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文化旅游——“互联网+文化旅游”的发展新趋势

2021-05-17 17:11韦瑾
旅游纵览 2021年4期
关键词:文化旅游互联网

韦瑾

摘 要:智慧文化旅游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以“文化”为主要旅游资源,借助于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实现智慧化旅游,将景区管理者、经营者和使用者进行有效连接,提升景区运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提升游客体验感,促进文化旅游蓬勃发展。本文对“智慧文化旅游”进行深入分析,从“智慧文化旅游”的概念着手,通过对目前智慧文化旅游的主要发展模式、产业发展成果及发展方向的分析,笔者针对智慧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提出相应建议,以期为中国智慧文化旅游行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智慧文化旅游;互联网;文化旅游;发展新趋势

中图分类号:F592;G124 文献标识码:A

引言

智慧文化旅游与其他类型的旅游信息化有较大不同,其建设的核心在于文化,是将文化旅游资源与相关基础设施、技术更新和产品创新进行融合,为管理者、经营者和游客提供相应服务,包括交通、餐饮、酒店等服务环节,并实现数据信息共享和整合,从而为吃、住、行、游、购、娱提供便捷化的服务[1]。

一、智慧文化旅游的基本概述

(一)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

文化旅游是一种以探寻旅游景点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方式,与自然风光旅游有所不同,旅游者关注的重点是旅游地发展过程中沉淀下来的“文化”,主要包括建筑、典故、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等,如苏州园林、西安兵马俑、北京故宫、长江三峡,等等[2]。景点的吸引力在于其沉淀了某一特殊时期的历史文化,文化旅游资源的吸引力,主要依靠其在某个区域范围内的影响力,据此可分成3个梯队。第一梯队,国际上具有重要影响力的文化资源,例如莫高窟、故宫等;第二梯队,在一定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资源,一般与自然旅游相辅相成,如西双版纳泼水节、都江堰放水节、凉山火把节等。第三梯队,处在建设中,尚未形成影响力。前两个梯队的景区发展已经相对成熟,需要在现有基础上再进行创新性开发,谋求更大地发展。而第三梯队正在寻求突破瓶颈发展途径,潜力巨大,是文化旅游行业获得更大化发展的重要领域。

(二)智慧旅游的基本概念

智慧旅游是基于“互联网+”产生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2014年原国家旅游局推出“智慧旅游年”概念后,在全国范围内开始建立统一化的旅游服务平台和门票预定系统,开始“智慧旅游”的正式试点,进一步推进智慧旅游型企业和城市的相关建设。在此推动下,各级部门和景区充分结合互联网,在全新的领域里开拓更为广阔的成长空间。与此同时,数字旅游应运而生,有效利用3S技术、三维可视化技术以及移动通信等技术实现了旅游过程中各个方面的智慧化管理,例如景区的管理与规划、产品销售、资讯了解、食宿、交通及安防等。同时,各类因旅游而产生的相关App也开始获得快速发展,从酒店、交通、门票、线路规划、购物等各方面齐头并进,产生了旅游行业的新业态形式。

(三)智慧文化旅游的基本概念

“智慧”是基于物联网而产生的一个概念,主要是通过将相关的电子感应器与生活中的各类终端设备相连接,比如管道、供水、铁路、电网等,从而建成覆盖生活各个领域的物联网,实现与人类生活的密切结合。这种智慧方式是數字化和信息化的结合体,与文化旅游结合产生智慧文化旅游。从广义的角度来分析,智慧文化旅游是包括旅游产业链上的各个节点,如相关景区的主管部门、旅游部门和景区本身,交通运输产业中的公共交通、旅行社以及餐饮酒店等。如果从狭义的角度来讲,智慧文化旅游主要是通过数字信息技术建立的一个开放性服务平台,能够实现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安全认证以及内容完整等功能。其通过这个平台将主管部门、景区、商家以及游客进行智能化链接,使整个旅游过程条件更加便利。游客可以通过多样化的科技手段,实现对相关文化旅游资源的观赏和体验,从而获得文化旅游的精神享受。

二、智慧文化旅游的发展模式

从智慧旅游的行动开启之后,全国范围内各个景区都开始了信息化与智能化建设,在这个过程中取得了卓越的成绩,涌现了很多成功案例。笔者根据成功案例的发展模式将其分成两个类别,从两个层面来进行分析。

