察民情 办实事 暖民心
——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首创代表“云接待”模式

2021-06-18 10:12张明盼
人民与权力 2021年6期
关键词:雨花选民人大常委会

☉ 本刊记者 张明盼

察民情、听民声、知民意、解民忧……对于这份人大履职的“必答题”,南京市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交出的“答卷”引人瞩目。

从人大代表与百姓的一段段“隔空”对话,到一场场“不见面”交流,再到一次次“云端”解决问题,“云接待”都给出了亮眼答案——

2020年,全区共开展“云接待”选民活动5次,收集意见建议103条,群众提出的有关小区出新改造、建设社区服务中心等建议均得到有效落实,建议答复率、答复满意率均为100%。

今年4月,在省人大常委会召开的“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推动地方人大工作实现新发展”座谈会上,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介绍了“云接待”这一创新做法,并得到充分肯定。

“信息化手段的引入有效密切了人大代表与群众的联系,促进了代表工作和监督工作有效融合,对强化‘两个机关’建设、提升代表履职实效具有重要作用。”南京市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委主任姬桂玲表示,下一步,将在各区推行人大代表“云接待”选民新模式,全面提升代表工作质效、服务群众水平,推动“两个联系”落地落实。

破题有方:履职作为无“淡季”

“我是花神庙社区的区人大代表,请问有什么问题要反映?”

5月13日下午,记者走进雨花街道花神庙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站里不时传来对话声音,但却不见一个选民,只有花神庙社区党委书记施洋、南京坤欧汽车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义仁以及雨花台社区党总支书记葛富莲三位区人大代表。

“紫荆花路西延规划为连通花神大道至宁丹路的东西向市政道路,通过启动紫荆花路西延规划道路建设,打通花神大道至宁丹路,可以缓解雨花南路的交通拥堵状况,建议进一步加快推进紫荆花路西延规划道路建设的步伐。”

“这位选民的建议很好,就我所了解的情况,目前紫荆花路西延工程施工单位已经产生,文物勘探已做完,正在进行拆迁、垃圾清运、林地及用地手续办理,预计7月份开始正式施工,后期,我会和街道人大工委持续跟踪督促该项目进展情况。”施洋代表一边记录选民反映的意见建议,一边认真回答选民关心的问题。

这是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云接待”选民的活动现场。为何开展“云接待”选民?这要从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的试点说起。

去年,因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区人大代表面对面接待选民的常态化活动只得暂缓开展。“代表联系选民的制度不应出现割裂。”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人事代表联络工委主任陈涯说,区人大常委会迅速反应,在战“疫”的同时,积极探索网络接访模式,开拓人大代表“云接待”,并在雨花街道、铁心赛虹桥街道等4个社区进行试点,推动了人大常委会、人大代表在履职上“无淡季”,也有效化解“代表接待选民时,选民大多在上班,选民想找代表时,接待活动已结束”的尴尬。

每次“云接待”之前,街道人大工委都会提前5天在各社区微信群、QQ群、社区公告栏张榜公布活动信息,提高活动知晓度和选民参与率。与选民约定时间一到,代表打开手机上的“学习强国”平台,通过视频会议栏目发起会议,不到10分钟,“代表—选民视频会议室”就“挤”得满满当当。

施洋代表说,从他履职10年的经历来看,“云接待”模式打破了面对面接待选民的一些限制,拓宽了接待选民的空间和时间。“最重要的是,该模式的‘实时性’提高了收集选民意见建议的质量,提升了人大服务选民的举措。”

答题有招:各级代表齐赋能

现在的雨花台区人大代表很忙。

来看一组数据:2017年5月以来,雨花台区人大常委会共开展集中接待选民活动15次,组织1059人次驻区各级人大代表接待选民9487人次,收集各类意见建议3386条,区街层面协调解决近2700余件。

多年来,区人大常委会坚持以代表接待选民工作为抓手,建立每季度一次的“代表集中接待选民日”活动制度,定期组织驻区的省市区三级代表深入全区64个社区接待选民,听民声,解民忧。而自从有了“云接待”模式后,省市区三级人大代表忙得更加“不亦乐乎”。

