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科协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研究

2021-04-22 02:11张艳林
科技经济导刊 2021年10期
关键词:学风学术大学生

张艳林,袁 璐

(中北大学朔州校区,山西 朔州 036000)

高校科协是中国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推动科学技术创新、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提升高校科技工作和服务社会水平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学风建设面临着新的问题和挑战,数据造假、篡改数据、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考试作弊、买卖论文等现象屡有发生。本文拟对高校科协的存在意义和主要任务、优势特点进行探讨,并将其优势运用于高校学风建设之中,为高校学风建设提供参考。

1.高校科协的发展现状及意义任务

经过70多年的不断发展,高校科协已经成为中国科协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科协在落实国家科研创新政策、培养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学术氛围、建设创新型国家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高校科协肩负着学术交流合作、科协技术普及、科协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等主要任务。

1.1 高校科协的发展现状

中国科协的成立时间可以追溯到1945年成立的中国科协工作者协会,1950年成立的中华全国自然科学联合会和中华全国科学技术普及协会为1958年成立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简称中国科协)奠定了基础[1]。随后的几十年,中国科协不断修改和完善章程,2016年6月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章程》中规定:“科学技术工作者集中的企业事业单位和有条件的乡镇、街道社区等建立的科学技术协会(科学技术普及协会)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基层组织,依照本章程开展活动。”高校科协属于事业单位建立的科学技术协会。

早在1959年,四川大学(原成都工学院)、华中科技大学(原华中工学院)、白求恩医科大学(现以并入吉林大学)等高校纷纷组建高校学术组织,掀开了高校科协的发展序幕[1]。20世纪80年代,在中国科协主席钱学森院士的积极倡导下,国内高校积极响应,高校科协数量和个人会员数量增长迅速。中国科协技术协会的官方网站发布的相关数据显示,高校科协数量从2012年的574个发展到2019年的1437个;高校科协的个人会员数量从2012年的42万人发展到2019年的75.5万人。近年来高校科协数量与个人会员数量情况如图1所示。

图1 高校科协与个人会员数量

高校科协已经成为高校学术交流、激发师生创新活力、提高科研水平,加强协同创新的重要力量。2015年1月,中国科协与教育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科协发组字〔2015〕1号)文件,对高校科学的重要意义和指导思想、主要任务、组织建设和工作机制等进行了规范,这为高校科协的发展进一步指明了方向,推动了高校科协工作的有序开展。

1.2 高校科协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科协工作的意见》(科协发组字〔2015〕1号)和《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协会组织通则》(科协发组字〔2017〕51号)文件中对高校科协的存在意义和主要任务都做了明确说明。

高校科协工作的重要意义和主要任务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高校科协工作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和科技工作方针,促进高校产学研融合发展;二是调动高校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为科技强校和高校管理体制建设、改革提供支持;三是发挥组织优势,以科技工作者之家为依托,在高校学术交流、科研水平、协同创新、资源共享、成果转化、科技普及、产权保护等方面开展工作,培育良好的科学文化和学术氛围[2]。

高校科协承担的具体任务主要体现在学术交流合作、科学技术普及、举荐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指导学生科技实践活动等五个方面。

2.高校科协的优势特点

高校科协相对于其他类型的科协具有自身较为独特的优势和特点。高校是科技工作者较为活跃和集中的地方,在一定程度上为科协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高校发展科技的职能要求高校在科学研究上出台政策、制定制度,以保证科研工作的良性运行和发展,同时,高校为发展科技购置的实验器材也为科协提供了研究设备。

2.1 具有研究的智力优势

高校作为高级人才和学者的聚集地,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都有较高的研发能力,这为高校科协的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智力支持。尤其是综合类大学的专业差别为科学研究提供了不同思维模式的人才力量,相对于企业联盟式的研发方式,更容易实现多学科融合研发。

2.2 具有研究的政策优势

政策是工作有序开展的前提和保障,高校为实现发展科技的职能而出台的政策、制定的制度,为高校科协工作提供政策支持。高校学术委员会作为学校学术事项的最高议事机构,应将其部分职能(如学术争议和学术不端评议,学术道德规范等)赋予高校科协,让高校科协在政策、制度范围内更好的发挥作用。

2.3 具有研究的软硬件设备优势

高校特有的科研条件为高校科协开展工作提供了必要的软硬件设备设施。高校为了教学、科研建立的实验室、工程训练中心等设施,在很大程度上存在闲置状态,近年来,虽然高校为了扩宽学生眼界,建立了实验室开放制度,但这并不能满足学生在科学研究方面的需求。高校科协从项目规划、指导学生进行科研实践的角度出发,可以充分利用这些高校闲置资源开展科研和科普活动。

3.高校学风建设存在的问题

学风,一般被定义为学习的专题和学习风气。高校学风特指大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表现出来的思想行为[3]。高校学风建设问题具有时代性、个体差异性的特点,其影响因素不单单在学生自身,社会环境、高校的政策制定、管理实施等方面也影响到学风的好坏。

3.1 社会层面的问题

高校虽然是社会的一部分,但高校与社会有着不同的特点。大学生刚刚成人,极容易受到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一是市场经济环境中滋生的道德腐化、恶性竞争、金钱至上的消极因素影响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4];二是网络环境的便捷性一方面为大学生获取信息提供了便利,但另一方面,网络环境的便捷性也方便了国外敌意势力的传播,方便了不良信息的传播,方便了诈骗实施和病毒侵袭,这对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挑战。