(一)景区智慧化平台“开发与管理”机制的建设

智慧旅游的开发主体是政府部门,其表现形式可能是旅游部门也可能是景区自身,但是景区根据其具体特点以及当地政策规定进行旅游开发,也属于旅游相关部门,例如地质、建设、林业、文化、旅游、环保等,因此,智慧文化旅游是由政府主导开发的一种新型旅游方式。这种旅游方式的开发客体为当地富有特色的文化旅游资源,是吸引游客来此观赏体验的文化内容,如建筑、雕塑、语言、工艺品、服饰等。智慧旅游通过这种发展模式,可以促进政府职能的转变,从旅游产业的管理转向服务。旅游平台的建设由政府主导,通过社会招标来实现。智慧化平台构建好后,由景区负责运营和维护,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吸引商家入驻,促进以景区为核心的各个方面资源的整合。同时,政府将通过官方渠道来实现景区的营销推广,一方面促进旅游产业的发展,另一方面有效促进智慧城市的打造,拓宽地方经济增长方式,进一步增强城市发展活力。

(二)景区智慧化平台“服务与营销”机制的构建

智慧文化旅游是依托于智慧化平台产生的一种新发展方式,平台要实现多方面的功能,包括对智慧旅游的管理、服务、营销和文化资源保护。从管理的层面来讲,主要是指由管理部门通过平台实时发布景区动态信息,包括景区新闻、旅游资源特色等。一方面便于游客及时获取重要信息,另一方面有助于平台收集相关大数据,在此基础上进行市场数据的统计和整合,并通过景区的监控系统,能够实现对于景区内相关交通以及安全旅游的实时监控,有助于提高景区的整体管理水平。还可以通过这个平台搜集游客的意见、建议,有效处理投诉案件,是主管部门与游客之间沟通的有效桥梁。在服务的层面,游客可以通过在线旅游服务技术实现其智能化的服务功能,查询旅游资讯,便于规划旅游线路。从营销的角度来讲,景区可以通过文化旅游产品的展示、促销、路线、景点特色以及游客的游记分享等实现其营销宣传。另外,在文化旅游资源的保护层面,则可以使用虚拟技术和电子沙盘等对消失的文化资源重现。由此可见,智慧化平台可以将旅游进行整合和多层次的解读,进一步提高景区的影响力,为游客带来更为便捷的服务。而这一切的功能的实现都要基于智慧文化平台的系统开发,包括管理端和客户端,同时还要配合景区内各个层面的基础设施建设,提高管理端智能化。客户端采用扁平化设计,以更美观、更便捷的方式呈现给游客[3]。

三、智慧文化旅游的主要成果

(一)旅游交通智慧化,提升国内文化旅游国际市场竞争力

旅游交通产业在智慧文化旅游的推动下,其智慧化程度获得明显提高,如海运、航空、铁路、公路等。以智慧航空来说,在数字化转型、信息化转型的发展浪潮中,航空业的智慧化获得了高速增长。其通过相关技术,如视频云、大数据、人工智能(Artificial Intelligence,AI)等,围绕机场的“运控”“安防”“服务”三大领域,打造成“全感知、全连接、全场景、全智能”的智慧新机场,形成“出行一张脸、运行一张图”的全新模式,不仅可以为旅客流和航班流提供畅通的服务,同时获得了旅游新体验。这一全新的旅游方式全面提升了国内文化旅游的国际市场竞争力[4]。

(二)餐饮住宿智慧化,提高游客订房和入住的便捷性

餐饮和住宿是旅游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智慧酒店在智慧文化旅游的发展过程中也获得了快速发展,其融合更多信息技术,游客可以通过便捷的方式实现订房和入住。一些营销理念超前的酒店,也基于信息技术推出符合时代潮流的营销方案,其通过网络、微博、朋友圈、短视频等各种多媒体平台宣传自身的品牌,发挥品牌效应的影响力。

(三)景区建设智慧化,开辟“真实与虚拟”融为一体的多样化旅游新模式

智慧文化旅游带动了旅游景区自身的智慧化建设。旅游景区可以将景区内的多种资源进行数字化包装,投放于不同的网络平台,提高宣传效应。景区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将旅游产品包装成虚拟化产品,如影像、图像等,通过网络平台进行展示,以吸引更多游客。例如,广西桂林通过5G、云计算、物联网等新技术为桂林文旅的智能化赋能。其通过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 Reality,VR)让游客感受直播效果,游客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感受漓江的山清水秀,游船前方还放置了高清全景摄像机,画面通过5G清晰回传,坐在室内也可尽情观赏漓江美景,给游客带来颠覆性的旅游体验。“游江如读史”,游客在真实与虚拟的多样化旅游体验中,感受“南通海域,北达中原”重镇的无限魅力。