“老旧小区出新时能否增添一些适合老年人的体育运动设施?”“听说有教老年朋友使用智能手机的培训班,哪里可以报名呀?”“疫情防控期间,不少百姓个人信息被泄露,这方面还需多部门介入,进一步做好防范。”……陈涯介绍,启用“云接待”模式后,人大代表无论身处何地,只要有网络,有手机就能履行职责,更方便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办好事。

据了解,代表针对选民提出的问题,能回答的,当场予以回答,不能现场解答的则记录在登记簿中,由社区汇总后报街道人大办。街道人大办整理分类,属街道层面的直接交街道办理。需要区层面协调处理的,在活动结束三天内汇总报区人大常委会人代联工委,综合整理后,人大办行文发函交相关工委发到对应政府部门。超出区人大职权的意见建议,则通过与驻区省、市代表沟通,提供建议线索,以闭会建议形式提交市人大协调处理,充分调动起省市区人大代表积极性,做到“件件有答复,事事有回音”。

“我的本职工作是汽车服务行业,平时工作十分繁忙。线下接待日期间,因公司出差,错过了几次接待选民的机会。有了这个‘云接待’,在自己办公室就可以履行职责,还不影响本职工作,一举多得。”李义仁代表如是说。

记者看到,“云接待”一改往日面对面集中接待中以老年人参与居多的现象。目前,参与的选民年龄范围更广,影响力也更大,意见涉及内容较多,为代表接待选民活动注入了新活力。

解题有力:暖心化解扰民事

“云接待”选民,绝非“一接了之”。

每次接待活动结束后,参与接待的人大代表都会聚在一起,分析商讨选民反映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办理要求,反馈给区人大常委会相关机构。

一个小故事为证:玉兰小区隶属于雨花台区雨花街道,于1999年建成,共有10栋住宅,480余户。20年来,小区环境日渐陈旧、设施残缺,居民意见比较大。

2020年7月15日,在人大代表“云接待”选民活动中,该小区业主单国芳向葛富莲代表提出“关于加快玉兰小区出新改造进度的建议”。收到建议后,街道人大工委和葛富莲代表第一时间与相关职能科室及社区对接,多次实地调研并召开座谈会,两个月后,玉兰小区老旧房改造迅速启动,投入资金约750万元,包括修缮屋面破损、改造出新外立面、优化小区线路等。目前,小区通过出新改造工程,基本满足了居民的生活环境需求,得到了居民的充分肯定,尤其对代表服务社区居民意识强点赞。

“我亲眼见证了小区环境一天天向好。”单国芳说,“当时提建议时还在班上,没想到这一提竟解决了困扰我们多年的问题,而且办理速度快,非常暖心。”

当前,无论是有线电视收费不透明、公交站点调整、线路绕行,还是社区污水管道渗水、工程施工致路面坑洼不平、扬尘漫天等问题,都在人大代表的“云接待”中得到有效解决,百姓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被“一扫而光”。

“云接待”取得了显著成效,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人大工作还需始终坚持以实效为导向,不断完善工作机制,推动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我们将对‘云接待’等活动的平台、载体和机制进行不断探索、改进和完善,将试点工作推向全区各街道(园区),进一步提升工作质效。”陈涯说,未来,还将结合实际做好“雨花人大App”2.0的开发,进一步整合代表履职纪实、预算监督、建议办理、代表网议等功能,更好调动代表履职热情,激发代表履职活力。

猜你喜欢
雨花选民人大常委会
雨花·艺术 杨斌作品
省人大常委会党组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人大常委会审议“港区国安法”草案
让代表建议深深植入选民中
听奶奶讲当“选民”的事儿
《雨花》总第800期出刊献辞
不负当初对选民的承诺
风盛正是扬帆时——聚焦漯河市七届人大常委会履职举措
2017年度《山东人大工作》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晴雨花