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2021-06-15 20:58杨昊
教育界·上旬 2021年1期
关键词:文化传承教学方式初中语文

杨昊

【摘要】在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多年里,更替的朝代和兴起的百家争鸣中,各种思想不断交流碰撞,并在文化传承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现存于世的传统文化所代表的不仅是炎黄子孙固有的民族特质,还是当之无愧的中华魂魄。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语文学科的重要教学任务便是宣扬我国传统文化。对于一个优秀个体的培养,第一步就是让其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只有心系家国天下的人才能因信仰迸发出强大的能量。初中是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学生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因此,初中教师应在教学中有效渗透传统文化,培养学生正确的“三观”。这也是学生传承文化和学习一切科目的基础。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方式;文化传承

语文是文化、语言、学识相交融的一个综合性学科,无论在小学还是初中、高中,它都是一门重要的基础科目。在国家倡导的国民精神文明建设理念下,将我国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教授给下一代,是各个学校语文学科教育的重要任务。教师应根据新课程改革理念,对教学方式和教学内容进行相应的调整,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宣传渗透,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积极学习的意识[1]。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清晰地认识到文化的魅力和力量,就会更加积极地学习知识。无论学习语文还是学习其他科目,这都有很大的帮助。教师通过传统文化的渗透在学生的心中种下理想的种子,在不断地灌溉中让其生根、发芽、成长。学生满怀期望和理想地学习知识、巩固知识时,其所达到的学习效果必然是事半功倍的。

一、语文教学现状

近年来,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学生的发散思维被慢慢抑制,取而代之的是对课本内容的死记硬背,如此只能应付考试的知识学习,对于学生今后的发展并不会起到积极作用。对于语文的教学也是一样的,教师让学生朗读并背诵优秀古诗文,旨在让学生学习先辈们对语言的使用,受到精神熏陶[2]。学生若在没有理解的基础上一味地背诵记忆,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那么只会徒劳无功。

家长和教师对分数的过度重视,会让学生形成错误的学习方向。尤其是在语文学习中,学生仅仅能够背诵句子,难以达到真正的学习目的。语文的文学素养与人文内涵是无法通过一纸试卷来体现的。因此,在课程设计中,除了要教学理论知识外,教师应更加注重对学生情操的培养和思想共鸣,正确引导学生,在布置作业时注重由量变引起质变[3]。语文教学与理科教学并不一样,学生喜欢语文,在生活中好读书、读好书,这都是语文成绩提高和情操培养的关键。

二、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意义

根据《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初中语文教学不仅仅是成绩的提高、文言文的背诵和生僻字的释义,更关注学生语文能力的实际提高,以及学生对文化知识的深刻认识。对名家名篇和精选古诗词的教学,会对学生人格的形成和精神的树立起到积极作用。因此,在教学《出师表》《曹刿论战》等篇目时,教师要加强对学生论证思维严谨性的锻炼;在教学《归园田居》《次北固山下》等篇目时,应带领学生领略我国的大好河山,从而在知识和艺术的多重熏陶下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与道德品质。在初中这个学生身心发展的关键阶段,教师在语文教学中加强传统文化的渗透,能够使语文从一个文化学科升华为精神文明的灯塔,充分发挥知识对人类强大的影响作用,同时通过对学生进行因材施教,采用创新型教学方式培养他们的综合素质,能够为其他科目的学习甚至学生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4]。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视传承和发扬中国古代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其创造出的艺术瑰宝,并深入挖掘其中的内涵,引导学生积极地思考并活跃思维,从而实现对语文的深度学习。

三、在课堂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的方法

(一)身临其境,切身感受

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前,教师应先了解学生的知识短板与兴趣方向,并将所了解到的内容融入课堂设计中,创设与课堂内容相关的情境,使其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作者创作时的思想感情[5]。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展示,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当时的创作情景。比如,在教学诗仙李白的《蜀道难》时,教师就可以这样设计课堂教学。

(1)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教学视频,在课前向学生展示悬崖峭壁上的艰险栈道和下方湍急的河流,通过视觉和听觉的双重冲击,让学生在学习课文前就深切地感受到文中所描述的“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

(2)教师对文中的生僻字词和重点句子进行翻译、解释,使学生读懂整篇文章,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深入文章情境,切身感受蜀道之艰险。

(3)教师重新播放课前准备的多媒体音频,让学生在学习文章后在此情境中重新将《蜀道难》朗诵一遍,对比学生前后的情感变化,得出情境再现更有利于学生理解文章思想感情的教学结论。

