教学更接地气
核心素养下的语文教学
基于一种优化策略的智能灯控制系统研究与设计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素质教育在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实施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