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析合唱教学中的指挥职能

2021-05-10 02:33马丁元
艺术评鉴 2021年6期
关键词:合唱指挥合唱合唱教学

马丁元

摘要:合唱,是声乐的形式之一,历史悠久。目前,合唱与指挥课也是高校音乐教育中的必修内容。在音乐文化教育不断发展的今天,大众也逐步显露出了对这份合唱事业的热爱。然而,在众多音乐院系的合唱与指挥课程中,师生们更偏好于钢琴、声乐等“专业”,而合唱指挥课常被学生们忽视,并认为是“副科”。鉴于此,有必要对声乐教师在合唱教学中所承担的指挥职能加以探析。

关键词:合唱  合唱教学  合唱指挥  教学研究

中图分类号:J60-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21)06-0123-03

如今,艺术文化的发展不断呈现多元化的趋势。其中,音乐作为一门表演性较强的综合性艺术,在音乐施教过程中,教师需要及时纠正学生的唱歌陋习,高效地提高最终的表演效果。在合唱教学中,唯有熟练的合唱指挥技巧才能更好地将音乐作品的思想表达出来,并让合唱队员们流露真情实感。更重要的是自主创立地设计出和作品内涵相符的指挥动作,充分利用创造性的指挥语言来升华整个合唱表演的艺术境界。

一、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

合唱指挥课程的教学模式直接关系到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的质量。随着信息社会的进步以及社会对人才培养质量的要求更高,传统的合唱教学模式的局限性逐渐凸显。合唱教学模式在新的形势下显得尤为重要,教师需要在新背景下的教学理论指导下展开改革,并探索和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模式来适应信息化社会提出的新挑战。

(一)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现状

一直以来,大班课的教学模式在普通高校中普遍存在,对于音乐学这个专业中的合唱与指挥课也不例外,同样也以“大课”的模式来进行教学。在大多数学校中,普遍都是教师占据核心地位,重合唱,轻指挥,偏重课堂上的理论讲述,忽视了课外的实践。这种灌输式教学的理念落后,常常脱离实际需求,难以跟上时代的脚步。最近几年,高校的招生规模逐渐扩大,其中,音乐专业也在陆续扩招,这对未来的就业形势影响巨大。高校的毕业生们能否适应社会需求,学生的实践能力是评价当代社会人才的标准之一,也是评价高校教学质量的标准之一。因此,当前的重点教学任务是以实践练习为主,创新高校的实践教学模式。

(二)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特点

合唱与指挥是一门具有很强的实践性、技术性及应用性的课程,其中,高度实现这门艺术的实践性成为了当前合唱教学中的重难点。践行艺术实践这一步不仅仅是高校中对学生进行音乐训练的专业要求,还是推进高效教学的重点,更是实施先进教学模式的创新来源。伴随着人们对精神文化的追求越来越高,这对学生们的演奏技能和钢琴表演的素质有了更进一步的要求,他们不但专业性要强,还得具备全面的技能,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具备组织、协调和善于沟通的能力等。教师要特别注意通过艺术实践环节来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能够让学生练就实践的技能,从而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需求。因此,合唱与指挥课程迫切需要创新教学模式,以提高学生的艺术实践能力和就业能力为目标,融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为一体进行教授,形成“专业特色+实践特色”的实践创新教学模式。

(三)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意义

我们不能只从单方面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只在课堂教学方式和课外实践的手段方面改进是远远不够的,需要更进一步革新教学理念。另外,要改变传统的理念,把教学模式逐步转向以学生为核心来开展教学,不能只依靠课堂上的理论知识讲解,还要在练习中实践这些技能,加强练习。所以,重点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与创新,对合唱与指挥课程教学的创新性和高效性来讲意义重大。

二、合唱指挥的概述

每一个团队都有一个领导者,而对合唱乐队来说,合唱指挥就是它的主导者。合唱指挥担任着指挥、表演、表达作品的多重角色。指挥需在了解并能够理解作品的基础上,通过对乐谱的通篇掌握,调整节奏、语气和手势,传达出整部作品的情感。此外,还需要指挥能极其准确地熟记作品中的每个换气点、呼吸点和情感转换点,且指挥的动作要具有观赏性且不夸张,身体姿势要挺拔,还要控制好核心力量便于发挥。除此之外,指挥的专业基础要扎实,不但能够牢记乐谱相关的知识,还要能在实践中提高自身的指挥水平和音乐素養。

(一)合唱指挥职能

指挥是集理论、创作、表演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指挥职能的训练要求指挥先对音乐作品做出深刻的分析,然后提出生动、可行的排练计划。鉴于此,对合唱指挥职能的培训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指挥在拿到总谱后与合唱队进行排练前的工作准备,即指挥的案头工作准备,这就需要指挥能够熟读总谱,并可以研析作品的背景、风格等。只有在此基础上,整个表演才能把作曲家的思想深刻地表达出来,才能发挥思想空间实现对这部作品的再度创作并感染观众。二是安排呈现一部完美作品的细节工作。通读总谱,理解其风格,在阶段排练中灵活运用指挥技巧。在校期间,学生的指挥知识有限,所以学生需要反复精确地排练,综合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使作曲家的成果在二次创作中熠熠生辉。

