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本放置时间对单采献血者血常规4项参数结果影响分析

2021-06-13 04:56孙云霞任锡良
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抗凝剂无偿献血者静置

孙云霞,任锡良,徐 峥

(泰州市中心血站靖江分站,江苏 靖江 214500)

随着血液分离技术的发展,剂量大、浓度高、纯度高、输血反应少的单采血小板已受到临床医生及患者的一致认可[1]。特别是应用于临床上血小板减少或功能障碍,有出血倾向或正在出血的患者等,导致临床单采血小板的需求量日益增长。然而我国目前单采血小板的捐献率较低、部分献血者不愿意再次捐献,除了未能保持联系、没时间、人们对血小板成分献血的认知不足之外,还与采集单采血小板过程捐献时间长,对献血者身体健康要求比全血更高,须对献血者采前做血细胞计数[包括白细胞(W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血小板计数(Plt)][2-3]等操作过程比较繁琐有关。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标本来源:选取2020年6月14日—6月19日连续一周前来捐献血小板的献血者,经查电脑间隔期已满14 d并征询体检合格的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血标本51 例,其中男31 人份,女20 人份;年龄25~55 岁。51 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的初筛金标HBsAg、TP阴性,速率法ALT≤50 U/L。

1.1.2 标本采集:在室温环境下(20 ℃~24 ℃),用5 mL针筒抽取单采血小板献血者静脉血2 mL,于含有EDTA-K2抗凝剂的真空负压管中,上下颠倒充分混匀,共计51 例。

1.1.3 仪器与试剂:血细胞分析仪(Mindray BC-5130)及配套的稀释液、溶血剂试剂,试管(批号2020022912,添加剂EDTA-K2,江苏康捷)。

1.2 方法 在室温环境下(20 ℃~24 ℃),Mindray BC-5130血细胞计数仪开机先做质控,批号为BC2005BN(预先从冰箱取出放至室温恒温),检测计数仪稳定性。将51 人份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标本分别静置0、10、30 min的时间,颠倒混匀,分别检测1 次血细胞计数;收集其中WBC、Hb、Hct、Plt 3 次(组)检测结果数据做比较。

1.3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51 例单采血小板献血者血标本在室温静置下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见表1。Plt的10 min检测值与0 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 min检测值与10 min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WBC、Hb、Hct的10 min检测值与0 min比较,30 min检测值与10 min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标本在室温静置下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比较( ±s,n=51)

表1 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标本在室温静置下不同时间点的检测结果比较( ±s,n=51)

注:与0 min检测结果比较,*P<0.05。

项目 0 min 10 min 30 min WBC(×109/L) 5.8±1.3 6.0±1.3 5.9±1.3 Hb(g/L) 149.2±12.3 149.4±13.1 148.7±12.9 Hct(%) 44.7±3.5 44.3±3.7 43.6±3.5 Plt(×109/L) 230.0±42.6 249.2±40.1* 247.5±41.1

3 讨论

单采血小板是目前成分献血最多的一种方式,它使用血细胞分离机,在无菌密闭的条件下,从单一的供者体内,循环采集血小板成分。由于其纯度高、白细胞及红细胞污染率低,有效地降低了HLA同种免疫和非溶血性发热输血反应(FNHTR)[4],临床疗效显著、便于血小板配型等优势,越来越广泛地受到临床医生的青睐。随着心脏外科手术、器官移植、抗肿瘤治疗的广泛开展,血小板减少的患者不断增加,严重血小板减少者需要进行血小板输注治疗,机采血小板的输注得以飞速发展[5-6]。临床研究已证实,有很多因素都会影响血常规检测的结果,如标本采集是否顺利(是否一针见血,是否混入组织液)、抗凝剂与标本的比例是否恰当、试管内标本是否溶血、标本是否上下颠倒混匀充分、室内检测环境温度是否适宜、标本放置时间是否充足[7]等等。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可能与下列因素有关:刚采集的静脉血标本,流入含有EDTA-K2抗凝剂的样管中,因离开静脉,内在的环境和温度影响或塑料样管的管壁影响,导致血小板形态发生改变,伸出数个伪足,易形成可逆性聚集体。如立即检测,因为血细胞计数应用的是阻抗法原理,根据脉冲的大小来计数,大的血小板聚集体因脉冲值太大而不能识别,而有些小的血小板也会出现几个聚集在一起,误认为单个血小板,导致Plt结果出现不同程度的假性降低。而当样本放置适宜的时间后,样本与试管内EDTA-K2抗凝剂混匀充分,可逆性的聚集体又可解聚成单个的血小板[8]。因此,建议标本采集后放置10 min后检测,结果较为准确可靠,能让我们更好地做出判断:是否能够捐献单采血小板、选择合适的血细胞分离机和评估捐献的总量,间接地为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初次尝试、保留与招募提供有力的依据。

综上所述,当静脉血标本采集后没有放置适宜的时间,可能会造成Plt假性偏低,会造成本是双份Plt变为单份的(本站规定Plt≥230 ×109/L可采双份血小板)或本是单份的血小板可能会计数<150 ×109/L而遭淘汰,导致这部分的献血者流失,或影响这部分人群的再次献血小板成分的积极性[9]。而同时Plt的偏低,会增加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在采集血小板期间的血液处理量和抗凝剂的用量,也可能增加出现献血不良反应的几率[10]。以上情况均不利于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招募与保留。当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三五成群地来时,不用担心标本等待太长时间,10~30 min皆可,血站可以根据自身特点,实行分批检测,分批上机;当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一个一个来时,血标本至少静置10 min再检测,这样才能确保血小板参数的计数准确、可靠,为单采血小板采集时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为单采血小板无偿献血者的保留与招募提供有力的保障。

猜你喜欢
抗凝剂无偿献血者静置
为什么献血过程中不可随意更改献血量?
电动汽车静置场景的能耗性能评价方法研究
居家省心小知识
“抗凝剂皮下注射腹部定位卡”在预防皮下出血中的应用
居家省心小知识
太原市无偿献血者临床用血费用实现“直接减免”
用血费用直接减免彰显公平正义
急性心肌梗死伴抗凝剂相关假性血小板减少症1例
两种脂肪纯化方法对自体脂肪移植隆乳术的临床效果影响
浅谈无偿献血者档案的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