3.2 高校政策层面的问题

高校为规范大学生学风建设,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如德育答辩实施方案、优良学风班评选办法、申报专利和发表学术论文奖励办法、考勤制度及违纪处分规定等,其制度建设的目的是维护正常的教学秩序和学生的生活秩序。

高校在学风建设政策的制定上,一是存在政策范围较窄,局限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问题;二是政策制定的平等性方面,存在教师奖励与学生奖励区别对待的问题;三是存在政策更新频率较慢,与时代发展不同步的问题。

3.3 高校管理层面的问题

在政策执行中,学风建设的直接管理者发挥着重要作用。但是也发现,管理者往往在政策执行过程中表现出一定的倾向性,自己擅长的领域强调的多,不擅长的领域提倡的少;管理者对于学风建设的理解不同,造成标准不一,实施程度不一的问题;另外,管理者理论教育多,实践教育少的情况也造成了学风建设浮于表面,缺乏深入理解[5]。

3.4 大学生自身的问题

学生作为学风建设的管理对象,在进入大学后,出现不适应、没兴趣、急功近利等现实表现,其自身存在的问题不容忽视。一是学生角色转变不够彻底,不适应高校生活,自学能力不强;二是学生的学习动机不纯,存在“60分万岁,多一分浪费”的心理;三是学生的学习方法掌握程度不够,目标性不强,职业规划能力较弱;四是受社会环境的不良影响,对社会现象缺乏分析判断,容易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5];五是大学生缺乏对政策文件的理解能力和敬畏感,投机取巧的心理往往凌驾于制度之上,弃制度于不顾,容易出现违规违纪现象。

4.高校科协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高校应大力扶持高校科协发展,充分利用高校科协的优势,在高校管理体制建设、改革,提高高校师生科研水平,营造高校良好学术氛围,尤其是在高校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上发挥作用,做出贡献。

4.1 完善制度建设,重视科普宣传和教育

在原有学风建设制度建设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细化,逐渐形成高校学风建设制度体系,这其中要着重加强学术、科研方面的制度体系建设,制度建设要体现系统化、个性化的特点,为大学生广泛参与提供制度遵循。

高校要重视学术交流和学术活动。闭门造车无法创新,高校要发挥引领作用,让学科的尖端技术走进学生课堂。大力提倡科普宣传教育,要通过学风建设座谈会、学科高端论坛、科普报告会等形式,使高校教师重视科普教育,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科普认知,以崇尚科学、尊重科学的良好心态开展科研活动。

4.2 提供科研平台,提升大学生知识应用能力

高校科协发挥其服务职能,整合、协调高校科研平台,为大学生进行科学研究提供帮助,使大学生从纯理论学习的藩篱中走出来,提升大学生理论知识的实践运用能力,为大学生就业规划、适应社会奠定基础。

在国家大力提倡创新创业的背景下,各高校开发了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在教材建设、课程设置及实践教学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高校科协要积极搭建学术交流平台,提供科研平台、服务科技工作者、促进项目转化、组建创新团队等方面不断探索工作方式,在大学生创新创业、科学研究等活动中起到桥梁和纽带作用[6]。

4.3 提供科研标准,规范高校学术研究行为

学术道德问题与学风建设息息相关。多方面影响因素叠加增加了学术不道德现象的发生概率,一是社会学术风气没有得到正确引导,网络资源管理不善,滋生学术代写、代发现象;二是高校对学术道德教育的忽视及学术道德相关制度的确实容易造成学术道德问题;三是受到个体科研能力影响,学术道德认知不全面的影响,也容易造成学术道德问题。数据造假、篡改数据、剽窃他人研究成果、考试作弊、论文买卖、代写代发等现象给高校学风建设提出了挑战。

高校科协以其在科研、科普政策、标准研究透彻、掌握清楚等方面的优势,可以为高校提供科研标准,承担起科研监督责任,建立监督机制,规范高校学术研究行为,为建立良好学术氛围,加强高校学风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4.4 创新班级、社团管理模式,打造科研型先进集体及个人

利用高校科协的相关优势,在创新高校班级、社团管理模式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一是立足高校二级学院人才培养特色、定位,为班级、学术型社团搭建科研平台;二是创新班级、社团考评管理制度,加大科研考核力度,为打造科研型先进集体提供制度保障,制定奖励政策,调动大学生科研积极性;三是以举荐和培养优秀科技人才为目的,建立从班级、社团,学院,高校直至国家的“阶梯式”人才培养框架,推动基层创新意识培养,服务社会;四是积极参与指导学生科技实践活动,为打造科研型人才和创新团队提供平台。

5.结语

高校在落实“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目标中,以科研育人、实践育人、服务育人等机制开展具体工作,高校科协在“三全育人”总体框架下,应主动承担协会职责,为高校学风建设、学术规范等方面提供支持和帮助,通过创新工作内容和工作方式,以高校为起点,逐步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做出应有的贡献[7]。

猜你喜欢
学风学术大学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学术动态
学术动态
对党建促学风、学风固党建的辩证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大学生缴存公积金,这个可以有
六旬老妇“养出”了个大学生
高职院校大学生学风考风作风的建设
炊事员的几宗事
学风就是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