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防控下的群众文化工作

2021-06-10 16:59杨香花
参花(上) 2021年5期
关键词: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互联网

摘要: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给人们的正常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足不出户的人们不仅需要物资的补给,更需要精神层面的充实和抚慰。研究发现群众在疫情下由于精神高度紧张、空虚,故对群众文化产生迫切需求。在这种情况下,群众文化工作者面临工作对象的复杂性、活动内容的新颖性、开展形式的可操作性三方面的挑战,本文据此给出突发疫情防控下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方向:满足参与群体与文化活动的划分对接,注重经典文化与时事热点的碰撞结合,推动网络技术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发展。

关键词:群众文化 文化需求 文化活动 互联网

2020年初的新冠肺炎疫情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传播速度最快、感染范围最广、防控难度最大的一次突发公共卫生事件。除冲在一线的工作人员如医护人员、社区工作者、政府人员、志愿者、警察以及军人等,绝大多数人都响应国家号召居家隔离,度过了一个不串门、不访友、不外出的漫长春节假期。疫情对全球经济的发展造成重创,也给国内各行各业带来了沉重打击,同时给群众文化工作的开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接下来,本文将从群众为什么迫切需要文化活动、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面临什么样的挑战、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方向来阐述疫情防控下的群众文化工作。

一、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文化需求迫切的原因

“群众文化是人民群众以满足自身精神文化生活需求为目的开展的社会性文化艺术活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要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加强公共文化服务。国家把加强公共文化服务提到重要位置,要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种类多样、质量卓越的精神文化产品,更好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但在疫情防控期间,群众的文化需求则更迫切、更特殊,主要原因如下。

(一)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精神高度紧张

目前已经进入了网络信息时代。疫情暴发以来,微博头条、微信推送、各种浏览器的新闻界面都被疫情信息占据。人们及时关注疫情相关信息、宣传防疫知识本是值得鼓励的,但是每时每刻都在浏览信息则会使人们对病毒过度恐惧并长时间陷入精神紧绷状态,很多人出现心理应激反应。同时,网络舆论势头不减,疫情期间暴露出来的各种问题引起公众讨论,而这些新闻和讨论有真有假、五花八门,部分缺乏判断力的人会盲目相信假消息、发表不当言论,这会使更多的人陷入困扰。

(二)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精神过于空虚

人们日常忙碌的生活节奏下,家庭成员很少有机会长时间在一起不出门,线下娱乐活动的叫停使人们更多依赖网络消磨时间,如电视剧、综艺节目、直播、手游、端游、社交平台等。Quest Mobile研究院发布2020中国移动直播行业“战疫”专题报告,数据显示疫情发生以来,每个网民每天花在移动互联网的时长比年初增加了21.5%,视频类应用增长尤为突出。长时间通过网络获得信息和交流会使人精神空虚。

二、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文化工作面临的挑战

群众文化活动的特征就是人群聚集。受疫情影响,线下群眾文化活动不适合聚集,以往春节期间各地的线下文化活动被迫叫停。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在服务对象、工作内容、开展形式三方面都面临重大挑战。

(一)群众文化工作对象的复杂性

群众文化活动的服务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他们是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直接受益者。群众的文化需求呈现出个性化、差异化的特点,以往开展的群众文化活动在策划时会细化主要参与人群,如广场舞比赛的主要参与人群是广场舞爱好者;猜灯谜的主要参与人群是该地区想要参与节庆活动的群众。一项群众文化活动成功开展的前提是该活动与参与群体文化需求的精确匹配。然而疫情下不同年龄、职业的群众都有迫切的文化需求。这些文化需求有共通的,也有独特的,如绝大多数人们紧绷的心理状态需要抚慰、空虚的精神需要充实等;学生群体和平时繁忙的上班族需要拓宽视野、寻找兴趣爱好等。不同的群体有特有的文化需求,如何有针对性地选择活动是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难题。

(二)群众文化活动内容的新颖性

近年来,我国的群众文化建设得到了极大的发展,尤其是群众文化活动的内容。群众文化活动内容质量的高低决定活动的参与度与成功率,能够让人民群众有所收获、眼前一亮的才是优质的群众文化活动内容。总的来说,群众文化活动内容需要有新颖性、独特性以及吸引力。举办一项活动首先要考虑其内容的必要性和创新性,二者同时具备才是一项有吸引力的群众文化活动。然而,疫情期间有限的设备资源、空间技术等都给策划具有新颖性内容的群众文化活动带来极大的障碍。故策划出新颖的、具有创新性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群众文化内容是极为重要的。

