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化病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语言治疗学教学改革中的应用

2021-05-06 13:12唐徐韵杨孝芳潘莉尚雪梅胡蔚婧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23期
关键词:治疗学语言障碍虚拟现实

唐徐韵,杨孝芳,潘莉,尚雪梅,胡蔚婧

(贵州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0 引言

现代康复医学于20 世纪80 年代引入中国,国内康复医学教育几乎与现代康复医学引入国内同时起步,经过这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康复医学教育体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1]。随着康复医学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康复人才的需求日益增加,目前康复治疗学本科教育主要培养的是康复治疗工作的应用型专业人才[2]。语言治疗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对各种语言障碍和交往障碍进行评价、治疗和研究的学科[3],是学生今后进入临床开展语言治疗工作或者成为语言治疗师必备的专业技能。因此《语言治疗学》作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对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而目前语言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尚不能满足培养学生成为康复应用型人才的要求,基于此对本校2016 级康复治疗学专业的《语言治疗学》课程进行改革。

1 课程教学现状

1.1 教学方式现状

传统模式下语言治疗学课程的教学模式主要以理论教学为主,少量的实践教学为辅,这种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学生技能学习的需求。有的有条件的学校会增设一些临床见习课程,但是形式大部分都是以教师示范、学生观摩为主,学生动手机会较少。这种以理论为主实践为辅的教学模式不能体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主要存在如下弊端:①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知识只能停留在课本上,无法与实践技能相结合。②学生参与感低,无法设身处地的体会整个操作和练习的过程,无法理解患者的困难和语言治疗师的职责所在。③难以发现问题,反馈问题,解决问题。

1.2 教学效果现状

基于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培养,虽然有的学生在考试中能够取得比较好的成绩,但对语言治疗相关的技能操作难以入手,一些基本的评估量表和治疗手法不会使用。进入实习点后,语言治疗带教老师普遍反映学生对于语言治疗这一模块的实践技能基础薄弱,无法独立对病人进行评估或者治疗病人,无法解决实际问题。因此语言治疗实践能力差成为了限制康复治疗专业学生向语言治疗方向发展的最大短板,在找工作时,不具备成为一名合格语言治疗师的竞争能力。

2 课程教学改革的探索

2.1 改革内容

2.1.1 重整教学大纲

首先,为了满足教学需求对课时的安排进行了调整,将语言治疗学理论课与实践课的课时比例调整为二比一,每两节理论课就有一节实践课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初步具备语言治疗的理论基础上,进一步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其次,听力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是临床上常见的语言障碍,这类病人也是今后学生从事语言治疗工作主要的治疗对象,因此实践课主要安排在这几个重点的章节开展。最后,为了锻炼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将学生培养成为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对教学大纲中每一章节中要求学生掌握内容也进行了调整,重点将临床上常见语言障碍的评定和治疗方法纳入要求学生必须要掌握的范畴。

2.1.2 调整教学模式

传统教学模式下的实践课主要以教师示范、学生观摩为主,这种教学模式远远不能满足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应用型人才的教学需求。因此打破传统实践课的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在教师的指导下引入标准化病人,采取分小组练习的方式,实现学生百分之百动手。不仅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自主性,还可以有效的实现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标准化病人的引入也锻炼了学生与患者沟通的能力,让学生学会换位思考、切身体会语言障碍患者的临床症状。与此同时,联合计算机创建的虚拟现实环境,为学生的实践操作提供更接近于临床的练习条件和学习氛围。

2.2 改革方法

2.2.1 标准化病人的培训

本门课程分为理论课和实践课两个部分,实践课主要安排在几个重点章节,例如听力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等。为了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独立解决语言障碍相关问题的思维方式,在实践课当中引入了“标准化病人”。所谓的标准化病人指的是经过培训后能够准确的表现出常见几种语言障碍的临床症状、体征和病史的学生[4,5],以标准化病人的形式开展教学活动可以促进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弥补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6]。实践课的形式以分组的形式进行,让学生3-4 人成一组,每组以自愿为原则推荐一名同学扮演标准化病人。在实践课开始前,教师先确定标准化病人语言障碍的类型、体征、症状和病史等关键问题,然后由教师对所有的标准化病人进行统一培训。例如失语症的实践课,先确定好几种常见的失语症类型,培训标准化病人熟练掌握这几种失语症的临床体征、症状和病史等。并由教师对所有的标准化病人进行考核,考核合格的标准化病人将应用于实践课的练习。对于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考核,每一章节进行一次,分别将学生培训成为能够扮演上述几种常见语言障碍的标准化病人。

2.2.2 实施方案

本门课程的教学大纲中要求学生掌握听力障碍、失语症、构音障碍和吞咽障碍等常见的语言障碍的评估和治疗方法。实践课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实践课开始后,先由教师与一位标准化病人进行示范,示范结束后以小组为单位,每组3-4 名学生,一名学生为考核合格后的标准化病人,一名学生作为治疗师对标准化病人进行量表的评估,一名学生负责记录评估结果。评估结束后,小组针对此次评估展开讨论,给出语言障碍的诊断、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并撰写康复评估记录,最终制定康复目标和方案。在这个过程中学生可以交互练习,教师来回进行指导,这种方式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同时加强了生生之间的互动和师生之间的互动。

