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二孩政策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研究
——基于育儿压力及母职困境视角的调查

2021-05-15 07:07余大芳
活力 2021年2期
关键词:统计表育儿生育

余大芳

(安徽省霍山县与儿街镇镇政府,六安 237200)

2011 年11 月,中国各地全面实施双独二孩政策;2013年12 月,中国实施单独二孩政策;2016 年实施的全面二孩政策,是继单独二孩政策之后生育政策的进一步调整完善,这是中央基于我国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形势而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1]。作者通过调查某镇和某县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后新生儿出生情况如表1 所示。

表1 某镇和某县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后新生儿出生情况

从以上调查不难看出:2016 年全面二孩政策后,2017、2018 年出现了一个生育小高峰,自2019 年开始出生总数和二个以上孩子出生数均大幅减少,仅仅依靠政策的有效放宽,改变不了生育率低迷的状态。基于以上原因作了以下调查研究。

一、调查工具

考虑到家长的工作比较忙,尤其是二孩家长工作压力特别大,很少能抽出时间来到现场参加问卷调查活动。所以,本研究选择互联网作为问卷发放平台,利用“问卷星”软件制作调查问卷,将问卷访问链接发给参加本次调查活动的家长。本次调查的两类家庭,各选择1000 家,共计2000 家进行调查。家长通过网络填写调查问卷内容后提交,利用软件统计各项问题回答情况。为了便于统计,本次调查问题大部分都是选择题,通过统计选项观念认同百分比,更为直观地获取问题调查结果。所有整理的数据结果,均作为二孩政策推行问题研究数据支撑。

二、全面二孩政策下家庭育儿压力、母职困境及社会支持现状分析

(一)家庭育儿压力较大,二孩家庭现象更加显著

现阶段,养育孩子需要支出的费用较多[2]。虽然大部分家庭为双职工家庭,但是高收入家庭占比较小,仅有21.5 %。所以,很多家庭的收入很难支付两个孩子的养育费用。本篇文章对一孩和二孩家庭的育儿成本进行调查,以月为统计时段,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统计结果显示,超过3000 元/月支出的家庭中,二孩家庭占比较大,每月支出不足1000 元的家庭中,一孩家庭占比较大。从整体来看,二孩家庭月支出要高于一孩家庭月支出,而收入达到高标准的家庭占比较少,给二孩家庭养育孩子带来了较大压力,这是很多家庭没有勇气生二胎的主要原因。

表2 一孩家庭、二孩家庭育儿成本统计表(单位:元/月)

为了深入探究家庭育儿多方面压力问题,本研究选择多项指标作为调查素材,对育儿压力问题进行深入调查(此调查选项为多选),结果如表3 所示。

表3 一孩家庭、二孩家庭育儿压力情况统计表(多选)

(二)育儿与工作难以平衡,致使母亲陷入职场困境

据调查,大部分母亲的学历偏低,结婚后部分人群选择了做家庭主妇,还有一部分人群在生育后长时间与社会脱轨,因学识不高,只好选择做家庭主妇,少部分人群会在生育后继续工作。具体统计结果见表4。问题。

表4 母亲育儿中断职业回归家庭统计表

虽然育儿后的母亲继续工作的人数占比超过了50 %,但是她们是否继续从事生育之前的工作,或者工作岗位晋升是否受到影响,根据调查,结果如表5 所示。

表5 母亲因生育对职业发展造成的影响统计表

三、建立婴幼儿照护家庭支持体系,缓解家庭育儿及母职困境问题

(一)加强对家庭婴幼儿照护的支持,以二孩家庭为主

面对家庭育儿压力,建议鼓励各个教育机构走进社区,帮助家长照护婴幼儿。由于二孩家庭的育儿压力更大一些,所以应该以二孩家庭为主。例如,鼓励各大机构举办公益活动,为家庭提供早教、信息咨询等服务。

另外,调整产假补贴政策,为二孩家庭提供一些配套补贴,用于缓解家庭支出困难问题。为了鼓励家庭生育二孩,还可以采取倾斜性补贴政策,给予二孩家庭更多补贴,与一孩家庭补贴拉开差距。

(二)加强女性就业保护,缓解育儿与工作之间的矛盾

目前,我国已经采取了女性就业保护,不可以因女性入职后怀孕开除,并且按照法律规定给予产假。应从市场经济角度出发,为女性争取更高的权益。

另外,对于因为生育选择离职的女性,可以在其生育恢复后,为其提供专项就业服务,根据其综合能力,推荐一些能力范围之内的工作,鼓励女性继续从业。

结 语

全面推行二孩政策是当前我国人口增加的关键,然而二孩政策的推行并没有起到很好的作用。为了研究政策推行问题,本文从母职问题和育儿压力问题两个视角出发,通过发放调查问卷,收集关于政策难以推行的主要原因。通过整理调查问卷中的数据,归纳两个视角下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政策推行优化建议,希望对政策推行有所帮助。

猜你喜欢
统计表育儿生育
七部门联合发文 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生育路上的苦与乐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上榜派出所统计表
神奇的统计表
生育登记流程明确
育儿神器
育儿Q&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