(四)旅游组织智慧化,实现旅游产品的直接销售

旅游的组织者包括旅行社、活动公司以及一些其他服务于旅游行业的组织,其可以通过相关站点或网站直接销售旅游相关套餐,通过大数据搜集游客的具体消费行为和消费爱好,从而分析不同游客的消费习惯,进行精准化投放,能够有效控制营销成本。对于游客而言,也可以通过这些平台直接了解景区以及相关销售产品,从中筛选出最合适的旅游方式,同时还能实现互动式交流,及时咨询相关问题,方便确定旅游方案。

四、智慧文化旅游的发展和提升方向

智慧旅游是一个庞大的建设体系,其包括自然风光旅游、文化旅游等多领域的智慧化建设,从目前情况进行分析,整个旅游体系对于文化旅游资源的关注度还不够,在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挖掘和整体包装上,还要进行更系统和科学的规划。这个过程不仅要做相关的科学论证,还应该加强实践摸索,以更发展的眼光进行品牌化打造,进一步提升文化旅游资源的影响力,从而推动行业发展。

(一)完善景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

进一步加强景区网络基础设施的优化建设,提升智慧旅游的体验感。智慧景区的网络基础建设包含基础网络、机房建设、视频监控、指挥中心、WiFi覆盖等6个建设项目,其可以帮助企业提升服务档次,优化售票验票流程,及时掌握行业动向,节约运营成本,进一步提高企业满意度和游客的点赞量。景区网络基础设施建设的过程是全面提升景区硬实力和软实力的过程,能够促进管理人员的管控手段更为有效,通过手机掌控各种动态数据,提高管理效率。其通过融入一些小程序,提升游客体验价值,在不下载App的情况下,就能够实现雷达导航、实物讲解、趣味游戏、集宝活动、商旅文联动功能[5]。广西桂林就成功打造了“一键游桂林”的新型智慧旅游模式,与腾讯深度合作,使用小程序实现“10亿+”微信用户与桂林的连接,成功探索出一个“旅游+互联网+金融”旅游升级创新模式,受到中外游客的一致追捧,成为广大游客游桂林的“网红神器”。

(二)构建“无障碍”“有创意”的文化传播机制

要实现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过渡,打造“无障碍”“有创意”的文化传播机制。目前,智慧化旅游已初見雏形,但是有些旅游部门在互联网推广上投入大量的时间、精力和财力,营销效果却不明显。要解决这一问题,还得从景区管理层面着手,要对相关文化资源的传播进行有规划且持续的投入,要引进“懂行”的品牌营销专业人才进行系统化指导,促进文化资源向旅游资源的有效过渡[6]。文化,是人类社会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精神活动,文化的形成和影响都需要较长时间的沉淀。因此,文化营销收效也是缓慢的过程,需要深度挖掘景区传统文化的特点和亮点,在此基础上进行文化创意和包装,打造个性化旅游品牌,并通过多样化的传播方式实现立体式营销,例如专题节目、口碑效应以及一些短视频等,全面展示地方文化的品牌特色,逐步打造成在更大范围内具有影响力的旅游资源。

五、结语

智慧文化旅游在“互联网+”技术的推动下,通过云计算、互联网以及大数据等技术实现了对文化旅游的综合性保护,同时也为景区的管理和游客旅游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是符合时代特征的一种旅游方式,也是推动文化旅游景点获得进一步发展的重要方式,将成为传统旅游业走向现代化的主流发展方向。在此过程中,需要引入更多的“智慧化”技术手段和“智慧化”营销理念,为传统文化旅游注入新活力,并带动旅游产业发展赢得新契机。

参考文献

[1] 宋瑜,朱笑茜.做强智慧旅游,激发“江南文化”活力[N].苏州日报,2021-02-23(B04).

[2] 姚梦雨,张宇轩,张涵瑜,等.京津冀智慧旅游的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河北企业,2021(2):7-8.

[3] 张苗荧.文化和旅游行业要在“智慧助老”上下工夫[N].中国旅游报,2021-01-07(003).

[4] 徐倩.金融支持中小城市智慧旅游发展的对策研究:以江苏省连云港市为例[J].现代营销(下旬刊),2020(12):146-147.

[5] 葛英颖,刘蓉.从智慧旅游概念分析吉林省服装融于文化旅游的产业发展[J].中国纤检,2020(12):98-100.

[6] 刘文斌.“互联网+旅游”新模式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7(13):253-254.

猜你喜欢
文化旅游互联网
文化旅游发展研究
历史文化旅游资源的深度开发战略
贵州省文化旅游创意发展态势评价
凤县文化旅游业发展研究
文化系统剥离与市场割裂对文化创意体验产品的影响研究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互联网+”环境之下的著作权保护
“互联网+”对传统图书出版的影响和推动作用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