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机体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基质金属蛋白酶 9及凝血功能的影响

2021-06-16 03:12屠俊标程世豪纪思成
癌症进展 2021年8期
关键词:病原菌肺部机体

屠俊标,程世豪,纪思成

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检验科,上海200040

胃癌是最为常见的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其发病率居各种恶性肿瘤的首位。胃癌患者的生存情况及临床预后均较差,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胃癌的发生是一个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饮食、环境以及生活习惯与胃癌的发生发展具有着密切的联系。与此同时,这些因素的改变也可影响机体的正常代谢功能,增加2型糖尿病发生的危险性。因此,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比例也随之升高。目前对胃癌患者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首选方案,由于胃癌术后患者的机体免疫力受到一定创伤,术后患者容易并发各种细菌感染。而糖尿病患者由于体内炎性反应的增加以及机体免疫系统信号的异常,病原菌感染的风险较高。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病机制复杂,但机体免疫功能紊乱和炎性细胞因子在其发病中起关键作用。巨噬细胞移动抑制因子(macrophage migration inhibitory factor,MIF)和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9,MMP9)是近年发现的重要的促炎细胞因子,能促进肿瘤坏死因子和白细胞介素等多种炎性介质的分泌,参与多种炎症性疾病的发生发展,且两种因子与多种肿瘤的侵袭和转移相关。所以,本研究探讨分析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对MIF、MMP9及凝血功能的影响,为临床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通过细胞因子进行早期诊断和治疗术后肺部感染提供依据,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8年8月至2020年8月在上海市静安区中心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的病历资料。纳入标准:①均经手术后病理检查证实为胃癌;②符合世界卫生组织糖尿病专家委员会提出的2型糖尿病相关诊断标准;③病历资料完整。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肿瘤,严重肝、肾、心功能障碍,免疫系统疾病,血液疾病等;②术前合并感染性疾病;③胃癌肝、肾、腹腔等转移。根据纳入、排除标准,共纳入8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中男性48例,女性35例;年龄44~70岁,平均(54.83±7.42)岁;糖尿病病程 1~11年,平均(3.75±1.21)年;发生术后肺部感染21例,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30%。根据术后是否发生肺部感染分为肺部感染组(

n

=21)及无肺部感染组(

n

=62),两组患者临床特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表1),具有可比性。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特征

1.2 病原菌鉴定

肺部感染诊断标准符合相关诊断标准。采集患者术后痰液标本,进行培养分离,使用全自动微生物分析仪(美国BD Phoenix 100型)进行病原菌鉴定。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前后监测患者血糖情况,比较肺部感染与无肺部感染患者术后24 h血糖控制水平,包括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餐后2 h血糖(2-hour post-challenge glucose,P2hPG)以及糖化血红蛋白(glycosylated hemoglobin,HbA1c)。②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肺部感染患者与无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F、MMP9表达情况。③采用STAR evolution全自动凝血分析仪进行凝血分析,凝血指标包括血浆凝血酶原时间(prothrombin time,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ctivated partial thromboplastin time,APTT)、凝血酶时间(thrombin time,TT)、纤维蛋白原(fibrinogen,FIB)以及D-二聚体(D-dimer,D-D)。

1.4 统计学分析

2 结果

2.1 病原菌分布

21例术后发生肺部感染患者中,共分离出病原菌29株,其中以革兰阴性菌感染为主,构成比为62.07%;其次为革兰阳性菌,构成比为34.48%;真菌感染1株,构成比为3.45%。(表2)

表2 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病原菌分布及构成比( n=29)

2.2 血糖情况的比较

肺部感染组患者FPG、P2hPG以及HbA1c水平均高于无肺部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5)。(表3)

表3 两组患者血糖情况的比较(± s)

2.3 MIF、MMP 9水平的比较

肺部感染组患者血清MIF及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表4)

表4 两组患者MIF、MMP 9水平的比较( μg/L,± s)

2.4 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肺部感染组患者PT、APTT、TT以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组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两组患者FIB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表5)

