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与学生建模能力的培养策略试析

2021-05-26 04:52朱燕燕
考试周刊 2021年30期
关键词: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实验教学

朱燕燕

摘 要:在小学数学学习的过程当中,学生如果能够熟练地运用数学建模的方法,就可以使数学问题由繁化简。这样同学们无论是在数学考试还是在学习新知识过程当中,都可以利用建模的方法来进行研究和探索。同时,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当中,要注重引导学生使用数学建模方法,通过利用数学建模方法来提高学生的数学解题能力。由于小学数学学习的内容比较复杂并且繁多,所以数学建模方法在小学数学过程当中应用是非常重要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实验教学;建模能力;培养策略

一、 引言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该高度注重学生的生活体验,不能舍本逐末,把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定为学生枯燥无味的练习题目,而应提供各种学习机会让学生在大量数学实践生活中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体会数学就在我们身边,去自我研究学习。数学学习来源于生活,用之于生活。学习兴趣是一门课程学习的基础,同时也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条件。在对学生进行课程教学时,利用学生的好奇心引入整个课程的内容,让课程内容生活化,提高课程的教学质量,也可以为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提供一个载体。因此,在教育教学中,要以学生为中心进行教学,激发学生兴趣,提高教学质量。

二、 掌握数学建模与实验教学的重要性

在新课标不断推进的过程当中,小学数学教学应该由以往的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目前的数学测试过程当中可以发现越来越多的新题型不断出现,而考题也在不断向难度高的一方偏移,所以数学不仅仅要使学生在题海战术过程当中总结经验,更多的要使学生找到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身的运算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将数学运用到生活。“数学实验”模式的理论基础和基本思想仍然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和现代数学观及数学教学观。实际应用数学的能力与意识是人们适应现代生活的必要素质,市场经济要求我们的工作人员或企业家,能够分析、判断不断发展变化的情况,做出恰当的决策,如统计与概率、运筹与优化等频繁使用,只有掌握更有用的数学知识和具有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才能适应千变万化的市场。从而强化自身对于数学知识的运用能力和数学问题的思考能力,而在教学过程当中,学生和教师都普遍忽视了数学建模问题的解决,所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一定要不断地加重学生的数学建模教育。

三、 小学数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单调

相较于语文,数学是一门抽象性学科,数学知识是由文字、符号、数字、公式等多种语言组成的,且不仅要求学生有识字阅读能力,还需要学生具备思维能力和数学思想,这样一来,数学教学就存在了一定难度,导致教师的教学模式比较单调,再加上我国众所周知的应试体制,教师过度重视成绩,在教学过程中带有一定的功利性,往往将考点知识快速灌输给学生,导致学生只能被动地跟着教师的节奏走,无法发挥主观能动意识。创新数学教学模式是有必要的,如果一味地采取单一化教学,反而会降低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对于素质教育发展也没有积极作用,从而使得数学课堂失去了该有的活力,阻碍了学生的发展。

(二)教学氛围枯燥

在传统教学模式下,数学课堂氛围一直都比较压抑,教师的教学模式也都是围绕考点讲解、例题详解、错题重新讲解幾个环节,导致整个数学课堂处于一个固定模式,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模式,会大大降低教学的质量。在目前的数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法单一,课堂学习的氛围不高,学生总是死板地进行数学的学习。教学质量不能达标,往往都会出现厚此薄彼的现象,有时教师对课堂时间的分配不均匀,导致留给课堂教学的时间变得少了许多,不仅如此还会出现知识点零散的现象,反而阻碍了高效课堂的构建。

(三)学生自主性差

素质教育和新课改都强调了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在实际学习过程中,小学生面临升学压力,在学习时往往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和疲惫感,这种情况下他们会对任何数学知识产生厌烦情绪,也会打击学生自主性的培养,甚至会让学生对数学学科产生排斥心理,这样一来再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便是天方夜谭。另外,再加上小学数学知识有一定的难度,每个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能力、接受能力不同,对知识的掌握程度也不同,而一刀切的传统教学模式,只会让各方面能力稍差的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对教学效率造成负面影响。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培养,确保学生的品质发展,还需要数学教师不断探索,多渠道、多角度开展数学教学活动,有效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

四、 数学建模方法在小学数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一)引导学生培养建模意识,解决新型难题

学生以往的思维定式在进行数学难题解答的过程当中,都是按照之前出现过的例题而寻求方法,而目前的数学试题过程当中经常会出现一些新型的难题,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解题以及引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使学生进行有意识的创新,从而形成自身的自主探究习惯,在自主学习的过程当中来摸索培养自身建模意识的重要性。从而使学生能够主动地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这样学生才可以在自己摸索的过程当中得到最大的锻炼。例如,进行三角形的学习时,通过建立三角形的模型,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性质,通过具体例子来进行三角形的学习。

(二)活动与实验

学生通过“做数学”来学习数学,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观察、实验去获得感性认识,有利于学生以一个研究者的姿态,在“实验空间”中观察现象,发现问题,解决问题,进而培养学生的想象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及严谨的科学态度和数学情感。在进行问题解决的过程当中,不能够因为题目的不熟悉或者是太熟悉就掉以轻心来进行问题解决,首先学生在面对自己没有见过的问题时一定要努力开拓自身的思维,全力分析问题,从多方面多角度来看这个问题要从哪个方向进行解决,所以这种难题对于学生数学方法的掌握能力是有非常大的考验的。例如,进行“轴对称图形”的学习时,可以让学生进行建模,让学生通过折叠、旋转等方式对图形进行观察。

猜你喜欢
建模能力培养策略实验教学
小议初中化学演示实验教学
电容器的实验教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试论数学教学中学生“建模能力”培养的研究
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数学建模能力初探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