耿肖恩(Sean Fox):记忆的“加密”

2021-05-13 12:46耿肖恩江殷洁GengXiaoenJiangYinjie
当代美术家 2021年1期
关键词:肖恩硬币加密

耿肖恩 江殷洁 Geng Xiaoen Jiang Yinjie

1耿肖恩Wuhan #2数码艺术印刷2020

江殷洁(以下简称“江”):你做过编辑、摄影师、策展人、运营经理,在这些不同身份中,你认为自己扮演的角色有什么共同性和差异性吗?

耿肖恩(以下简称“耿”):我认为它们的共性在于都是围绕艺术而展开,并且都是创意性很强的工作;我觉得它们的差异性更多体现在艺术家身份更加灵活自由,可以自己独立完成项目,而其他的工作需要跟别人配合完成。

江:这些职业经历和多种身份对你的艺术创作有什么启示,或者说是怎样的契机让你转向现在的艺术创作方向?

耿:大概有两个契机:一是在杂志社做编辑时,我有幸采访了侯瀚如先生。他提出了很多需要深入研究和思考的问题,这加深了我对艺术的兴趣;二是由于我本科时期就读于传媒专业,这让我在创作的过程中不自觉地关注传播原理,尤其是传播的有效性。例如受众接收讯息时会受噪音的干扰,所以在创作一些作品时,我会消除噪音或故意加入噪音去降低传播的有效性。

江:你做过摄影师,也作为摄影老师教授过摄影课程,在你看来中国摄影与西方摄影有什么差异?

耿:从市场来讲,国内当下主流摄影市场的关注点主要在摄影的写实特点,延续了传统摄影观念的发展方向;在国外,摄影不再是一个单独的媒介,而是与许多其他媒介相结合创造出很多新的形式,并且市场也愿意接受一些新的摄影技术、摄影观念,建立起摄影自身的收藏体系。

江:在多元的文化背景下,不同文化、教育多少会产生不同的观念和摩擦。你曾接受过中、西方教育,在你的作品中,这种中西方的文化交流碰撞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耿:我的作品都在西方语境中创作,尤其是对当代一些艺术家、艺术史的映射。有趣的是西方人会觉得我的作品带有东方性,东方人会觉得我的作品带有西方观念性。我自己相当于在融合一种新的语言。例如作品《抛硬币》就有中西方的认知差异,从西方人的角度来看,会觉得特别接近19世纪的观念艺术,但从中国的传统思想来看,其实更像是在表现“阴”和“阳”。

2耿肖恩Queens #1数码艺术印刷2019

江:你的作品《我每天抛一枚硬币却不用它决定任何事》中蕴含了怎样的创作理念?

耿:这件作品的灵感最早来自于和艺术家群体对一个哲学问题的探讨,如果硬币连续抛出5次、10次、20次都是同一面,你会有什么想法?那我就试着漫无目的地去抛硬币,从2019年的3月开始到现在,我每天早上第一件事情就是抛硬币,记录下硬币的正反面,记录下时间,留下当天的硬币。在我看来它是一个无意识、无意义的动作,这也是我对当天“存在”的证明。一开始就从哲学命题开始,我也希望它再回归到哲学的结果。

江:你的创作核心理念是什么?请谈谈你的“时间、生命和死亡”的创作路线。

耿:我的创作围绕着一个核心:关于记忆的一种加密,而作为旁枝末节的死亡、 时间、生命的思考其实是在不同年龄段的一种衍生。我所有的作品之所以以记忆为基点,是因为我几乎只对图像、音符和味道这三种“经验对象”有记忆,对强逻辑事物如数字、文字等的记忆很模糊。记忆可以被篡改、被修复、被加密,也可以被摧毁,所以我的作品基本上就围绕记忆这个点不断去讨论它的篡改、摧毁,然后修复。

江:你对媒介的应用是多重的,在对不同媒介的探索运用中,你是否有最喜爱的一种媒介来表达自己的艺术观念?

耿:因为媒介语言是很奇妙的,每个媒介能表达出完全不一样的形态,比如绘画语言、摄影语言,它们各有所长。在我创作的过程中,我会根据自己的表达来选择更契合我作品观念的媒介语言。

江:在你看来,作品创作的形式和观念哪方面更重要呢?

耿:我认为它们同等重要,观念是艺术创作的一个基石,作品的核心在于观念;而形式关乎艺术传播的有效性。如果艺术家直接把他的观念写在纸上,即使观念性很强,观众也不会有所触动,因为他没有运用艺术的形式语言去创作能体现他观念的作品。

江:加入驻留计划后,你对自身创作观念及创作方向有哪些新的思考?

耿:我现在的创作方向不会有太大的改变,但是形式上可能会更偏向于绘画语言,并且做事逻辑也会有所转变。相比以前在纽约、上海总想做一些令人震惊的作品,在重庆,我更多地希望自己静下来去思考,把作品拉平理顺,然后慢慢地进入更深层次的创作。

猜你喜欢
肖恩硬币加密
基于广义logistic混沌系统的快速图像加密方法
寻找肖恩
让硬币飞
保护数据按需创建多种加密磁盘
现在不远了
加密与解密
送给我的小羊肖恩
硬币
硬币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