(二)立足课本人物,赞扬人物品质

我国文化在漫漫历史长河中,虽有百家争鸣、百花齊放,然而尊师重道和仁义礼智信一直都是其不变的主题。初中语文教材所收编的古诗词和文言文中就有许多令人钦佩的主人公,教师应立足于此,就文章内容向学生传达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6]。

例如,在教学刘禹锡所写的《陋室铭》一文时,教师就可以对学生进行如下引导:“我国著名女企业家董明珠曾说:‘我不会因为戴了一块名表而感到骄傲,一块表应该因为我戴过而更加值钱。目之所及的荣华富贵不过是过眼烟云,真正贵重的是你自己的品德。即便不是高山,只要有神仙所在,那就是名山;即便不是深水,只要有神龙在,就具备了灵气。只要你自己的品德高尚,哪怕居住茅草屋,谁又能说你的屋子简陋呢?”以此为例,教育学生加强对自己道德素质的提升,在生活中做到处变不惊、积极乐观。

(三)课后思考,传承文化

无论小学、初中还是高中的语文学习,大量阅读对于成绩的提高和文学素养的提升都是一条有效途径。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文化积淀中,有孟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的坚韧不拔,有周敦颐“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洁身自好,更有张养浩“兴,百姓苦;亡,百姓苦”的心系于民……每一篇古诗文中都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文人墨客的优秀品质一次次地震撼着学生的心灵。在教师的循循善诱下,学生会对其有更加深刻的体会,并将这些优秀的品质化为自己前进的标杆,深感于心,在今后的发展中成为一个高素质的人才。

四、重新构建文化体系

接受教育,能使人更好地融入社会、改变社会。因此,教育者应根据社会的变化而进行相应的教育改变,将优秀文化传承下去,同时及时摈弃糟粕。比如,在对四大名著之一《水浒传》的节选课文《智取生辰纲》进行教学时,教师可以进行这样的课程设计:

(1)提问学生,了解他们对文中人物及相关故事的认识。

(2)对文中人物进行逐个分析,向学生讲述当时的社会制度和人民的生活水平,并将其与现代社会进行对比。

(3)引导学生重新认识文中“替天行道”“劫富济贫”等故事,告诫学生应该以什么为榜样。

由于小说中的社会与现代社会有巨大差异,心智尚未成熟的未成年学生很容易将其混淆。为防止未成年学生错误地将梁山聚义、劫富济贫等事件当作榜样进行学习模仿,在名著阅读教学中,教师应及时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其中与现代生活不相融的情节,避免学生在懵懂的情况下误入歧途。正确使用书本可以让学生明确思考和发展的方向,而对于某些情节的模仿可能会导致学生走向错误的道路。这里并不是说书的内容有问题,小说和文章的写作需要采取一定的艺术手法来烘托、渲染出更加鲜明的主题。但是,教师如果没有对心智不成熟的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就会出现不可预知的后果。众所周知,游戏让很多人有了新的娱乐消遣的方式,成年人会在空闲时间有节制地打游戏,而很多学生会白天逃课、晚上熬夜玩游戏,甚至一些年纪小的学生偷偷用父母的血汗钱给游戏充值。可见,同样的事物对于不同年龄的人的影响是不一样的。我们不能说这些东西的存在本身是有错的,只是对于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的学生而言,教师应进行正确的引导。

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深入推行,全民的文化水平得到了提高。在这一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功不可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的宝藏,影响了我们一代又一代的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中华传统文化一直在延续,从未中断。当前,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不仅能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语文知识,更有利于培养学生优秀的人格和精神。因此,初中语文教师应在课堂上将传统文化和教育教学工作相融合,使得悠久的中华传统文化在年轻一代这里得到更好的传承和发展。

【参考文献】

邹艳梅.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新课程,2018(05):233.

徐小梅.浅谈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东西南北:教育,2019(03):274.

白东艳.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中华少年,2019(07):103.

周绍静.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读写算(教师版):素质教育论坛,2018:39.

马利军.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课程教育研究:外語学法教法研究,2019(04):221-222.

王佳云.浅析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好家长,2019(16):148.

猜你喜欢
文化传承教学方式初中语文
基于“教、学、评”一致的初中语文作业一体化实践模式
初中语文片段写作的实践路径
群文阅读与单元教学比较谈——以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为例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初中语文作文教学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试论如何在古代汉语教学中传承中国传统文化
关于传统戏剧文化传承的思考
浅谈大学校园设计中的文化传承意义
文化传承视野下的独立学院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