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绝对”到“相对”
——探索新时期贫困治理的可持续性

2021-06-16 02:45□李
山西农经 2021年10期
关键词:可持续性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李 鑫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贫困问题是一项世界性难题。我国是全球最大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多样、贫困人口规模大。2020 年我国摆脱了绝对贫困和区域性整体贫困,扶贫事业取得重大胜利。解决绝对贫困问题后,我国将长期存在相对贫困问题。应顺应贫困问题发展趋势,建设相对贫困治理长效机制,探索以可持续性为导向的贫困治理体制[1]。

1 相对贫困与可持续性贫困治理

1.1 相对贫困

国内外学者认为,相对贫困指在满足物质生活资料的最低限度后所表现出的相对不足状态,即部分社会成员享有的生活资料明显少于其他成员或低于社会平均水平。解决相对贫困更侧重对美好生活需要的实现和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问题,而非限于生存问题[2]。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建立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和可持续脱贫政策机制[3],标志着相对贫困将作为主要的贫困形态成为新阶段贫困治理的重点。

1.2 可持续性贫困治理

学界普遍认为,可持续性贫困治理是要让贫困群众能够持续平稳地改善贫困生活状态,当此种生存状态可以长期维持并延续,使贫困群体状态转变为富足,实现贫困治理目标。此过程包含了多层面、多维度的贫困状态[4],见表1。由此可见,建设可持续性贫困治理机制是从下至上的动态进程,治理相对贫困是一场持久战。

表1 贫困人口可持续脱贫的过程

2 构建可持续性贫困治理机制面临的挑战

2.1 扶贫政策的长效性

当脱贫攻坚时期的贫困治理模式不再是常态,资源枯竭和财政压力增大,已投入大量财力物力的扶贫项目持续发展将成为一大问题。精准扶贫工作开展以来,我国参与驻村扶贫的县级以上机关单位与国有企事业单位干部总计超过300 万人,2020 年后帮扶中坚力量的退出亦会增加脱贫人口返贫风险。

2.2 贫困人口的持续增收

近年来,我国农村地区居民收入呈高速增长趋势,然而大部分农民收入为外出打工的工资性收入及政府转移收入,农业经营性收入比重很小。外源性收入增长往往伴有较大的风险,阻碍了农民增收的可持续性。加之脱贫攻坚阶段的扶贫产业多集中在生产的初级环节,无法用较高的生产技术产出高质量产品,难以被市场接受并形成较完整的产业链,产品滞销亦会影响农民持续增收。

2.3 贫困人口的能力贫困

由于缺乏社会联系和社会资本,许多贫困群众虽获得了脱贫机会却没有自主脱贫的能力。有学者曾针对深度贫困地区弱势群体展开研究,评估其自我发展能力。结果显示,此类群体整体的自我发展能力处在较低层次,自我发展能力指标高于中间值60 的仅占样本数的8.57%。贫困人口在就业中受到排斥,如无外部力量的干预,他们很难靠自身力量摆脱贫困。

2.4 贫困地区的人文贫困

除经济因素外,受教育水平、参与权的保障、健康环境等人文因素也是界定贫困的重要因素。我国农村贫困地区整体受教育水平及资源供给与城市间仍存在较大差异,城乡二元体制壁垒下农村贫困人口权力分配不均衡现象尤为突出。一些贫困地区环境恶劣、自然灾害频发,在影响人们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同时,经济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滞后,阻碍了区域发展,加大了脱贫人口的返贫风险[5]。

2.5 贫困群体的精神贫困

虽然我国扶贫政策效果良好,但政府主导、贫困人口被动接受的扶贫形式助长了贫困人口的“等、靠、要”思维。很多贫困群众在成功脱贫后缺乏自主脱贫的内生动力,有些贫困户则为了能够持续获得政府的资金扶持而不愿意脱贫。

3 构建可持续性贫困治理机制的建议

3.1 完善扶贫政策制度保障

在巩固脱贫成果的同时,针对相对贫困问题制定政策法规,做到制度的有效衔接。从国家层次设立独立的扶贫机构加以统筹规划,把扶贫工作纳入相关行政部门的日常工作范围中。完善多主体监督考核机制,建立专门的扶贫监督考察部门并适当引入第三方机构,把贫困群体纳入贫困治理绩效考核的主体范围,建立综合性考核指标以监督扶贫实际效果。

3.2 推进贫困地区产业培育

推动贫困群体持续增收还要鼓励农产品企业深入贫困地区,在引进先进生产技术、完善农产品产业链的同时,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利用农民专业合作社鼓励农户发展家庭农场,使更多农民参与到本村产业的发展中。要考虑贫困地区的资源差异,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创造特色农产品的品牌优势,变特色资源为特色产业。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生态和人文生活状况,实现融合发展,促进生产、生活、生态的有机统一,加速一二三产业融合[6]。

3.3 加强贫困人口能力建设

对于贫困人口的能力建设,要在现有就业福利的基础上,增加贫困群体的职业技能培训。根据不同地区和群体的实际情况实施分类培训,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和劳动生产效率。同时,开展创业培训,开发贫困群体的创业潜能、树立创业信心,对农村贫困群体创业实践提供政策倾斜,以逐步构建乡村创新创业支持服务体系。

3.4 推动贫困地区人文发展

我国城乡间教育水平存在明显差距,要有意识地将教育资源下沉到农村贫困地区,同时破除部分贫困家庭轻视教育的落后思想,加大对贫困家庭子女的教育扶贫力度,规避贫困的代际传递。

另外,由于贫困群体的知识水平不高、权利概念模糊,要适当通过宣传教育使他们清晰了解自身拥有的权力和行使权力的手段及维权路径。针对自然环境恶化的贫困地区,要加大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体系的资金投入,完善社会保险和救助体系,提高医疗保障水平,规避因病返贫的风险。

3.5 提供贫困群体心理服务

通过举办贫困群众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使贫困群体从“要我脱贫”的心理转变成“我要脱贫”。发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作用,向贫困群体宣传积极的劳动价值观。通过评选脱贫致富先进代表,用榜样的力量激发贫困群体摆脱贫困的勇气和决心。加强对贫困群众的精神呵护和人文关怀,充分了解并满足其实际与潜在需求。

4 结束语

脱贫攻坚的胜利标志着我国扶贫事业即将进入治理相对贫困这个漫长而艰巨的阶段。要做好从短期攻坚战到长期持久战的准备,探索以可持续性为导向的贫困治理战略转型路径,构建可持续性贫困治理长效机制,确保我国贫困群众能长期、稳定脱贫,实现向非贫困人口转变的“质的飞跃”。

猜你喜欢
可持续性贫困人口贫困地区
水泥生产中环境可持续性研究进展
山西省政府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1.42亿元
世界地球日50年来悬而未决的问题:如何构建一个更具可持续性的世界
对贫困地区乡村学前教育的几点思考
交通运输部累计投入约7100亿支持贫困地区交通建设
上学不如“混社会”? 贫困地区的“厌学症”如何治
隐形贫困人口
Pearl Izumi发布新的“社会使命”声明以及可持续性相关的宏伟目标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