表5 两组患者凝血功能指标的比较(± s)

3 讨论

胃癌是临床上最为常见的一种恶性肿瘤,近些年来胃癌发病率及病死率均呈逐年升高趋势,而2型糖尿病及其相关并发症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代谢综合征。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不断加剧,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在临床工作中越来越常见。目前对于胃癌的临床治疗仍以手术治疗为主,而手术创伤同时又是2型糖尿病发病的高危因素,由于胃癌手术患者肝脏及其他脏器对葡萄糖的利用受限,机体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因此血糖控制更为困难。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若血糖控制效果不佳,可进一步促进病原菌在机体内的生长以及繁殖,同时可导致血浆渗透压的增加,而降低白细胞黏附、趋化以及吞噬能力,引起机体内免疫能力的降低。因此,对于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其术后发生呼吸道感染的风险较非糖尿病患者显著升高。

本研究中,83例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为25.30%,术后肺部感染常见病原菌为革兰阴性菌,占62.07%,与学者报道结果相似,提示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应引起临床医师的高度重视。对比分析肺部感染患者血糖控制情况,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患者FPG、P2hPG以及HbA1c水平均高于无肺部感染患者,提示患者术后血糖控制差、血糖水平高,可能是引发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的相关因素,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对于合并糖尿病的胃癌患者应更加注重围手术期血糖控制。

MIF作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之一,其不仅具有炎性介质功能,同时也是具有氧化还原酶、变位酶功能的一种内分泌激素物质。MIF促进炎性作用主要体现在促进巨噬细胞的活化并形成正反馈环路;此外,可抑制p53通路,从而抑制巨噬细胞的凋亡,促进炎性反应的持续存在;并可促进多种炎性因子的释放,从而具有拮抗抗炎物质的作用。研究显示,MIF与机体多种感染有关。MMP9是一种基质金属蛋白酶,在血管形成过程中MMP9具有强烈的酶催化作用,研究显示,MMP9表达水平在胃癌细胞侵袭转移过程中发生着关键性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患者血清MIF以及MMP9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患者,与其他报道结果相似,提示对于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感染患者,可引起机体炎症水平的显著提高,同时激活MMP9表达水平,可能与机体状态的改变以及促进胃癌细胞的发生发展有关。MMP9水平的升高表明可能术后肺部感染对患者术后疾病远期预后有一定影响,需进一步深入研究分析。此外,本研究对比两组患者机体凝血功能指标变化,结果显示,肺部感染患者PT、APTT、TT以及D-D水平均明显高于无肺部感染患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

<0.01),与学者报道结果相似,表明术后肺部感染的发生,可激活患者机体凝血系统,从而引起机体处于一种高凝状态。

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术后肺部感染患者在整个病程中都离不开血糖和尿糖的检测,指导饮食、降糖治疗的转换,预防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低血糖的发生。应做好胃癌术后的常规护理,加强胃肠减压和引流,同时肺部感染患者治疗需采用相对敏感的药物,如头孢哌酮/舒巴坦,但也要注意防止二次感染或多重感染的发生。同时,在临床工作中,应加强胃癌早期筛查,尽可能提高早期手术比例,以降低医院感染发生率。综上所述,胃癌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术后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术后肺部感染主要以革兰阴性菌为主,肺部感染的发生可引起机体炎性反应的增加以及凝血功能的紊乱,应加强对患者围手术期血糖控制,尽可能降低术后肺部感染风险。

猜你喜欢
病原菌肺部机体
肺部超声对肺水肿严重程度及治疗价值的评估
盐酸氨溴索在慢阻肺合并肺部感染的临床应用
细菌性食物中毒的病原菌调查与预防浅谈
植物免疫系统“合作”御敌
探讨高分辨率CT在肺部小结节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早产儿与足月儿发生新生儿败血症的特点比较
柴油机机体常见损伤的检修
浅析12V240ZJB柴油机碾瓦烧轴
关于初中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