2.2.3 结合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虚拟现实技术已经应用于康复领域,尤其是对于言语和认知功能的评估和训练,计算机辅助系统具有便捷、素材多样化的特点,可以针对不同类型的语言障碍进行评估和训练[7]。因此可以将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到语言治疗学实践课的教学当中,与此同时结合标准化病人,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评估和训练系统,在生动的环境和氛围下对不同语言功能障碍的标准化病人开展康复治疗。同样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在教师的指导下一名学生作为治疗师使用计算机评估和训练系统对标准化病人进行语言功能的训练。有机的将标准化病人和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让学生在接近于真实的环境下,应用计算机多媒体系统进行练习,能够更好的促进学生的认知和学习的效率。

2.3 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相应的对课程的考核形式也进行了改革,传统的考试在课程结束后进行,以期末理论考为主,为了更好的考察学生每一阶段的学习情况,制定了多元化的考核评价体系。学生的终结性成绩由形成性成绩和期末卷面考试成绩组成,形成性成绩占40%,期末卷面考试成绩占60%。其中形成性成绩主要包括学生的考勤、作业、自主学习和标准化病人模式下的技能考成绩。期末卷面成绩考察学生对《语言治疗学》课程理论知识的掌握程度,而形成性成绩考察的是学生在课堂当中的参与程度、对评估和治疗方法的掌握情况、作业和自主学习的完成情况等。其中引入标准化病人模式下的技能考指的是在实践课程结束以后,采用抽题的方式对学生的技能操作进行随机考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组由“治疗师”对“标准化病人”进行评估或治疗,一位同学记录总结,三位教师同时评分,最后取平均分为这组学生的技能考核成绩。

表1 终结性成绩的组成和占比

3 改革效果的评价

3.1 学习效果的评价

经过一学期的教学改革实践,我校2016 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的终结性平均成绩为83.6 分。其中学生的形成性平均成绩为86 分,期末卷面平均成绩为82 分,终结性成绩的优良率达到了77.5%,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与上一届的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同比增长10.8%。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度高、实操性强,学生与学生之间、学生与老师之间积极互动。加深了学生对语言治疗学理论知识的认知,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临床思维能力,为培养康复治疗学专业的应用型人才打下了一定的基础。

3.2 满意度调查

本门课程结束后,制定满意度调查问卷,调查学生对本门课程教学改革后教学模式的满意程度和意见。内容主要包括对实践课的教学模式、开展实践课的内容章节、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形式、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和技能考核等几个方面进行调查。总体上学生对本门课程的满意程度达87%,同时学生也提出了意见,主要可总结为以下几点:①实践课的比例可以增加,虽然增开了几个重要章节的实践课,但学生的练习时间还是不够充足。②标准化病人的培训和考核较为生硬,没有统一的标准。③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形式过于单一。

4 反思

随着康复医学的飞速发展,高校对本科康复治疗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有了更清晰的定位。以将学生培养成为高素质的应用型专业人才为导向,以提高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为目标,引导学生成为具有职业胜任能力的应用型康复人才。语言治疗学是康复医学的重要分支,也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核心课程之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目前的教学需求,因此对本门课程进行教学改革。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本门课程的教学改革主要从实践课入手,改革的重点就是标准化病人的引入,并结合虚拟现实技术。首先,在实践课当中引入标准化病人,课前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培训,课中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练习,课后展开讨论,确定标准化病人功能障碍的类型、制定康复目标和康复方案,撰写评估记录。同时,将标准化病人与虚拟现实技术有机的结合在一起,让学生使用计算机评估和训练系统对标准化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在仿真的环境下提高学生对语言障碍的认知、体会语言障碍康复治疗的重点。最后,对课程的考核形式也进行了相应的改革,考核打破传统的考核方式,学生的终结性成绩由期末卷面成绩和形成性成绩组成,形成性成绩包括考勤、作业、自主学习和技能考等,以多元化的方式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考核。

通过对学生的成绩进行统计,与上一届学生的期末卷面成绩比较确实有了明显的提高,说明在此教学模式下不仅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而且还促进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达到了以实践学习促进理论学习的效果,实践与理论紧密结合,同时也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将学生培养成为应用型康复人才的目的。但是通过后期的问卷调查也发现了教学方案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例如标准化病人模式下的技能考核没有统一的标准、虚拟现实技术的应用形式单一等,针对这些问题将进行进一步的改革和完善,以期更好的提高语言治疗学的教学效果。

综上所述,标准化病人结合虚拟现实技术在语言治疗学的教学实践中具有一定良好的效果,与语言治疗学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改革后的教学模式更能够调动学生课堂的积极性和参与程度,锻炼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临床思维,更符合本专业应用型康复人才培养的要求。

猜你喜欢
治疗学语言障碍虚拟现实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后语言障碍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产教融合创新康复治疗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
虚拟现实技术在中学校园中的应用
龙湖
长白山之行
What makes her a writer 人气女作家的成长手册
学前特殊儿童语言障碍的矫治策略
风口上的虚拟现实
虚拟现实技术向科幻小说借灵感
桃红四物汤加减在治疗2型糖尿病中的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