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金饮治疗痰浊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31例

2021-06-15 03:27梁仕勤刘红宇里自然刘新宇高婉玲
安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征阻塞性炎症

梁仕勤,刘红宇,叶 焰,里自然,刘新宇,高婉玲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广东 广州 510130)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是临床常见的、多发的呼吸道慢性病,持续的气流受限导致反复出现气促、咳嗽、咳痰等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人口老龄化、吸烟低龄化、环境因素等影响,其发病率呈升高趋势,据相关数据统计,到2020年COPD将上升为全人类第三致死病因,且在中国, COPD患者总人数接近1亿,总患病率升至8.6%,已构成重大疾病负担。COPD临床上分为急性加重期及稳定期。中国COPD患者急性加重频次为每年0.5~3.5次,而急性加重及其并发症影响着疾病的进展及预后,故有效及时控制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 with acute exacerbation,AECOPD)显得格外重要。中医学认为,AECOPD的常见病机为痰热、痰浊、痰瘀互阻,其中痰浊是关键。本研究探索柴金饮对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炎症指标降钙素原(procalcitonin,PCT)、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 alpha,TNF-α)及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呼吸问卷(clinical COPD questionnaire,CCQ)评分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诊断标准

1.1.1 西医诊断标准 依据由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颁布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年修订版)》的诊断标准。①既往有长期反复咳嗽、咳痰、气促病史,吸入支气管舒张药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占用力肺活量百分比<70%,并且排除其他疾病,即可诊断为COPD。②气促、咳嗽、咳痰等呼吸道症状加重并超出日间的变异范围,并由此需要更改其基础药物治疗,即可诊断为AECOPD。

1.1.2 中医诊断标准 依据《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中医诊疗指南(2011版)》辨为痰浊阻肺证。符合2项主要症候外加2项次要症候便可辨证为痰浊阻肺证。主要症候:①气促咳逆喘息;②痰多、色白质黏或呈泡沫状。次要症候:①胃脘痞满;②口中黏腻、食少纳呆;③苔白腻,脉弦或滑。

1.2 纳入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西医诊断标准;②1周内未服用中药治疗;③年龄40~85岁,男女不限。

1.3 排除标准 ①合并重度感染或呼吸衰竭而需要气管插管或入住重症监护室者;②有严重的原发性或继发性心脑血管、肝、肾、血液病变者;③有精神类疾病者。

1.4 一般资料 纳入病例为2019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肺病科住院患者,共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将其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1例。其中治疗组男21例,女10例;年龄59~85岁,平均年龄(71.48±6.71)岁;病程2~16年,平均病程(8.25±3.64)年;严重程度临床分级:Ⅰ级12例,Ⅱ级19例。对照组男20例,女11例;年龄60~85岁,平均年龄(72.65±6.29)岁;病程1~18年,平均病程(8.32±4.11)年;严重程度临床分级:Ⅰ级14例,Ⅱ级17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分级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性别:

χ

=0

.

072,

P

=0

.

788;年龄:

t

=-0

.

703,

P

=0

.

485;病程:

t

=-0

.

065,

P

=0

.

948;临床分级:

χ

=0

.

265,

P

=0

.

607),具有可比性。

2 方法

2.1 治疗方法

2.1.1 对照组 ①根据药敏试验结果或经验性使用广谱抗生素。②注射用多索茶碱(重庆健能医药开发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52309)0.3 g,每日1次,静脉滴注;吸入用复方异丙托溴铵溶液(商品名可必特,德国勃林格殷格翰,注册证号 H20150173)2.5 mL,每日2次,氧气雾化。③注射用盐酸氨溴索(海南卫康制药潜山有限公司,国药准字 H20090230)30 mg,每日2次,静脉滴注,并鼓励患者自主咳痰,必要时辅以机械震动排痰。④沙美特罗替卡松粉吸入剂(商品名舒利迭,英国葛兰素史克,注册证号 H20040312)每次1吸,每日2次。⑤低流量(1~2 L/min)吸氧,使患者血氧饱和度维持在90%以上。疗程10 d。

2.1.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加用中药柴金饮口服。组方:党参、熟地黄、茯苓各30 g,柴胡、黄芩、法半夏、当归、陈皮、地龙、五味子各10 g,甘草6 g,干姜5 g,细辛3 g,蜈蚣1条。中药由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制剂室按照汤剂煎煮方法制成每袋150 mL。每日口服1次,疗程10 d。

2.2 观察指标及方法

2.2.1 血清PCT、TNF-α水平 治疗前和治疗后第10天分别留取患者的晨起空腹静脉血,测定PCT、TNF-α水平。

2.2.2 CCQ评分 参照文献[5-7]进行评分,CCQ共包含10项,总分为10个项目总分,评分标准见表1。在治疗前后均对患者进行CCQ评分。

2.3 安全性指标 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肝肾功能、大小便常规检查,并随时记录不良反应,若出现严重不良反应则终止该患者的临床研究。

2.4 疗效标准 依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确定。临床控制:临床症状(咳嗽、咳痰、胸闷、喘息、气短、纳呆、腹胀)、体征(肺部啰音)消失或基本消失,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95%;显效: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70%,且<95%;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30%,且<70%;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30%。症状、体征积分减少率=(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后症状、体征积分)÷治疗前症状、体征积分×100%。

