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

2021-04-21 00:13黄炬年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46期
关键词:教学管理双减策略

黄炬年

摘要:“双减”政策的实施在对校外培训机构形成巨大冲击的同时,也对提升学校教育水平、最大限度释放学校教学管理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笔者将以“双减”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为研究课题,旨在详细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加强小学教学管理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以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撬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关键词:双减;教学管理;重要性和必要性;策略

为促进小学生健康成长、推动义务教育获得高质量发展,国家于2021年7月颁布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该《意见》的出台不仅对于解决小学教育短视化、功利化问题,减轻小学生负担、营造良好教育生态具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且对于规范校外培训机构的发展、提高学校教育教学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形势下,着力提升小学管理水平、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成为了摆在广大小学教师面前的重要时代课题。本文,笔者将以“双减”视角下小学教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为研究课题,旨在详细分析“双减”政策背景下加强小学教学管理重要性与必要性的基础上,提出提升小学教学管理水平、以教学管理水平提升撬动课程教学质量提升的重要理论指导与实践路径。

一、“双减”视角下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

(一)“双减”背景下加强教学管理是释放课堂教学活力的必然之举。

“双减”政策出台以前,各种校外培训机构因足了学生家长对于强化课后辅导、提升学生成绩方面的需求,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这种校外培训机构爆火的现象,一方面,使得学生对于课外辅导机构产生了较强的依赖感,进而出现课堂上不专心听课等现象。另一方面,也对于课堂教学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使得一些教师备课不充分、讲课不认真,直接影响了课堂教学的实际效果,也暴露出了小学课堂教学活力不足、实效不显等方面的突出问题,“双减”政策聚焦目前小学教育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对于充分释放课堂教学活力、有效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增强教师教学的创新性具有重要的作用。

(二)“双减”背景下加强教学管理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必由之路。

教学管理是以管理学、教育学理论为指导,对教学过程的各个要素进行统筹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的一项活动。教学管理水平的高低关乎教学计划的顺利实施、关乎教师作用的充分发挥、关乎教学改革的高质量推进。“双减”背景下加强教学管理是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教学过程及各个环节进行高效管控的重要内容。充分利用课堂时间、以正确的教学方法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有效激发教师、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切实提升课堂教学效能,引导学生在有效的课堂学习时间内取得最佳的学习效果,避免增加小学生的学业负担。

(三)“双减”背景下加强教学管理是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

小学新课程改革坚持均衡性设置课程、增强课程综合性、强化课程选择性原则,以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倾向、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课程内容难、偏、繁、旧,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死记硬背为重点,以提升学校课程整体质量、促进学生健康、全面、主动、活泼地发展为目标,对于解决传统模式下学科教学的弊端、推动教育教学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双减”背景下加强教学管理与新课改精神相契合,是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加强教学管理,着力提升小学课堂教学实效,有效减轻学生负担,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成为新形势下小学课程改革必然之路。

二、“双减”视角下加强教学管理的重要举措

(一)要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提高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水平。

学生是教学管理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对于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具有重要作用,而规范化的教学管理措施是提升教育教学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应当在不断健全教学管理措施方面下硬功夫,从建立完善班级班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课间活动制度、图书管理制度、午间活动制度、班级卫生制度、小组长制度、作业检查制度、班干部管理制度、学风管理制度、班队活动制度、班级建设制度等方面入手,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教学管理的积极性,让学生以主人翁身份参与到教育教学管理活动当中来,确保整个教学管理工作按照既定的目标、任务,有条不紊地推进推进。

(二)坚持满足学生需求,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

教育的价值在于挖掘学生的潜质,帮助学生实现生命的价值、释放生命的光彩。从广义上来讲,教学管理包括教学计划管理、教学运行管理、教学质量管理与评价等方面的内容。课堂教学管理是教学管理的核心。国家出台“双减”政策,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为学生松绑,以课堂教学改革为关键,切实改变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从而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广大授课教師与学生打交道最多,可以说是最了解学生的人。能否帮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实现个性的充分发展,不仅关乎学生个人能力、素质的全年提升,而且对于培养多元化人才、推动社会向前发展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对于广大小学教师而言,应当充分认识改进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在提高学生智力发展水平、促进学生健全人格形成、提升学生审美能力、增强学生健康体魄、培育学生健康心理方面的重要作用,摒弃过度关注学生智力的做法,将发现、挖掘学生需求作为教学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以学生需求为导向,通过家访、谈心、座谈等方式,全面了解学生的成长环境、兴趣爱好、优缺点,了解学生在思想、生活、学习上的现实需求,采取针对性措施,帮助学生消除思想上的困惑、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扫除学习学习上的障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确保课堂教学取得实效。

(三)要突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

广大小学授课教师应当在构建多元化评价体系方面发力,建立集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标准为一体的教学管理评价体系,切实改变传统教育观念指导下将考试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唯一指标的局面,帮助教师及时发现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与短板,进而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引导学生补齐短板、发挥优势,获得多元化发展。换言之,教师要就学生的现实表现向学生及家长进行及时、有效的反馈,倒逼学生以评价为导向,对学习行为进行适时调整,从而使得学生获得全方位的发展。

综上所述,“双减”背景下,加强教学管理是释放课堂教学活力的必然之举,是减轻学生负担的必由之路、是适应小学新课程改革的题中之义。对于广大小学而言,应当从采取规范化管理措施、满足学生需求、突出评价体系的多元化入手,着力提升教学管理的规范化水平,着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着力推动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从而为提升教学管理水平、减轻学生负担提供积极地指导和有益地借鉴。

参考文献:

[1]李新.双减和五项管理之下如何保证成绩的有效措施研究.

[2]刘军冠.关于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教育教学管理的有效思考[J].南北桥,2018(13):1.

[3]杜琴琴.聚焦五项管理,双减政策下的中小学校课后服务新政亮点与难点研究.

猜你喜欢
教学管理双减策略
“双减”背景下农村初中教学管理的探索与实践
“双减”出台,校外培训面临巨震
省教育厅基础教育处一行到莒县开展“双减”工作专项调研活动
持续推动“双减”,强化学校育人主阵地作用
浅析高校教学管理改革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苹果园实现化肥农药“双减”的路径选择
云教学管理平台在教学运行管理方面的运用
信息技术在教学管理中的应用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