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探析

2021-04-21 15:18陈凤娣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37期
关键词:转化策略学困生小学

陈凤娣

【摘要】文章就轉化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教育策略进行探讨,经过研究发现,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具有数学基础薄弱、理解能力偏低、认知水平有限、学习信心不足等特征,基于此,就转化方法提出几点建议:赏识与关爱并重,增强学生自信心;实施生活化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意识;寻找切入点,唤醒学困生学习兴趣;有效落实辅导工作,助力学生走出困境。

【关键词】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要想成功转化数学学困生,教师必须做到“知己知彼”,深入了解他们,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此,在转化学困生之前,教师应该对学困生的特征进行分析,找到他们学习困难的具体原因,这样才能为后续一系列转化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文章针对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特征进行分析,并根据其特征提出转化的方式方法。

一、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特征分析

1.数学基础薄弱。学困生对于以前学习的数学知识很难做到合理、科学运用,常见的有掌握不牢固或者容易遗忘等现象,这是让他们学习陷入困境的原因之一,也是他们的主要特征。

2.理解能力较低。学困生理解能力相较于普通学生更低一些,同样一个数学知识,他们理解起来比普通学生需要消耗更多的时间,而且也更加吃力。因此,学困生在学习过程中很难充分理解并掌握数学知识,也难以做到深入探索。多数学困生对知识的分析与理解是机械化的,学习效率低,不会融会贯通地运用自己掌握的知识,也难以挖掘知识的互通点,加上兴趣缺失,难以取得理想效果。

3.认知水平有限。农村学困生的数学基础薄弱,对数学的感知能力也比较差,很难深入思考、观察数学知识,学习效果得不到保障。

4.学习信心不足。由于成绩逊色于他人,加上教师的忽视等原因,学困生普遍缺乏学习信心,整体学习热情也不高,甚至有些学困生存在心理问题,如厌学心理、自卑心理等。

二、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转化策略

(一)赏识与关爱并重,增强学生自信心

在班集体中,学困生通常不被重视,甚至受到同学的嘲笑、教师的冷落,所以他们中的很多人存在失落感、自卑感,严重缺乏自信心。从某种程度上说,学困生相较于普通学生更加渴望得到教师的尊重、理解、同情与关怀等,假如教师冷落他们甚至讽刺、挖苦他们,会让学生更加挫败,其自信心与自尊心会进一步受到伤害,从而出现“困”上加困的情况。所以,要想成功转化学困生,教师首先要做的就是尊重学生,赏识与关爱并重,让学困生感到温暖和力量,重新拾起自信心,这是助他们摆脱困境的基础与前提。

(二)实施生活化教育,培养学生数学意识

众所周知,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逻辑性、抽象性,这对学生来说有挑战性,要想让他们学好数学,必须要让他们具备良好的数学意识。心理学研究结果表明,假如学生在早期就有良好的数学意识,成长过程中对运算、数字等就会具备敏锐的观察力,并且会习惯性运用数学知识去分析和解决问题,而且对数学中的现象也保持较强的敏锐性,善于去发现并分析,继而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然而,在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很多学困生之所以在学习上陷入困境,与他们缺乏数学意识有关,他们对数学没有敏锐性,甚至比较排斥,这很难学好数学[4]。因此,为了成功转化学困生,教师可以实施生活化教育,让学困生感受到数学的生活性,将数学视为生活中的一部分,将数学学习能力视为一种基本的生存技能,从而具备良好的数学意识。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过生活教育思想,明确表示学校教育应立足学生实际生活。因此,在教育过程中,教师应以此为契机有效实施生活化教育,例如,结合鼠标、蝴蝶等常见物体给学生分析轴对称图形特征;结合学生身高给他们讲解厘米与米等长度单位知识;结合黑板擦、字典等生活用品给学生分析长方体这个立体几何的特点等,将现实生活与教学内容有机结合起来,充分体现数学知识应用价值,在无形中提升学困生数学意识,对于转化工作起到积极作用。

(三)寻找切入点,唤醒学困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强大的内驱力,有兴趣作基础,学生在学习中会主动探索、自觉学习,即使遇到困难也会迎难而上。基于此,在农村小学数学教育工作中,教师应结合实际情况寻找切入点,注重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首先,教师可以从环境着手,比如通过实物展示、图片展示等方式创设悦心、悦耳、悦目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感到轻松、快乐,而不是紧张、压抑,久而久之,学困生对数学就不再抵触,而是逐渐喜欢上数学学习。其次,教师可以从教学手段着手。众所周知,教师的教学工作就是将课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让他们理解并且学会运用,但是如何教给他们,怎样教给他们,这是由教师自己去决定的。为了唤醒学困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取有趣的教学手段。举个例子,在指导学生计算时,如20以内加减法、100以内加减法以及乘除法等,可以组织学生开展游戏活动,如竞赛游戏,即展示数学式子然后让学生抢答,以最快给出正确答案为标准累积分数。又如,组织学生扮演角色,将教室装扮为商场、超市等一切能够进行交易买卖的场所,然后让学生扮演顾客、商贩,相互“讨价还价”,通过情景模拟的方式唤醒学生学习兴趣并且锻炼其迁移应用能力。在教育工作中采取这类有趣的教学手段,能够唤醒学困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这对转化工作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四)有效落实辅导工作,助力学生走出困境

转化学困生的途径有很多,辅导他们是其中之一。首先,鼓励学困生“笨鸟先飞”,让他们花更多的精力、时间达到同样目的。其次,教师应充分利用课外时间,及时辅导学困生纠正作业中出现的错误,重点是指导他们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等,因此,教师可以带领学困生建立“错题集”,将做错的题目收集起来并定期整理、归纳知识方法,不让疑点、困惑累积,尽可能做到当天问题当天清理,为后面的持续学习奠定基础。例如,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成立学困生帮扶小组,将一个学优生与一个学困生放在一起,让前者做后者的“小老师”,一方面,学困生得到针对性的帮助,另一方面,学优生在帮助他人的同时进一步巩固了知识,而且这有助于增进学生之间的情感,能够帮助学困生更快地走出困境。

(五)采取“优惠”政策,增强学困生成功体验

首先,对作业进行“优惠”处理。学困生基础薄弱、能力较差,所以常规的作业对他们来说往往是负担,容易打击其学习信心。因此,为了成功转化学困生,教师应对作业进行优惠处理,作业量宜少不宜多,作业难度宜浅不宜深。与此同时,对学困生的作业应当坚持优先批改、当面批改原则,帮助学困生及时纠正。其次,对课堂进行“优惠”处理,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尽可能地给学困生创造展示自己的平台与机会,将其学习动机激发出来,一方面锻炼学生胆量,另一方面增强其自信心。最后,对评价进行“优惠”处理,实施的教学评价以积极为主,尤其在他们取得进步后应及时鼓励、肯定,以此增强学困生学习动机。

综上所述,转化学困生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是满足新课改的需要,也是促进数学教学水平稳步提升的途径,因此,教师应关注学困生这一群体并采取有效的转化方法,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董国蕊.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现状、形成原因及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12):196.

[2]张灵涛.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原因分析及转化措施[J].科学咨询(科技·管理),2020(07):179.

[3]严小燕.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形成的原因和转化方法[J].才智,2020(07):77.

[4]邢梅.浅谈农村小学数学学困生的转化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01):61.

[5]王瑞娟.小学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因材施教转化策略[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9(07):23.

猜你喜欢
转化策略学困生小学
用爱和机智帮助学困生转化
浅谈转化学困生的几点体会
用爱托起明天的太阳
“转化”在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浅谈高中数学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
大学“学困生”成因及其转化策略浅析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