表1 CCQ评分标准

3 结果

3.1 两组患者血清PCT、TNF-α水平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血清PCT、TNF-α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PCT、TNF-α水平均下降,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PCT、TNF-α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PCT、TNF-α水平比较

3.2 两组患者CCQ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CC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

05);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CCQ评分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CCQ评分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CCQ评分比较

3.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

05)。结合平均秩次,可以认为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

3.4 安全性分析 两组患者在治疗期间的肝肾功能及大小便常规均未见明显异常。

4 讨论

虽然AECOPD在古代中医学中没有对应病名,但根据其症候表现,可将其归于中医学“肺胀”范畴。由于机体正气不足,摄生不慎,外邪侵袭,肺气宣降失常,痰饮内生,无以布散,停留于肺,痰气互阻,肺气胀满,最终发为本病。其病机核心为本虚标实,疾病初期在肺,后期迁延至脾、肾、心。对于急性加重期痰浊阻肺型患者,“痰浊”更是其病理核心,结合《金匮要略》中“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论,治疗以温化为主。本研究中所选用的柴金饮是以金水六君煎合小柴胡汤加减而成,金水六君煎以二陈汤为基础加用当归、熟地黄而成,二陈汤原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经历代医家临床实践,最终确立其为治痰的主方,方中法半夏化痰燥湿,陈皮行气燥湿化痰兼健脾,茯苓健脾渗湿化痰,甘草补脾和中。四药相配,气行则痰消,脾健则痰不生,可谓体用相兼、标本同治。此外,方中还配伍干姜、细辛、五味子,此三药亦是《金匮要略》中治疗痰饮病的常用组合,三者均性温入肺经,干姜、细辛辛散,功能宣发肺气、温肺化痰,五味子酸收,功能敛降肺气,三药宣收相宜而调和宣降之气,三者联合二陈汤共奏宣降肺气、化痰平喘之功。

本病源于正气不足,后期迁延累及脾肾,故在温化痰饮之时,应兼健运脾胃,温阳化气,培土生金,金水相生。COPD病程绵长,患者以中老年居多,久病必虚,终致脾肾虚弱,肾阳虚衰则痰饮无以温化,脾气虚损则水湿无以运化,久之肺津暗耗,炼液成痰,此乃痰浊形成的根本。柴金饮方中包含小柴胡汤,其中党参、茯苓既能补脾胃而杜绝生痰之源,柴胡又能斡旋气机而运化痰湿;方中亦含张景岳的金水六君煎,意为二陈汤伍当归、熟地黄以补益精血而助肾阳温化之功。综上可知,小柴胡汤和金水六君煎可补益脾胃、滋养肾水以达培土生金、金水相生之功,可杜绝生痰之源。全方标本合治,相互协同,充分体现“治痰以温药”“培土生金”“金水相生”的治痰大法。方中亦伍蜈蚣、地龙等血肉有情之品,既能增强祛除顽痰之力,又能理气化瘀,符合本病后期痰瘀互结的证候特点。本研究结果表明,柴金饮能明显改善患者咳嗽痰多、喘息等临床症状。CCQ评分是快速评估患者咳、痰、喘三大症状,功能活动及心理健康的常用评价量表,本研究结果显示,柴金饮在降低CCQ评分方面疗效肯定。

虽然COPD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但相关研究表明,气道及肺组织等炎症反应与气道狭窄密切相关,是本病发病及急性加重的核心机制。相关临床研究显示,AECOPD发病过程中呼吸道感染是最常见诱因,其占比高达78%,而炎症因子与其感染程度密切相关。因此,可借助观察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来评估AECOPD病情及预后。但目前从相关研究及临床指南来看,临床中没有绝对敏感及特异的炎症因子,因而临床中需联合多种相关炎症指标来判断病情。PCT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含量极低,当合并细菌感染时其水平明显上升,且升高幅度与人体细菌感染程度呈正相关。TNF-α是内源性细胞因子,其对白细胞具有趋化作用,并介导炎症反应,且其表达水平与炎症反应水平亦呈正相关。因此,本研究选用PCT、TNF-α作为临床疗效评价标准。从本研究最终结果来看,柴金饮组临床疗效高于单纯西药对照组(

P

<0

.

05),说明柴金饮治疗痰浊阻肺型AECOPD疗效确切。从炎症指标数据来看,两组患者治疗前PCT、TNF-α水平均有不同程度升高,且治疗后两者均明显降低,符合炎症反应是本病发病及加重的基础,这为进一步研究COPD发病机制提供依据。治疗组PCT、TNF-α降低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

05),说明柴金饮联合常规治疗能更好控制患者体内炎症反应,提高临床效果。

综上所述,柴金饮能改善痰浊阻肺型AECOPD患者的临床症状,减轻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体征阻塞性炎症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应用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治疗的效果临床观察
中医护理干预联合呼吸操训练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效果观察
肺功能检查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及治疗中的临床意义
无创呼吸机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临床护理效果探讨
对炎症的几种常见误解
基于BP神经网络的病人体征缓变监护方法
以高热为主诉无明显甲状腺肿大的亚急性甲状腺炎的临床分析
骨关节炎的临床特征及其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