(三)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的可操作性

目前全国大部分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形式陈旧、方法简单、缺少创新思想。因为受制于时间与空间,大多以广场舞比赛、晚会表演、美术馆、博物馆展览等为主要形式,组织一些十几年没有太大形式变化的节假日或纪念日文化活动。近些年互联网发展速度较快,相关部门也尝试将互联网技术应用融合于群众文化工作,但因推广难度和群众适应等问题,效果并不理想,目前群众文化工作仍主要在线下进行。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创新与网络信息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结合发展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然而疫情的出现却给群众文化活动形式的转型施加了压力,在短时间内摸索出可行的群众文化活动开展形式是非常具有挑战性的。

三、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方向

虽然线下文化活动暂停,公共文化场馆关闭,但文化体验不能停。要让广大人民群众即使“宅”在家里精神文化生活仍然丰富多彩,这是文化工作者坚定的信念。截至2020年10月,文化和旅游部以及各省、市、县等相关文化部门组织了大量的群众文化活动,并得到了社会积极的反馈。接下来将结合疫情防控期间开展群众文化活动面临的挑战以及现实的经验教训归纳疫情防控期间群众文化工作开展的方向。

(一)满足参与群体与文化活动的划分对接

文化活动具有公共性、基础性、公益性、普惠性等特点。以满足群众文化需求为导向的群众文化服务要在此基础上,不断细化服务人群,为不同年龄、职业等的人们提供文化服务。此外,要关注弱势群体的需求。疫情防控期间更要精准划分服务人群,对群众文化活动的规模、性质等要根据划分的服务人群细致分类,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以满足各类群体的需求。如山东省整合全省博物馆数字化资源上线“文物山东——山东省博物馆网上展览服务平台”,开展博物馆线上展览,该项目成为疫情防控期间国家文物局对外推介项目。市民反馈在线就能带着孩子把博物馆“逛”个遍。事实证明,贴近群众需求,掌握服务对象的特点需求,服务抗疫大局,才能有效提升群众的获得感。

(二)注重经典文化与时事热点的碰撞结合

群众文化工作者在疫情防控期间应当准确判断群众文化需求,在此基础上创作有生命力的作品,更好地满足当下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才能更好地为防疫行动提质增效。创新群众文化活动内容首先要与新时代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群众文化建设中。另外,要以传统经典文化为切入点,以普通人、身边事为基本面,结合新媒体时代特性,深度挖掘具有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的原创文艺作品,将其与疫情防控结合起来进行二次创作。如广西平南县推出平南牛歌戏《春暖花开》,极具地方特色;北海市发动全市人民群众共创作了542幅原创文化抗疫作品。特殊时期群众文化工作者更应当以弘扬正能量为己任,将传统文化、人民艺术与时代背景、疫情时事结合起来,为所有抗疫的人们送去希望。

(三)推动网络技术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发展

疫情虽然对经济带来重创,但是对网络技术在各行业的应用实践起到推动作用,如在线教学在全国范围的尝试应用。疫情推动了互联网与各产业的融合,在这期间互联网与文化产业的融合发展也有了质的推进。如各地陆续推出线上博物馆、线上图书馆、线上剧院等线上群众文化服务,为群众提供免费、便捷、丰富的文化产品;部分地区举办家庭网络K歌大赛、才艺大赛等线上赛事,并开启线上文艺演出直播等,这些活动极大地丰富了疫情防控期间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互联网为当代群众文化活动提供了全新的传播平台,超越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为广大群众享受优质群众文化服务提供了可能,为人们参加群众文化活动开创了新的路径。同时,网络技术与群众文化的融合实践促使AR文化产业、线上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互联网在群众文化工作领域的应用将成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方向。

参考文献:

[1]馬建喜.疫情带给节庆活动的思考和再认识[J].中国会展,2020(07):74-77.

[2]李强.群众文化的嬗变和发展[J].文化学刊,2019(04):162-165.

[3]马征.“新冠”疫情下普通公众的心理调适[J].心理月刊,2020,15(07):10-11.

[4]汪玉柱.基层群文工作创新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语文学刊(外语教育教学),2016(07):96-97.

[5]刘佳宜.文化馆服务需求导向探究——群众文化需求与当前文化馆服务之间的矛盾及解决方法[J].大众文艺,2020(03):12-13.

[6]吴学安.在线服务贴近群众文化需求[N].中华读书报,2020-03-04(008).

[7]王淑杰.当前群众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与解决路径[J].才智,2019(33):228.

[8]吴丽云.优化供给 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N].中国旅游报,2020-05-29(003).

(作者简介:杨香花,女,本科,山东省菏泽市东明县文化馆,馆员,研究方向:群众文化)

(责任编辑 张云逸)

猜你喜欢
文化活动群众文化互联网
群众音乐文化活动现状及创新发展
论如何加强基层村级文化建设
关于当前群众文化工作的冷思考
浅论基层群众文化紧跟时代步伐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做好基层群众文化工作的相关思考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