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践思考

2021-05-17 03:02史艳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1年7期
关键词: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史艳龙

摘要:随着素质化教育不断深入,人们对于高中物理教学的要求也变得更加严格,不再只关注学生的成绩,而更加看重学生能力的培养。因此,很多高中学校都开展了探究式教学,期望通过这方面活动的开展来实现学生物理综合能力培养。本文结合这种教学模式开展的重要性,对其具体实施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高中物理;探究式教学;课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1)07-0053

近年来,为了培养学生的物理能力,很多中学都在物理教学活动中引入探究式教学,期望通过一些问题探究来培養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但是在实际中,因为一些客观因素存在,使得这种教学方法并没有发挥出其应有的作用,出现了许多问题,如认识不充分、教师教学水平不够等。这些都给探究式课堂的开展带来了不利的影响,严重阻碍了学生物理综合能力的提升。因此,对两者进行有机结合的思考是非常有必要的。

一、探究式课堂教学开展的重要性

在高中阶段,对知识进行探究式教学是非常重要的,特别是在物理知识学习方面。因为相对其他学科,物理知识更具有“探究性”,对于学生实际应用能力也更加看重。在实际活动开展过程中,学生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将会得到训练,能够提升其在物理方面的实践能力。同时通过这方面活动的开展,也能打破原先教学的局限,化被动为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培养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探索的欲望。另外,在物理知识学习过程中,融入探究式学习,对于学生个性发展也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提高学生在创新方面的能力。此外,这种探究性学习与素质教学理念相吻合,能够更好地实现学生能力的快速提升。

二、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实施

1.创建问题情境,培养探究的兴趣

对于探究式教学的开展,最关键的就是问题设置。通过问题的设置可以更好地引导学生对物理知识进行探索。因此,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需要对问题进行科学的设置,要从教学目的和内容两个方面出发,进行问题的选择,同时也可以从物理实验现象方面进行问题情境的创建。以“牛顿第三定律”为例,要对这方面知识进行问题情境创建时,教师可以以牛顿其他两个定律为引,思考这其中存在的思维冲突情况,然后引导学生通过实验的方式探究这方面的问题。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为学生播放“鸡蛋碰石头”的画面,设置作用力与作用力相关的问题,引导学生思索、探究。同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互相击掌,询问击打的一方为什么也会出现痛觉。在引导学生进行相应思考后,教师再为学生引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定义,这样就能够更好地帮助学生进行概念的理解。而且在这一过程中,通过切身体会和感受,也能够加深学生的印象,激发学生对于这方面探究的兴趣。

2.加强实验教学,提升实际应用能力

实验作为物理学习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提升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进行这方面能力提升时,教师可以从这方面入手。而且相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学生则更加喜欢这些实验操作。所以,在探究教学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就可以抓住这个特性,从物理实验方面提高学生探索的能力。同时在知识探究学习的过程中,教师还应该鼓励和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设计。通过这种自由发挥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激发学生对知识探索的欲望,从而实现这方面知识的良好学习。

以“电功”实验为例,在物理实验开展之前,教师要先给学生讲解实验相关的知识,然后引导学生采用变量控制的方式开展相应的实验。在实验过程中,对电压、电流和时间等单个变量进行控制,探究电功与其他变量的关系。了解了这些基本知识后,教师就可以鼓励学生自行进行实验设计,可以自由选择其中一种或多种情况进行设计。在实验设计过程中,了解了电功与各个变量的关系,并做好各种情况数据信息的记录和整理,然后结合教材中一些相关知识,得出正确的实验结果。

3.组建学习小组,提高合作探究能力

在对物理知识探究过程中,学习合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知识传授过程中,教师要进行相应的学习小组组建。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保证知识探究活动良好地进行。而对于小组的组建,教师要严格把控,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够参与到学习探究活动中。首先,对小组成员进行明确分工。一个小组应该确立组长、数据记录、结果分析等人员,特别是学习小组的组长,在人员选拔上,应该选择那些责任心强、善于沟通和团结的人员作为组长。其次,每个小组的情况都应该尽量保持一致,即每个小组的成员在性格、学习能力、学习成绩上都有很大的差别。成立学习小组后,教师就需要开展相应的知识探究,在活动开展之前,应该明确具体的探究目标,加强知识交流和合作。以《单摆的周期公式》为例,在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要求学生对影响单摆周期的因素进行探究,比如单摆的质量、摆长、振幅等。然后再让每个小组进行不同影响因素的实验,收集整理实验数据,总结归纳相应的实验结果。最后让每个小组之间进行交流,针对不同的影响因素进行探究,总结出相应的单摆周期公式。

4.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

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是非常紧密的,通过联系生活实际例子,可以大幅提高学生对于物理知识探究的兴趣,保证探究活动良好开展。因此,在学习过程中要多注意这方面的问题,多观察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现象,然后进行探究。比如,在对物体运动这一章节知识进行学习时,教师就可以让学生观察生活中一些物体的运动:火车的运动、乌龟的爬行等。通过这些生活现象,让学生探究物体运动的规律,这样就可以让原本枯燥的物理知识变得形象生动,易于学生进行知识的理解。

三、结论

综上所述,探究式教学作为一种新颖的教学方式,在学生问题分析和探究能力方面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在高中阶段,要想物理知识教学能够更好地发挥其教育价值,就需要加强这种方式的应用。在实际中,教师可以通过问题设置、加强实验教学等措施来促使学生进行知识的探究,提升学生的问题探究能力,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郭德刚.基于多种教学模式相结合的高中物理教学策略[J].华夏教师,2018(35).

[2]李海玲.探究式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有效应用[J].中国农村教育,2019(18).

(作者单位:山东省济宁市兖州区第六中学272100)

猜你喜欢
探究式教学高中物理课堂教学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高中物理实验
高中化学习题课探究式教学设计的研究
探究式教学法在立体几何教学中的应用分析
浅谈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探究式教学方法的运用
要将探究式教学融入到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