1.从艺术层面看教学指挥职能

合唱在音乐活动的表现形式中越来越常见,从艺术层面看,它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其一,它并不是通过乐器而是通过和谐的人声来传达情感,直接却不失细腻,更能打动人心;其二,合唱的人数多,音色混合,丰富多样;其三,合唱具有开阔的音域,声音更具穿透力和感染力;其四,表现层次变化不一,更具色彩感;其五,这样模式下的声音混杂却极度和协统一,更富有观赏性。

2.从组织角度看教学指挥职能

从组织角度看,合唱具有音乐教育与音乐活动的较大便利性。其一,合唱不需要繁琐复杂的环境,简单即可。其二,相比于器乐,合唱的技巧更容易掌握;其三,合唱团队员人数可多可少,水平参差不齐;其四,在表演中,合唱通过对不同部位声部的旋律发挥,再结合节奏进一步的调节,更好地掌握自身对音乐的基本能力,这对培养乐感、提高音乐素养起着极大的作用;其五,有助于提高演唱者对音乐的再创造能力,在受团队表演熏陶的同时提高自己的音乐欣赏水平。此外,合唱整个过程有利于锻炼队员们的身心,提高参与者们对团体音乐的认识,在灵魂人物——指挥的带领下获得适宜的精神享受。指挥,尤其是在声音控制、倾听、与团队协调的能力方面占引导的核心地位,并通过表演提高学生们的声乐能力与水平。换句话说,合唱表演中的排练或是实际的演出又或是指挥职能的发挥都是为了呈现一幕精彩的演出。同时,我们要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并善于挖掘任何一位有潜力的演奏者的表演才能,从多方面的声部训练提高合唱者的演唱水平。这样的教学模式才能有效地从整体上提高整个团队的演奏水平和综合素养表现。

3.從合唱团队组织看教学指挥职能

从合唱团队组织看,在选人标准、声部人数比例与规模的安排上并不是太严格,基本按基础的要求构成的。此外,教学指挥需具备足够的包容度,任何一个把合唱课作为选修课的学生来报备都不能被拒之门外,他所应有的态度就是“有教无类”。当合唱队员们的声部各异时,要结合整个曲谱的要求适当地减少人数而不是一味地增加。有时,对每个队员的长处与短板很容易考虑不周,很可能遗漏某个学生的声部特点,所以在合唱教学中要整体考虑,让合唱的唱花腔、戏剧性高音者来参加合唱。在合唱排练时,合唱教学指挥以对技巧的训练为基础,尤其看重对声音技巧的训练,气息、共鸣和咬字吐词等是训练中的重要部分。从合唱教学指挥看来,色调、协调、均衡这些技巧是合唱演奏的标准,而他们又在音阶,吐字、咬字,声音位置这三个方面体现。在演奏的时候要调整好音准的节奏,没有这个基础作保证的话,表演的力度和速度是没法强有力的有序展现出来的。合唱中,声音的位置很重要,去(气)声、高位,直声是产生声音共性必不可少的方法。一场兼具视觉和听觉的盛宴是一个指挥追求的终极目标,并把其看成是自己的教学成果。

(二)合唱指挥教学的功能

合唱作为一门艺术,之所以能在世界各国中持续发展,是因为它不仅标志着一个国家、社会的音乐普及和发展水平,还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窗口。在我国,人们对物质文明、精神文化的要求日渐提高,合唱作为其中的一项表演形式,在培养集体主义、增强凝聚力、提升文化修养方面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近年来,合唱团在我国中小学、高校、企事业单位等机构慢慢崛起。他们纷纷开展合唱活动,使得合唱专业性人才达到了一种“供不应求”的局面。高校合唱队、合唱指挥课程是培养合唱者、合唱指挥人才的基础课程,合唱与指挥课也是我国高等师范院校及高等艺术院校音乐教育专业的必修课,不可缺少。现如今,它已成为高等院校音乐教育专业学生毕业应用性最广、最强的学科之一,不容忽视。

