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2021-05-17 03:02赵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数学教学初中

赵霞

摘要:在初中数学讲课过程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不仅能够在一定基础上强化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与问题处理能力,而且还可以借助巧妙的处理问题的方法辅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内容,从而完成高效讲课的目标。因此可知,问题导学法对提高初中生的改革思维水平与处理问题能力起到十分关键的作用。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进行探析,希望可以为广大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一定的帮助和参考。

关键词:问题导学法;初中;数学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011

大家都知道,初中数学是初中时期的重要课程,对初中学生数学理解能力的提升与将来的进步和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为了在让学生了解必备的数学内容的前提下推动学生掌握运用数学思想处理现实问题的技能,如今数学教师必然要借助适当、科学的讲课模式完成这一任务,从现下所有讲课方式的有效性来看,问题导学法可以高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数学讲课效果有所增加,也能为学生将来的发展打下基础。

一、情境性问题,引发学生主动思考

问题导学法的应用完全不意味着教师要把所有课程都将提问题作为课堂的主要构成,而是要把合理与适宜两者融合起来,以体现问题导学的极大优点,在切实引起学生探究上,情境性问题的展示是最不能被无视的环节。数学问题情境的搭设,可以让学生融入问题情景,从而对问题出现求知的欲望。这对初中学生主动加入课堂活动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此外,情境性问题的搭建还可以引起学生充足的好奇心理,在好奇心理的推动下会让学生切实地投入到问题的处理过程中,从而逐渐看到数学的魅力所在。

比如,在讲解《平方根》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可以知晓数的平方根的原理、本质以及方法,教师在讲课中要特别注重对问题导学法的应用,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思考研究。所以,在讲课正式开始之后,教师要最先借助多媒体为学生放映一个正方形的画面,然后组织学生进行小型交流会。这就需要学生谈论正方形具体的面积与边长的联系这一问题,从而真正把学生引入讲课情景,让学生初次认知到什么是平方根。在这个前提下,教师还要和学生共同对平方根的概念进行探讨与沟通,并借助多媒体设备为学生放映若干道填空题,经过学生的研究和思考知晓学生对平方根的了解情况和基本掌握内容,从而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培养其主动探索的理念,最终高效地增加初中生数学学习的效果。

二、针对性问题,强化学生主体地位

在初中数学课堂上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环节中,教师如果想要保障导学问题的有效性,就要让问题具备一定程度的针对性。所以,教师在制定数学难题时,要最大限度地把学生的实际状况和现下的讲课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安排符合学生接受能力并可以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导学问题。同时,为了可以高效打破讲课的重难点内容,导学问题还需要针对讲课知识的难易程度开展设计,并在这个环节中提升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主动了解数学知识与探索中把握重点内容,进而切实强化数学教师的讲课效果。

比如,在讲解《勾股定理》这一章的知识时,为了让学生理解等腰三角形的本质与概念,并真正渗透数学理念,提升学生在讲课过程中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运用问题导学法的环节中一定要特别关注其针对性,考虑到这节课知识的逻辑感比较高。教师在正式上课开始后就要向学生展现等腰三角形的图片或者实物,然后需要学生仔细观察并对其特征展开总结与归纳。同时,教师还要借助“怎样验证一般的文字类型的题?”这一问题来吸引学生的积极探索欲望,并在科学引领的过程中提供给学生充足的主动分析的空间。显然,这个问题的出现对学生逐渐借助勾股定理处理现实问题拥有非常积极的推动意义。这更加可以养成学生的数学理念,也为学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打下了基础,促进了学生学习能力的强化,从而促使高效课堂的形成。

三、互动性问题,高效开拓数学知识

数学学科的乏味性决定了讲出互动性问题的关键性。互动性问题主要就是“互动”这两个字,也就是利用问题引领与调动学生的互动热情,把所有学生的智力集中到一起,从而体现团队的作用。所以,在初中数学讲课过程中,教师需要依据讲课知识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互动性难题,并采用将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的方式完成数学内容的理解以及数学知识开拓的目标。同时,为了确保学生出现互动的思想,教师还需要在讲述问题的过程中对其开展适宜的引领,从而让学生在彼此互动时充分掌握数学重难点内容。

比如,在讲解《平面直角坐标系》这一课的内容时,为了让学生可以切实理解这个主要的数学内容,知晓有序数对的运用概念与在平面上认定点的方式,教师在实施讲课以前就要依据学生的实际状况开展分组,并对所有小组提出几个小问题。这部分问题包含了“如何肯定课堂上座位的位置?”“排数与列数的次序对位置有沒有影响呢?”等多样化种类。跟随着问题的讲述,所有小组之内的成员都进行了沟通和交流,并进一步具备了共识。在学生对所在小组的问题讨论出结果后,教师就可以自然而然地引领学生了解什么是有序数对了。与此同时,教师也能够采用自我推荐的方法支持学生勇敢地表达怎样认定平面上点的方位,最终高效调动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推动了教师讲课品质的提升。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讲课中的应用,可以切实唤起学生的热情,高效地强化讲课的效果。所以,身为当今时代的教师,更需要在增加本身整体素质和教学水平的前提下关注对问题导学法的探究和应用,推动学生的整体发展和综合性进步,从而为学生将来数学知识的积累奠定良好的基础,使其成长为社会所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闹增卓玛.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35):59-60.

[2]王美玲.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9,40(36):177.

[3]杜皓.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课程教育研究,2019(52):162-163.

(作者单位:山东省胶州市第二十五中学266324)

猜你喜欢
问题导学法数学教学初中
高二数学教学中问题导学法的应用探讨
问题导学法用于初中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
问题导学法在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初中物理“问题—发现”式课堂的实践与思考
共情教学模式在科学课堂的构建与实施研究
计算机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