三、基于跨界理念的教学研究

指挥在合唱教学中占主导地位,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教学理念的创新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为了让指挥这项职能的作用最大化,我们就引出了基于跨界理念的教学模式。所谓的跨界就是一种多元的发展模式,形式新颖,取代了传统、单一的形式,包含着极其丰富的教学内容。而在音乐上的跨界就是结合传统的概念,又要兼顾到现代的背景,实现多领域的融合和突破式的发展。跨界音乐具有多样性的形态、自由式的体验模式,兼具多元文化的特性,体现出勃勃生机,极具发展的潜力。与时俱进,经济文化也没有停下发展的步伐。由于人们对音乐文化追求的境界和要求越来越高,传统的教学模式没有结合市场的发展方向,缺乏吸引大众的理念,创新度不够,逐渐脱轨,已满足不了大众的需求。实际上,虽然明确了合唱课教学的发展方向,但在实践中,教师们还是有点“固守己见”,不懂变通,并没有结合创新的思维把理论知识高效地教授给学生们。这样的做法不但没有推进合唱教学的进一步发展,更是限制了学生积极创造性地思考和练习。所以,跨界这一理念的融入对接下来的教学极为重要,学生学习合唱知识与技能的时候不能只学教材内容,要从多方面学习并借鉴其中的优势,提高自身的演奏水平,从而能够更自信地迎接需求多变的挑战。

(一)作品选择的跨界

跨界音乐有着很强的包容性,它打破了原有的一些条框,突破了约定成俗的模式。它不再像传统教学中古典音乐与流行音乐界限明显,而是结合民族音乐的元素,让各种音乐类型能够自然地融合,形式丰富却又不失特色,让观众眼前一亮。近些年,偏好于通过跨界合唱作品来实现合唱表演的王军老师,他所创作的新作来自一些流行乐曲,例如改编《卷珠帘》《时间都去哪儿了》《同桌的你》这些歌曲等。伴随着这样改编新潮的发展,人们也随之对这样的作品更加喜爱,因为它们新奇又不缺经典的元素,形成了一种高级的艺术形式。对于现在的观众,单纯的流行音乐已不能满足他们的审美要求和情感需要,唯有在流行元素中注入经典的角色,和谐自然地结合起来的作品演奏才能触动观众。同时,还有诸多著名的合唱指挥家的创作和行动,种种这些足以表明作品跨界不仅仅把人们的需求结合到合唱教学中,还融合了现代元素形成了市场化的模式。此外,这种多维度的教学模式让合唱这块内容变得更丰富灵活,更具时代感。同时,拓宽了学生们学习的范围,让学生在更具深度的乐理知识中探索具有前沿性的音乐,并通过合唱的形式把新的跨界新作表演出来,从而获得更多群众的认可。

(二)演唱方法的跨界

当前的教学模式中,演唱方法也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目前遇到的瓶颈是忽视了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没有把实践练习摆在首要位置,太过注重理论技能的教授,这就导致应用型人才仍旧缺乏,还在一定程度上不利于学生发挥自己的创新能力。虽然演唱方法形式多样,但要处于创新的角度还必须结合大众的审美来演唱是一大难题。教师需要不断研习符合时代特征的演唱方法,多和学生们探讨,一起创造新的演唱方法,打破传统的演唱形式,把不同唱法的优势展现出来,不断革新合唱教学理念,提高学生们的合唱水平。

(三)表演形式的跨界

现如今,信息媒体技术成了众多艺术形式的辅助工具,同时,人们对合唱表演形式的期待值也在变高。譬如,大众希望欣赏到的是兼富听觉和视觉的现场表演,在精神上能够获得极大的满足。面对现在快节奏的生活步伐,传统的演奏形式比较沉闷,没法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人们所追求的是“静态表演”与“动态表演”相结合的形式,因为这样的模式呈现出的不单单是听觉盛宴,还是更具冲击性的视觉享受。就像在目前国内外众多的合唱团队中,大量的肢体动作被加入到表演的形式中,非常触人心弦,形成了高质量的艺术表演。

综上,在教学中把跨界理念完美地应用起来,合唱指挥对其的作用不容小觑。只有合唱指挥先在自己的思维上融入这个概念,并结合实践训练运用起来,才能让合唱技术升华到更高的艺术境界。这样一来,在汲取了其他音乐元素的养分下,合唱指挥能更好地发挥自己的灵魂地位,能更进一步指导学生们积极、灵活地进行创新。

四、结语

总之,合唱是一门综合性很高的多声部艺术。在教学中,学生对合唱的学习也是审美的一个过程。合唱指挥是这门艺术中不可缺少的核心组成部分,更是一个整体。指挥者在合唱教学中唯有充分发挥其职能,合唱队员们才能精确地表达作品的内涵和意义,同时,指挥唯有借助合唱艺术才能展现出自身的价值,二者只有相互协调配合,才能完成一部完整的音乐作品。

猜你喜欢
合唱指挥合唱合唱教学
浅谈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的途径
论合唱指挥中的肢体语言艺术表现
浅谈小学高年级合唱教学设计优化策略
浅谈合唱与独唱声音训练之比较
肢体语言艺术在合唱指挥中的表现
浅谈合唱指挥的综合能力
预示在合唱指挥中的作用
基于能力培养的合唱教学方法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